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欲買桂花同載酒> 第113章 感謝訂閱

第113章 感謝訂閱

  幾日後,阿桂在府中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方喻同已經給那陸姑娘翻了案,不僅得到了許多朝中清流的稱讚,亦因為翻案有力,而得到了聖上賞識,官升一級,可謂正是春風得意時。

  可阿桂卻免不了為方喻同擔心,怕他得意忘形,防備懈怠,被人所害。

  因他這回翻案之後,抓到的幾位罪魁禍首,都是獻王的黨羽,且都是朝中頗有地位的存在。

  令他們鋃鐺入獄,自然算是掰斷了獻王的爪牙,無論怎樣,獻王定不會善罷甘休。

  阿桂日日聽著外頭的消息,聽到說方喻同又將誰誰誰捉拿歸案,又帶著虎翼軍闖了誰誰誰的府邸,她都聽得心驚膽顫的,為他捏了一把汗。

  不過幸好,沒出什麼大茬子,一切像是已然塵埃落定,風平浪靜。

  獻王那裡也沒有動靜,也不知道到底在醞釀著什麼。

  總之,阿桂也無法幫上忙,只能默默為他祈福。

  這之後,方喻同也再沒有來大將軍府登門拜訪,就像是忘了和大將軍府的這層關係,也像是因為那日她相看那些將領們,吃醋過後,便徹底心灰意冷,絕了這念想。

  總之,他既不說,旁人便只能瞎猜,再加上陸姑娘翻案之後,也還住在方府,便更讓人遐想。

  都說「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既然他身側有了新人紅袖添香,也就不至於再心心念念著阿桂。

  茶餘飯後,人們提起這事,也只當做一樁風流韻事,並未放在心上。

  阿桂聽外頭那些閑言碎語聽得少,所以並不知曉。

  但是元愷知道啊,所以他時常回來,氣得心頭鬱結。

  雖然他已聽阿桂解釋過,這都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卻還是替阿桂不值和生氣。

  漸漸的,又開始提起,不如還是讓阿桂找個他軍中的青年才俊,至少人家有擔當,不怕招惹麻煩,更不會故意和阿桂把關係撇得一乾二淨。

  阿桂哭笑不得,只好經常給元愷做些好吃的,釀些好酒,並勸他,小同這樣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元愷總是輕哼一聲,其實心裡卻是相信阿桂所言。

  這些日子他在朝堂上,對方喻同的言談舉止越發了解,就越知道這小子絕對不簡單。

  起碼,比他軍中那些將領的心思深沉許多,而且,前途確實無量。

  轉眼,又過了小半個月。

  到了太后的壽辰。

  許多朝臣還有家眷都要進宮去祝壽。

  元愷這樣的身份,自然是免不了的。

  阿桂作為他唯一的家眷,也要跟著進宮。

  對於這些場面,元愷向來是厭煩不已。

  出門之前,仍舊心生抱怨,扯著透不過氣的禮袍領口埋怨道:「還是在邊境好啊,至少沒這麼多虛虛晃晃的宴席,兄弟們聚在一塊,也是開懷暢飲,哪像去參加壽宴,根本不能喝得盡興,全是些寒暄和場面話。」

  阿桂失笑,溫聲勸著,「三叔,這京城自然和打仗的境況不一樣的,你既回來了,便只能勉強忍耐忍耐。」

  「唉,都怪主戰派不爭氣,主和派的人數實在太多啊。」元愷背著手,無奈地搖搖頭,踱步上了馬車,又忍不住和阿桂說道,「你瞧瞧,連馬都不讓騎著進宮了,只能坐馬車,憋在這一小片車廂里,簡直太.……唉。」

