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是順平侯> 第1771章 有人在暗中調查

第1771章 有人在暗中調查

  當下,蒙古人還不知道平洋軍的存在,但是隨著人員的往來,蒙古知曉他們也是早晚的事。因此,封鎖消息,建立完備的防區,是當務之急。


  李達山告訴趙雲,金州城北二十裏處有遼人設置兩座城堡,俗稱“雙堡”,雖然廢棄卻可以修整使用。


  趙雲命人拿來輿圖,按照李達山的指引找到了那個雙堡的地點,果然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便點頭應允,決定先派出一個營駐紮那裏,對來往人口實行隻進不出的政策,隔絕南北消息。


  隨著四艘繳獲的車船修繕完畢,以及將軍炮的量產,火炮上船的改造,以及水師兵官的培養也提上日程。尤其是,火炮上艦之後,炮手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所以,這段時間,車船改造、水師兵官和炮手的訓練,是水師建設最重要的事情。


  陸軍方麵,沒有什麽大的變化。接收千戶所的六百多俘虜,隻是人數略微增加而已,投入戰場,還是太少。不過他們擅長騎馬,且對遼東地形熟悉,可以作為斥候使用。


  不過開礦,單純指望女真人和從地方招募肯定不行。


  流民,還是要接受流民。


  一窮二白的流民是最理想的兵源和勞工。


  另外,來年開春,金州南部有大量的土地會被改造成農田,沒有人手耕種,豈不可惜。


  好在時下戰亂頻繁,流民遍地皆是,尤其是各大州城,流民更是那些州城官員頭疼的大難題。


  趙雲讓李達山向複州申請,招攬流民,明年開春墾荒耕種。


  招募流民墾荒,向來是各地官府力推的德政,可以達到增加人口和土地,穩定社會秩序的多重效果。所以,李達山一口應承下來。


  目前,彭天旭從周國招攬的流民是供應崇明島和耽羅島的,金州若想以最快的方式得到流民,隻有打劫蒙古州府遷走城中百姓,就如同以前在日照和莒州幹的事一樣。


  但是,趙雲認為時下卻不易興兵。


  一方麵,他還不想引起周圍蒙軍的注意。另一方麵,火器還沒有大量裝備部隊。


  打仗就是打錢糧。戰備物資積累是一項長期工作。而積累的快慢,和參與物資生產的勞動者的數量有直接關係。


  為了盡快落實勞動人手這件事情,需要多頭並進。


  流民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金州百姓人口並不多,讓李達山要想辦法調動百姓參加生產,隻是應急之舉。


  趙雲命令宇文戰、朱啟明、肖金榮三個廂的軍隊,一廂訓練,一廂開礦,一廂墾荒。半個月輪作一次。衛戍軍則作為常備戰力,負責守護金州。


  但是讓軍隊參與生產也不能是常態。趙雲要打造的是職業軍隊,並不想讓他們成為耕地的軍戶。


  還是要增加人口啊,或者……想辦法避開蒙古人的耳目,再去劫掠遠一點的城池。


  雪後的遼東半島,近岸數裏的海麵都結了冰。


  若是在往年,金州居民隻能苦著麵孔,在家中打熬窮苦的日子。然而,這段日子,金州的百姓卻迎來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張家娘子,你家大郎大清早的就去上工啊?外麵可冷得很呢。”


  近幾個月,百姓意識到金州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尤其是住在金州港附近的人們。


  數月前,他們看到港口出入各種大型戰船和士兵,以及被繩索梱縛的俘虜,剛開始還人心惶惶,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生活並沒有受到什麽不良影響,反而有了一些向好的變化。


  尤其是當下家家戶戶失去進項後,各個屯裏都得到了消息。金州府招工,不是征召勞役,而是有酬招工。


  “哎,俺們家有的是力氣,出出力氣,也就暖和了。況且早點上工,還能在工地裏吃上熱乎的麵餅和稀粥,給家裏省下一口吃食。”


  今天是集市,幾個相識的婦人拎著籃子在集市上相遇,閑聊家常,便提到最近發生的事情。


  “那倒是,俺家那兩個憨貨聽說上工除了包夥食,還拿工錢,立刻改了懶性,這幾日異常勤快,天不亮就出門了。”


  “上工倒是不錯,可是上工也有不同,出力氣的活和出手藝的活,拿的錢可不一樣。”


  “就是就是,俺家官人以前學過打鐵,結果上工時,被人安排去了一個叫什麽廠子的,一日三頓包吃不說,一天的工酬還有二十文銅錢,可好了!”


  周圍一陣豔羨的嘖嘖聲,隨即陷入了沉默,紛紛想著有什麽辦法讓自己男人進入那個廠子上工。


  “哎,你們可知道招兵的事?俺咋聽說金州城也在招兵。”一個紮著花頭巾的婦人打破了安靜,從旁插嘴道。


  此人大家不熟,不過,大家對其話題產生了興趣。


  “這事俺家兒子前天回來說了,俺家當家的不同意。”一個婦人將手中籃子放下,跺著腳,哈著熱氣回應道。


  “俺也擔心,不過俺聽說了幾粧好處,不知是不是真的。”


  “當個賊配軍有甚好處?”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觀念深入漢人的意識,即便是這些窮苦人,也對當兵的頗有不屑。


  “據說,包吃包住,發放衣物。”花頭巾婦人說道。


  “啊?當兵不是自帶衣物兵甲嗎?”剛剛還看不起當兵的那個婦人驚呼道。


  “另外,一個月有一貫餉錢。”花頭巾婦人扔出了一記重磅炸彈。


  “真的?”聽了一貫錢的軍餉,原本還不關注此事的婆姨們立刻嘩啦啦圍了上來。


  一貫錢可是不小的一筆收入。


  如今北方戰亂雖平,卻因供應蒙古前線,通貨膨脹嚴重,已經從一年前的700文一石粟米(記重75.96公斤),漲到1000文,即一貫一石。


  若當兵一月真的有一貫的收入,足可以養活一戶中等人家七八個成年人的口糧。


  而實際上,一戶家庭,成年人和老幼各占了一半,這樣算來,一份軍餉養活一戶十多口的中等人家一個半月,綽綽有餘。


  “而且,聽衙門裏的人說,今後凡是應招入伍的都不要在臉上黔字。三年後,不願再當兵差,還可以返鄉,還會分到五畝良田。”


  若是說軍餉讓居家過日子的婆姨們兩眼綠光,那麽最後一條,卻是讓婦人們徹底放棄了抵抗。


  無論大周還是金國和蒙古,都是兵役終身製。隻要拿了軍餉,整個人就等於賣給了官府,在如今戰亂不斷的年代,當兵就等於是和家人陰陽兩隔。而三年可返鄉分到田地,則是給每個士兵和他的家庭巨大的希望。


  這一巨大的利好消息,讓她們都忘了之前當兵不需再齡麵的變化。


  一片死寂後,一個婆姨突然醒悟過來,興奮地拍腿叫嚷道:“哪個屯子每年出海打漁不死人,死了啥東西都沒給家人留下,還不如當兵吃餉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