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漢武揮鞭> 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

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

  東甌王和閩越王在正朔朝貢後便是啟程歸國,在二月中旬陸續返抵兩國都城。


  兩大藩王此番歸國,返程時有諸多大農府和大行府屬官隨行,自是為了向兩國臣民宣揚東甌和閩越皆是先秦越國後裔,兩國百姓皆是華夏子民,同時安排兩國百姓遷徙事宜。


  兩大藩王對臣子們也沒甚麽可隱瞞的,盡皆坦言相告,就是打算歸附大漢,做諸侯國了。


  對自家國君這等“賣國”行為,臣子們倒也沒太過鬧騰,蓋因數年前兩大藩王皆是弑兄篡位,已將不識相的官員都盡數清洗了,存活的大臣不是心腹親信,便是怯懦怕死的。


  劉徹這皇帝在大漢朝堂之上,都未必能如兩大藩王在東甌和閩越大臣麵前般獨斷專行,說一不二。


  小國寡民多是如此,但凡國君心意已決,便鮮少再有人敢多說廢話。


  舉國內附不是簡單的事,尤是兩國要從藩屬國轉為諸侯國,依著大漢皇帝的意思,必要讓兩國百姓知曉自身是華夏後裔,亦是堂堂正正的大漢子民。


  東甌和閩越兩國源起於越部族,故權利架構不似大漢般以世家為根基,而是由諸多於越分支部族凝聚成的。


  若不打散這些部族的內部框架,其族人是很難與大漢百姓融合的,就會形成後世華夏般的諸多少數民族。


  劉徹自不願看到這種情形,華夏民族本是為求社會和緩而提出的中庸概念,過於虛泛,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現下大漢如此強勢,要融合諸越部族自然不需要甚麽華夏民族的概念,漢人就是漢人,漢族就是漢族,都是大漢子民還化出不同族群,那不是為後世子孫找麻煩麽?

  似後世華夏那般劃分,不止漢族不舒服,少數民族其實也不舒服,也給了少數居心險惡者可趁之機,想挑起族群對立,撕裂我大華夏。


  因而劉徹遣了大行府屬官前來,負責向兩國臣民宣揚諸越為華夏,華夏即大漢的概念。


  與此同時,大農府屬官更是借著兩大藩王的名頭,在兩國民間廣發政令,征募兩國百姓遷往豫章和丹陽兩郡開墾田地,郡縣官府會提供糧食,粟種,農械,劃阡陌分田畝,並遣奴隸協助徙民建築屋舍。


  最最重要的,該政令中提出個新奇的詞匯,安家費!


  兩國百姓隻要肯遷徙入漢郡,冊籍為民後,以三年為限,每歲歲末可從官府領取相應貲財,視其家中丁口情形計算,且逐年遞增。


  以雙親健在,兒女尚幼的六口之家為例,正值壯年的夫婦二人,每人首年可領四百錢,次年可領八百錢,第三年可領千錢;其老父老母和幼兒幼女,每人每歲可領取的貲財為精壯勞力的兩成半,即四名老幼的安家費與一名精壯同。


  然若家中沒有精壯勞動力,這安家費卻是沒有的,總之是要保證兩國的精壯能拖家帶口的遷徙,而非做慈善,幫著兩國撫養孤寡老幼。


  政令的用意很明顯,大漢不是要招長工,是要吸納兩國的精壯勞動力舉家遷徙,在豫章和丹陽兩郡安家落戶。


  若能吸納到數以十萬計的兩國移民,即便花費十萬金,百萬金,都是極為劃算的。


  之所以要徙民冊籍為漢民,除要方便官府管理,更是為了能將那些固有部族徹底打散,由郡縣官府將同一部族之人分別安置各處,與漢民乃至南越難民混居。


  劉徹不怕百姓們因生活習俗不同,鬧出甚麽矛盾,為了民族融合,付出些治安成本乃至人命為代價,也是值得的。


  長痛不如短痛,此時若不快刀斬亂麻,日後更是不好辦。


  況且與彪悍粗獷的關中百姓相比,豫章和丹陽兩地百姓性情要溫和得多,又因其地與東甌和閩越接壤,自古民間也頗有往來,不至太過排斥外來徙民。


  少許歧視或許難免,不過若是官府好好引導,執法公正,應也不至鬧出甚麽大亂子。


  為了讓各部族首領或族長心甘情願的配合,大農府屬官更依著大漢皇帝的吩咐,許諾日後會依照其族人在大漢郡縣官府冊籍的數量和丁口情形,給予他們相應的貲財,現下甚至可先預付部分。


