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漢武揮鞭> 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

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

  二月末,望著殿外的傾盆大雨,劉徹慶幸自個未對這天災掉以輕心。


  史籍的記載實在太過簡略了,實際上從二月下旬開始,關中各地就連降暴雨,長安城亦不例外。所幸先前在長安改建過程中增設了大量的排水設施,才未在連番暴雨中產生太大的內澇問題。


  劉徹已詔令漢中水師備好輕舸快船,準備時刻出動,協助各地郡縣的府兵們在洪災中救助受困百姓。


  太史令唐都每日召集熟知關中天時雨候的諸位侍召,甚至延請不少民間耄老前來,一同辨風向,觀雲態,看物像,經過數日的觀測,倒是有了些定見。


  唐都忙是入宮求見皇帝劉徹,躬身稟報道:“陛下,今歲關中雨候之所以異常,皆因入得二月下旬後刮起東風,大河中下遊因冰雪消融而產生水汽,累積出的大量*盡皆隨風飄來關中。”


  劉徹微是頜首,出言詢問道:“嗯,你等可預測出暴雨何時會止歇?”


  唐都滿臉羞愧之色,出言請罪道:“臣等無能,隻知若風向驟然改變,必會天降冰雹無疑,卻無法預測出風向改變的具體時日,還望陛下恕罪。”


  “無妨,朕也知你等的難處,隻是想知曉大概的時日,這暴雨會下到三月下旬麽?”


  劉徹不以為意的擺擺手,不會太過為難太史諸官,這年代又沒有甚麽氣象衛星,連氣候知識都不成體係,隻能憑經驗推斷了。


  他隻希望這暴雨不會下足一個月,畢竟先前的防災重點大多放在應付冰雹,而非特大暴雨產生的洪澇災害。


  雖然史籍沒有河川決堤的記載,但他還是有些憂心,依照這個降雨量再多下些時日,出現山體滑坡是必然的,若出現大規模的泥石流,對災民就是滅頂之災,沒辦法救的。


  “陛下,容臣鬥膽預測,穀雨前應會由東風轉南風。”


  唐都見得劉徹神情倦怠,麵色頗為憔悴,顯是殫精竭慮的為百姓思慮,心中不由愈發愧疚,索性將被大多侍召認同的預測結果坦承而出。


  他知曉若這預測不準,便是犯了欺君大罪,本不敢提及,但見得皇帝如此苦民所苦,隻覺自個若為保全性命而不敢坦言,著實對不住陛下,更對不住受災的百姓。


  “哦?有何依據?”


  劉徹眼神微亮,今歲的穀雨為三月十一,若暴雨在那之前止歇,洪澇災害就比最壞的預想要好無數倍。


  唐都已是豁出性命,反倒定下心神,出言解釋道:“往年每到穀雨時節,關中天候溫暖,多細雨,皆因南風過境,將秦嶺以南的溫潤水汽吹入關中,漢中和巴蜀等秦嶺以南的郡縣今歲天候與往年差別不大,故穀雨之前,必刮來強勁的南風。”


  “言之有理!”


  劉徹重重點頭,覺得唐都的預測應該是正確的。


  冰雹的產生主因正是冷暖氣流的相互碰撞,造成水蒸氣的急速凝結,其實今年關中雪融後就微微刮起南風,隻是之後刮起的東風著實太過強勁,方才轉了風向。


  若是南風愈發強勁,醞釀許久的大規模冰雹必將降下,暴雨卻也會止歇,*不是消散就是被刮離關中,往西北飄。


  “陛下,這預測未必能準,是臣無能……”


  唐都見皇帝反憂為喜,忙是硬著頭皮心虛道。


  劉徹擺手笑道:“無妨,不管是否準確,朕皆不會怪罪於你。”


  唐都複又躬身,由衷道:“謝陛下體恤。”


  劉徹微是頜首,便讓唐都退下,繼續領眾多侍召晝夜監測天候。


  待得唐都離去,劉徹便讓郎衛們冒著大雨,用快馬向各地官府傳達詔令,通知轄下百姓,做好穀雨前後降下冰雹的準備,倒是沒提到暴雨何時止歇之事,免得預測不準或是造成救災之人心生懈怠。


  長安內史府也接到了詔令,非但張榜公告,更派大量吏員挨家挨戶的通知城內百姓。


  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的諸多作坊也盡皆停工,讓工匠和掌事盡量呆在家裏,尤是穀雨前後,若天降冰雹,趕緊藏地窖裏躲避。


  宮城內更是高度戒備,不但加固了各處宮殿的簷宇,劉徹更是不惜工本,早在正月便命匠師用水泥建了些堅實的屋舍,未央宮,長樂宮和太壽宮都有搭建。


  天災將至,保命要緊,哪還顧得理會甚麽違製動土,禦史彈劾?

  江都王劉非也命人在皇親苑的諸多府邸建了水泥屋,不求華麗,隻求足夠堅固。


  聽聞到此番下的雹子或許有不少銅盆大小的,皇親苑的劉氏宗親們險些都嚇尿了,關中往年也曾下過雹子,可連雞蛋大的都少見。


  臉盆大的?


  屋頂的磚瓦再厚也得砸出洞來!

