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華世宜衛卿> 第四百八十四章 打聽

第四百八十四章 打聽

  尹靖雁點頭,她跟華世宜之間早就練就了默契,知道什麽時候要隨機應變扮演什麽角色,燕馳見她說話,突然又打起了精神,連問題也變得多了起來,大多數是對於華世宜到底要幹什麽充滿好奇。


  華世宜順著田埂而下,腳步輕快,燕馳略微詫異,還以為她會嫌棄這些泥巴地呢。


  此時的田間也跟沙苑那邊一樣,一眼望去,少有綠植,加上臨近年關,村裏人應該都在采辦年貨,地已經被翻好,整整齊齊,華世宜蹲下身捏了捏,心裏有了數。


  “你幹什麽呢?”燕馳見她一雙手頓時全是泥巴,實實在在的納悶了,他就算沒跟什麽小姑娘接觸過,也知道那些女孩子最怕髒了,還有親自摸泥巴的?


  華世宜無關緊要的拍了拍手掌道“我在看盛京的土壤跟臨川有什麽不同,臨川水多,又在南方,所以那邊都是砂壤土,盛京就是壤土了,顏色不同,你去過臨川,應該知道那邊的土地是磚紅色或者紅色,盛京這邊是大平原,一眼望過去,就是黑褐色的土壤。”


  “然後呢?不都是土麽。”


  “當然不一樣了,這個農戶比咱們懂,南方雨水豐沛,土地濕潤,北方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幹燥,因為地域問題,養出來的之物也不同,就像你說的,在青海湖這樣的天然牧場裏出來的青海驄一到盛京就無精打采一樣,一個道理。”


  “哦……你來郊外是為了看田?”燕馳好想明白了點。


  華世宜點點頭,繼續朝前走去,此時並非農耕時節,家家戶戶都幫著置辦年貨或者走親訪友,所以田間除了稻草人,倒是沒看到什麽農戶在勞作,偶有扛著鋤頭路過的,便知剩下了孩子們打鬧的聲音。


  “哎!——”有人吆喝。


  華世宜朝聲音源頭看去,一個老丈腳步蹣跚朝她們而來,嘴裏吆喝道“這是莊稼地,可別亂踩。”


  那老丈已經奔至眼前,見華世宜她們幾個人還帶這個孩子,像是路過的外鄉人,眼神中有些防備,“你們是誰啊,來這幹嘛?”


  “翁翁好,我們是路過的,打算去城裏,但是口渴了想討碗水喝。”正好,華世宜的口音也完美的掩蓋了一切。


  “哦,外鄉人啊,往裏頭走走吧,那邊有個水井,可別亂往田裏走。”那老丈看他們的衣服,整整齊齊的,臉上也幹淨,生得也好看,語氣也軟了些。


  “謝謝翁翁。”華世宜笑著答完,順著他指得方向走到了村落裏。


  一群村婦正在一邊洗衣服一邊說著話,見他們幾個人,便住了口,為首的一個利落婦人站起身道“你們找誰?”


  “不找誰,趕路累了討口水喝。”華世宜說著要取錢,那婦人擺擺手,爽利道“水井在那,直接喝吧,咱們在下遊洗衣裳,不影響的。”


  “多謝。”幾人坐到了放在一旁的大石頭上,有一搭沒一搭說著話,不一會那個婦人又看了看她們,湊過來笑道“兩位小娘子打哪來?”


  “我們來投奔親戚的,不知這是個什麽村,離盛京城還有多遠?”


  “哦,那不遠了,往前走走,天黑前準能到,你們親戚在盛京呢?做生意麽?我那口子也在城裏。”


  華世宜見她十分健談便也放下水瓢笑道“我一表兄在城裏麵的米鋪裏做掌櫃,我就是去投奔他的。”


  “喲,是掌櫃啊,能在城裏頭找到活計的可都是有本事的,我聽說啊,跺跺腳,都能蹦出幾個金疙瘩來。”


  “可不是麽,隻是我是個外鄉人,不懂裏頭的門道,隻在路上聽幾個讀書人說起皇上要改什麽律法,說是今年老百姓都富裕了不少,你們是這的農戶麽?地是自個的還是?”


  那村婦一聽,擺擺手道“我們原先也是有地的,早些年窮,都賣給那些大官或者給朝廷了,現在有錢小錢了,也隻能問人家租地來種,自個想買一塊地那是不能夠了,誰讓我們在皇城根呢。”


  “租地都麻煩呢,別說買地了,以前軍隊多,國庫糧食不夠,咱們百姓也缺啊,那麽多當兵的,後來也不知道哪個官出的主意,讓咱們沒錢沒糧食,就先自己估算個數量,穀子麥子都算裏頭,去問官府借錢,然後穀子熟了,咱們還給官府,剩下來的自己吃或者賣,還有個名字呢,叫什麽來著?”另一個村婦擰了衣服丟木盆裏,也加入了對話。


  一個兩個打開了話匣子那就關不住了,紛紛三言兩語說了起來。


  華世宜一愣,這是啊翁當年提的方法,因為當時民間的借貸一百文,就得還二百文或者三百文,利息之高,實在難以想象的,問官府隻要換一百二十文,百姓們應該很樂意才是,她實在想知道理由,便提醒了一句,“我表兄說過,那叫青苗錢。”


  村婦一拍大腿,“是了,你這兄長做掌櫃,就是有學識,是叫青苗錢,我都差點想不起來。”


  “這青苗錢不好麽?”華世宜問道。


  “自然是好的,一到春耕的時候吧,我們就要借錢買種子,還有家裏那些農具萬一壞了的,要麽買,要麽借,都得村裏一塊幫忙,就是……就是有些人吧,拿了官府的錢人跑了,官府久而久之不是不願意借了麽?利息也高起來了,這些年咱們也不借了,就問主家拿點,來年翻倍還。”


  “是啊,改政改政,也不改好嚕,皇上一天想著法就改,我們隻能聽,萬一這個東西有個不對,我們告訴誰去,說到底,還是我們百姓苦。”


  “是啊是啊,還有啊,不管人多人少,都是一樣的一百文,我們家人多,除卻我大伯三叔,因為戶籍在一處,都歸納到我們家,這麽多人一百文,能買多少種子。”


  抱怨聲響起,華世宜點點頭,心裏又為啊翁當時的處境歎氣,先帝沒辦法將新政繼續推行,半道廢除,更別提完善新法,隻能讓底下的百姓繼續承受。


  “若是能根據人頭來算借貸的錢就好了。”


  “你也就想想吧,在村口胡說就算了,出去還不得掉腦袋。”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