  大多部族首領見得簽下契約後,漢官真的將不少沉甸甸的金錠塞到他們手中,皆是兩眼放光。


  自然也有不少部族首領執意不肯讓族人離散,大行府屬官們也不勉強,陛下已囑咐過,先將願意遷徙的都遷徙了,至於那些頑固不化的,待大局抵定後,再慢慢想辦法收拾他們。


  東甌王和閩越王則是忙著在國都附近興建海陸碼頭,並就地打造集市。


  皇帝陛下已是許諾,待他們建好海陸碼頭,並舉國歸附後,朝廷會著四大商團共同組建商船隊,貫通從大河出海口至嶺南的海上商道。


  千乘,琅琊,東海,廣陵,會稽,甌城,東冶,番禺,合浦,以九大海陸碼頭串聯大漢的萬裏海疆,使得瀕海郡縣物流暢通。


  若甌城和東冶得以成為商船中轉之處,旁的漢商且不論,至少四大商團會迅速入駐的。


  尤是大行令竇浚掌藩屬外邦,預先得知皇帝的盤算,索性直接遣了清河百貨的十餘位掌事,隨著兩大藩王返國,以便提早在甌城和東冶籌備開設分鋪的各項事宜。


  齊國的臨淄城之所以能富甲天下數百年,可不就是靠著瀕海的地利,通過海陸碼頭集散南北財貨麽?

  東甌和閩越兩國現下看著窮,蓋因過往兩國商賈不得進入漢境,隻能忍受著邊市漢商們的肆意盤剝,上品東珠在大漢邊市都被往死裏壓價,其實漢商們拿到關中及中原內郡轉賣,至少能牟取數倍乃至十數倍的暴利。


  在大漢朝廷未準允漢商與兩國經海路通商前,所有貿易都必須經由邊市進行,膽敢通過海路走私犯禁的漢商乃至世家豪門,一經發現,梟首抄家絕不放過。


  即便是現下,皇帝陛下沒頒發與兩國的海運通商詔令前,大行令竇浚都還不敢真將清河百貨開起來,隻是讓那些掌事預先在甌城和東冶城先盤些好鋪麵,順帶修葺整備,為日後預做打算。


  兩大藩王連番入京朝貢,已是開過眼界的,曉得兩國歲入加起來,也未必抵得過長安邊上那泬西邑上繳的賦稅。


  四大商團是會下金蛋的老母雞,他們若真能來甌城和東冶興建作坊開設鋪麵,還會有許多小雞崽似的漢商跟著蜂擁而至。


  兩大藩王曉得大漢勢大,螳臂當車沒甚麽意義,倒不如多攢些身家,日後也能做個揮金如土的大漢列候。


  是的,大漢列候,而非諸侯王!

  大漢皇帝絲毫不加掩飾的向他們言明,他們是做不得大漢諸侯王的,蓋因大漢高祖皇帝昔年誅滅異姓諸王後,曾與群臣約誓,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者,則天下共擊之!


  皇帝陛下許諾,待他們舉國內附後,會冊封兩人為列候,食邑分別就是兩國國都,甌城和東冶。


  兩大藩王雖是心有不甘,可也無力反抗,兩國的二十萬聯軍現下在南越西部征伐西甌和雒越部族,國內兵力空虛,漢軍隨時可南下,將兩國徹底覆滅。


  況且南越的中部和東部現下已被漢軍掌控,三萬宣曲鐵騎,番禺的十萬水師,龍川的數萬豫章郡兵,若兩國和大漢撕破臉,二十萬聯軍別說回援,能不死在南越地界就是萬幸了。


  劉徹慣會揣摩人心,敲過棒子,自然也要喂他們胡蘿卜,兩筆皇室實業的份子,絕對不比尋常的劉氏王侯少,僅在梁王劉武和眾位親王之下。


  兩位藩王又不蠢,頑抗到底必定國破家亡,遵旨奉詔還能富貴傳家,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為君者,這等顯而易見的利弊得失還需多作權衡麽?

  蓋因如此,兩大藩王已然徹底認命,對百姓遷徙豫章和丹陽兩郡之事沒在暗中掣肘,反正日後也不是他們封地的屬民了,好好經營甌城和東冶才是正事。


  從二月下旬自六月下旬,將將四個月,大量的東甌和閩越百姓已逐步往豫章和丹陽兩郡遷徙。


  兩大藩王也已各自備好兩國的萬民書,自非是真由萬民呈遞,形式主義罷了,慣常的流程總是要走的。


  大漢皇帝劉徹尚和自家婆娘在南山河穀避暑時,懇求他準允兩國內附的國書和這萬民書已由兩國使臣送往長安。


  非是兩大藩王不尊天子,不願親自之入京呈交,而是他們現下皆需坐鎮各自國都,免得出甚麽亂子。


  況且舉國內附不是小事,大漢皇帝起碼要做做樣子,婉拒兩次。


  待得歲末兩位藩王入京,正朔上殿朝貢時,再親手呈遞,苦苦懇求,表示皇帝若再不同意,就要撞柱而死之類的,皇帝才好故作為難的收下,再冊封他倆為列候甚麽的。


  總之華夏自古就是極為重視形式主義的,尤是這等大事,禮數和場麵必得做得足足的才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