  元愷連著嘆了兩口氣,負手上了馬車。

  阿桂跟在他後邊,無奈地抿唇笑著搖搖頭,也踩著馬車小凳坐了上去。

  ……

  皇宮裡,太后的雍安宮是今日最熱鬧的一處。

  戲檯子早早搭了起來,太後點的那一出麻姑獻壽,戲班子一直不知疲倦地反覆唱著,將整個雍安宮的氣氛都烘托得十分熱鬧。

  太后壽辰,擺的宴席自然也是滿漢全席,長長兩列桌椅在外殿排開,竟一眼望不到頭,比當日元愷的慶功宴的排場還要大氣不少。

  到底是太后六十歲的大壽,而且聖人又是天下聞名的孝子,所以今日這壽宴光是禮部籌辦,就花了兩三月有餘。

  凡是京中大大小小的官員,幾乎都要前來祝壽,為了體現的,就是這一份面子和對太后的尊崇。

  所以阿桂毫不意外地見到了姜淑鷂和晏芷怡。

  因為元愷耽誤了一會兒,所以阿桂算來得晚的。

  她到了女眷雲集的偏殿時,姜淑鷂和晏芷怡已經熟絡地坐在那兒飲茶聊天了。

  兩人一邊聊著,一邊在張望,大概是在等她來。

  一見她,便都雙眸放亮,笑著迎過來。

  她倆各拉著阿桂的一隻手,笑容盈盈。

  「阿桂,你總算來了。」

  「阿桂姐姐,我可等你好些時候了。」

  阿桂和她們說了幾句話,一同拉著手到偏殿的角落裡坐下。

  可無論怎樣想低調,有她和晏芷怡在,總歸引人矚目。

  她的三叔是威懾北國的元愷大將軍,兵權在握。

  而晏芷怡她爹則是南國聞名的文壇大人物,亦是許多文官馬首是瞻的對象。

  這一文一武,便是許多人心中的兩座高山,自然免不了許多小官吏們的家眷們要來獻殷勤,套近乎。

  阿桂和晏芷怡雖然想清靜些,可也不是那種不把人看在眼裡,高高在上的。

  所以若是有人過來,她們也還是會含笑寒暄應對,略說上幾句。

  直到她們按著眉心露出倦容,大多識相的女眷也就不再來打擾,這會兒三人才能說上些悄悄話。

  阿桂忙著問姜淑鷂的傷勢,關懷不已。

  幸好姜淑鷂如今已經恢復如常,握著她的手背說道:「還要多虧了你上回給我送過來的那玉霜膏,當真是稀奇得很,只塗了小半個月,那疤痕就漸漸淺得消失了。」

  「如此甚好。」阿桂心裡終於寬心,半彎起眼角笑著。

  晏芷怡也覺得稀奇,瞪圓眼說道:「阿桂姐姐你還有這樣的好東西?聖人也太寵小同哥哥了吧!那玉霜膏聽說可是御賜之物。」

  阿桂聞言一笑,卻不好說這玉霜膏到底是誰送她的,只好含糊著應付過去,眼角餘光瞥向四周,正好看到熟悉的幾個人。

  是姜芊她們一夥,沈青右還有邴丹一左一右扶著姜芊,在不遠處的幾張藤椅上坐下。

  看那姜芊小腹微隆,又見沈青右和邴丹還有左右的丫鬟都寶貝似的緊張著姜芊,便知發生了什麼。

  晏芷怡將手裡的栗子糕咬了個小小的月牙形狀,漫不經心地解釋道:「阿桂姐姐也看到了?姜芊有喜了,瞧她緊張得,比宮裡的娘娘懷了孩子還要金貴呢。」

  「噓,芷怡你小聲些,這是在宮裡,千萬莫要胡說。」姜淑鷂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周圍,生怕有人聽到晏芷怡這話,拿去做文章。

  她遙遙看了姜芊一眼,輕聲道:「我聽說她是胎像不穩,所以需要小心些。」

  晏芷怡撇撇嘴,眉梢一揚,「既是這樣,她就甭來宮裡了唄。不過她是京城裡最愛這種場合的,只怕肯定捨不得不來。」

  說罷,晏芷怡和姜淑鷂都看了看阿桂,她們都知道阿桂和左曄春的那段往事,怕她看到姜芊有了身子后,腦子裡會多了些胡思亂想。

  幸好看到她神色清明,似乎並未多想,也就都鬆了一口氣,又說起些日常的話來。

  沒過一會兒,阿桂身後忽然傳來一道身影,聽得她微微蹙起眉尖。

  「阿桂?你還記得我們娘倆兒么?」

  阿桂回過頭,看到一張團著笑容的和藹笑臉,因為那笑容太盛,殷勤太盛,所以那眼角都擠出了一些細微的褶子。

  這位夫人,有些眼熟。

  阿桂看向她身後,那清秀明美亭亭玉立的少女,心中頓時明了。

  這不是蘇安城城主的夫人和她的女兒么?

  蘇夫人和蘇妍此時都望著阿桂,見她認出了她倆,心中不免都舒了一口氣。

  不過蘇妍到底年輕些,所以她的笑容多了幾分複雜,難以遮掩。

  阿桂和方喻同剛逃難來蘇安城時,在她們府上寄宿一晚,還一塊吃了一頓晚飯。

  那時,她只當阿桂是落難的乞丐,並未拿正眼瞧她。

  因知道她與阿桂一個是天上白雲,一個是地下污泥,所以壓根就沒有將她放在心上。

  後來,聽說那方喻同中了解元,很快便要進京趕考,又天資聰穎絕倫,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於是她娘,便帶著她去瞧了一眼。

  那時,她也只是多看了看方喻同,發覺他確實已生得相貌卓爾不凡,才華亦十分出眾。

  聽聞他和她訂了娃娃親,那少女心思便再也止不住,說不蕩漾,連自個兒都騙不了。

  不過那會兒,她也並未多關注阿桂。

  只當她是方喻同的阿姐,且容貌也生得不錯。

  可在她心中,這阿桂仍舊是普通百姓,身份低得不能再低,以後她若嫁了方喻同,跟著他喊阿桂一聲阿姐,那都是十分高看了阿桂,是看在方喻同的面子上,也是這阿桂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蘇妍著實沒想到,會有今日這樣的場面。

  阿桂竟然有這樣的身世,有這樣的背景。

  從以前的不屑一顧,卑微若塵埃,到如今的不可高攀,熠熠如星辰。

  站在阿桂面前,望著那溫柔明美的面龐,淺淡清雅的笑臉,蘇妍沒來由的,生出一股自卑之感。

  如今,時過境遷,天差地別。

  蘇妍唯一值得慰藉的,是方喻同和她訂了娃娃親,總歸以後要成就一段美好姻緣,而眼前這個阿桂,聽說她原本與方喻同已有了情意,不過幸好,現在也似是斷了。

  那優秀得難以言喻不可方物的男子,終究還是會屬於她蘇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