  那水泥屋子再貴也得建啊,錢財總沒性命要緊,劉氏宗親們皆是心甘情願的掏了錢,讓江都王在他們的府邸大建快建。


  三月六日,漢中郡刮起強勁南風,所幸未有冰雹降下。


  劉徹翌日便收到千裏加急的呈報,已確認唐都預測得沒錯,漢中沒下冰雹是因其位於秦嶺南麓,沒受到東部冷氣團的太大影響。


  南風要往秦嶺以北的關中刮來了!


  劉徹再度下達急詔,關中百姓務必晝夜警惕天降冰雹。


  然而未等詔令傳達到,函穀關最先降下冰雹,雖沒銅盆那麽誇張,但比鵝蛋大的倒俯拾皆是。


  據回報,函穀關在三月八日夜間暴雨止歇,三月九日驟然大晴,然而就在悶熱的午後,冰雹猝然而降,足足砸了小半個時辰。


  太初宮的諸多殿宇慘遭毀損,紛紛讓冰雹開了天窗,連殿內的不少雕像都被遭了秧。


  長安比函穀關還靠南些,竟沒先遭災,還真得感謝道家老祖提前頂雷,給京畿三輔做了預警。


  不用劉徹下詔令,各地官府已自行告知治下百姓,接下來數日盡可能躲在家中,甚至藏身地窖,切勿輕易外出。


  果不其然,三月十二日,京畿三輔陸續降下冰雹,不但規模比函穀關的更大,雹子更是大得嚇人,比銅盆大的還真不少,墜落在地後,四散的大塊碎冰都能將人砸傷。


  尼瑪!


  劉徹的水泥避難室就建在寢殿的側廂房,他躺在水泥間的臥榻上,聽著宮殿的簷宇處不時傳來磚木破碎的巨響,都有些擔心外頭殿宇的房梁塌了,將他活埋在這水泥小屋裏。


  好在冰雹數量終究有限,下得愈猛,停得也愈快,不足兩刻便是徹底止歇。


  陣陣南風刮起,待得心驚膽戰的人們再憋不住,從屋內探頭望天,隻見多日陰雲密布的天空已變得碧藍如洗,再見不到幾片雲彩。


  長安城畢竟是天子腳下,即便是北闕的民居,也建得頗為牢固,倒是沒出現大範圍的屋舍倒塌,但過半數的屋頂都嚴重破損,若不好生修葺,雨天怕是住不了人的。


  然而驚魂未定的百姓們還是聽從了官府的建議,若非必要,則先不要大舉修葺屋舍,繼續躲在屋內或地窖,再等數日,待得確認不再會降下冰雹,再出外走動不遲。


  接下來數日間,諸多郎衛不顧生死,冒著被冰雹砸死在路上的危險,不斷快馬加鞭往返長安和各郡縣,傳遞消息和下達詔令。


  劉徹真是被這些盡忠職守的家夥感動壞了,後世有句話,若你活得輕鬆安逸,那必是有人在默默為你負重前行。


  京畿三輔的傷亡情況已初步匯總上來,冊籍在簿的百餘萬軍民,傷亡八千餘人,倒是奴隸傷亡慘重,近二十萬奴隸足足死掉兩成有餘。


  這倒也算說得過去,大多奴隸都在加固河提,挖渠清淤,乃至運送物資,降下冰雹時躲避不及很正常。


  三月下旬,天災終是徹底過去。


  連降半個月的暴雨,又有大規模的冰雹,關中各郡縣自然遭受重創,所幸官府和百姓都做足了準備,傷亡不算太大,也就百分之一左右的倒黴蛋遭了秧。


  在漢朝,如此天災隻有這些傷亡,已是極為難得的了。


  接下來的災後重建,朝廷早已布置妥當,且此番天災造成的損失遠比先前預估的要小得多,故而救災和災後的諸般安排都進行得十分順利。


  劉徹頗是滿意,也深知皇帝不差餓兵的道理,從少府的庫房支取大筆貲財,適時重賞了防災和救災的有功之人,包括朝臣,各地官員乃至尋常的府卒,為數甚眾。尤是傳遞詔令和消息的郎衛們,皆是賜下極為豐厚的賞賜。


  如此一來,他們就有更大的動力,全身心的投入到災後重建中。隻因皇帝言明,此番先隻賞些錢財,待得災後重建完成,還會再度論功行賞,為有功之人加官進爵。


  值得一提的是,阿嬌將年前從聯合製衣獲取的高額紅利盡數取用,命人在關中各郡縣廣設粥棚,向災民贈飯施粥。她還特意讓人向田氏商團的養殖場購買了不少牲畜家禽,在粥棚裏提供些熱騰騰的肉湯,還有不少麵餅。


  各地官府雖也設有粥棚,但飯菜自是比不得財大氣粗的堂邑翁主。


  一時間,堂邑翁主善名遠揚,百姓又想到天子即將迎娶她為後,更是相信那真鳳天女的傳言。


  劉徹聞得此事,險些驚掉了下巴,莽直的女漢子,呆頭呆腦的小蘿莉,竟會引導民意了?


  頗為自得的阿嬌倒是坦言相告,乃是文君先生替她出的主意。


  劉徹不由失笑道:“這卓文君還真是個妙人,你日後可得多多向她請教才是。”


  阿嬌臻首輕點:“待我做了皇後,還想延請文君先生做大長秋呢。”


  劉徹見這小蘿莉絲毫不懂矜持和含蓄,也隻得道:“祝你成功!”


  猜你喜歡:


  Ps:書友們,我是漢武揮鞭,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持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