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姨娘
這盛京城裏的貴婦出席宴會,大多都是正房,再怎麽看別人家笑話也是容不得妾登台唱戲的,大家說歸說,肯定也是鄙視舞陽侯做事不公正。
“難怪都沒怎麽見到舞陽侯府的。”
這畢竟妾當家,誰會送請柬去?除非自己不請自來。
“不知道舞陽侯今日是不是在家。不在家,很多東西沒辦法細問。”華世宜納悶道。
“去了再說唄。”
永寧街離皇宮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加上走的又是大路,半個時辰後,才到舞陽侯府,去門房遞了腰牌,說是戶部的,侯府的一臉不耐煩,好似她們又來了的嘴臉,然後把人迎了進去。
“大人們等等吧,我去回稟了姨娘再出來。”
“……”真是小妾當家,華世宜坐了下來,看了一眼門房奉上來的茶,這粗茶還當真是連他家的都不如,看來戶部來的人,很不受待見。
苗斌是個會看眼色的,見華世宜臉色不大好看,咳了咳道“大人有所不知,如今傳下新幣改革的事情,各家都頗有微詞,所以……”
華世宜挑眉,所以就擺著譜了?
她也不喝茶,也不搭話,幾人幹巴巴坐著。
尹靖雁的脾氣可不大好,在心裏算了算時辰,快到午時了,她猛地拍桌而起,“幹什麽吃的呢?這侯府已經大到從門房到內院要走半個時辰的地步了麽?”
她的罵聲自然被外頭的小廝聽到了,小廝進了門,皮笑肉不笑道“大人們來的匆忙,我們府上也沒個準備,還是等等吧。”
“怎麽,你們侯府的夫人不在家不成,當家的竟然是個姨娘,說出去也不怕被人恥笑。”尹靖雁昂起頭,輕蔑地盯著說話的小廝。
她自幼是跟著陛下長大了,雖然跟男人混在一起葷素不忌,可天生養出來的氣勢擺在這,那小廝被她這麽一問,雖然有些惱了,但也不好說什麽,誰不知道舞陽侯這邊最恨有人提起他們家是姨娘當家?
“小人也沒辦法,還是別為難我了。”
尹靖雁氣笑了,“好,我們就在這等著,等到天黑也成,到時候傳出去,別被朝廷的言官彈劾,引起陛下不滿就好。”
小廝一噎,灰溜溜又派人去請了。
過了會,去的人回來了,這回熱情了一點,“大人們,裏邊請。”
尹靖雁翻了個白眼,“怎麽,你們家姨娘起來了?”
“大人請吧。”小廝沒好氣道。
尹靖雁還真不稀罕進去,但是她也不是在這種小事上跟個深宅女人計較的人,她大咧咧往前走,回頭看了一眼磨磨蹭蹭的小廝,“帶路啊!”
“來了。”
華世宜與趙曼跟在後頭,四下打量了一下侯府,大概是看慣了衛卿的府邸,覺得他們這府邸有錢倒是有錢,就是俗氣,綠的招人眼的窗戶配上那粉紅色的紗窗,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麽好。
府邸不小,但是大概分了一半到後頭弄了個作坊連接著侯府,加上主人不會捯飭,所以整個府邸看起來有點亂七八糟,毫無章法。
正廳並不遠,走了不過一道門就看到了,居然活生生讓他們等了半個時辰,當他們很閑麽?
而且等華世宜他們進門了,也沒個主人在,合著從門房到大廳,還得等?
還沒等尹靖雁發難,那邊就有人通報了一聲,“夫人來了。”
先是從裏頭出來一個烏衣嬤嬤,眼高於頂的樣子,那嬤嬤掀開簾子,再從裏頭出來一個用團扇遮麵的婦人,隻見婦人身穿墨綠色繡孔雀襦裙,頭上戴了一整套的金鑲玉頭麵,走起路來那環佩鈴鐺的,的確富貴。
隻是本來就穿綠色,加上金色,整個人像個富貴開花樹,華世宜眼皮子抽了抽,已然起身,行禮道“戶部尚書華世宜。”
那孔姨娘上下打量了一下華世宜,但是還是有外男在,便自行坐了下來,仿佛自己千嬌萬貴似得,尹靖雁翻了個白眼,她平生最見不得這樣的做派了。
“早就聽說了華大人是女中豪傑,性情最是剛毅的,今日突然到訪,恕我來遲了。”等把派頭做足了,孔姨娘才說話。
華世宜略挑眉,性格剛毅?這是說她名聲不好,再說一句她突然過來打得他們家一個措手不及讓人不舒服吧。
她似笑非笑地眸光一轉,“這位孔姨娘誤會了,我遞門牌求見的是侯爺,要辦的差是看作坊,並非為了見您。”
孔子珍一愣,當即有些惱了,就她這樣暫代戶部尚書的身份,居然敢諷刺她?
“侯爺不在家,家裏是我做主,華大人,不是我說,這戶部尚書來我們府上,每次都是先遞了帖子,再等侯爺有時間了才來的,我知道,你年輕不懂事……下次……”她還真教訓上了,華世宜直接打斷了她,“孔姨娘說的是哪個戶部尚書,如今是我掌管戶部,那以前的老規矩就做不得數了,再者說,作坊是朝廷的,並非是舞陽侯府獨有,戶部掌管作坊,我來我自己的地盤還需要遞帖子,等候爺選個良辰吉日不成?我倒是不打緊,可是耽誤了陛下的吩咐,國計民生的大事,不知道這責任是孔姨娘您一人擔著還是侯爺擔著?”
孔子珍又是一噎,突然氣不打一處來,“華大人,你這是上門挑事來了?”
“非也,下官說的都是實話,有什麽錯處麽?如果沒有,時辰不早了,我還有別的地方要去,新幣的事情容不得侯爺和孔姨娘關上門來擺譜了,還是趕緊帶下官過去看看進度吧。”
“你?”孔子珍拿手指著華世宜,旁邊的嬤嬤正欲發作,尹靖雁已經站了起來。
“你不過一個區區妾氏,居然敢對著朝廷命官頤指氣使,誰家的家教。”尹靖雁冷笑道,“趕緊找人帶路去作坊,如果你再有耽誤,我可不客氣了。”
“你們!”孔子珍眼前一黑,團扇也不遮了,歪坐在椅子上,拍桌道“去,去把侯爺請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