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女中豪傑
滿嘴胡話,給我打!
沒打他,老胳膊老腿的,以柳獻忠的拳腳,恐怕幾下就會出事。
打的是他兒子,從席間拖出來,你一拳,我一腳,很快被撂倒在地。
保定侯撲過去,用身體護住兒子,不止孩他娘護犢子,保定侯同樣如此。
“你冤枉?你還保護朕?那他是誰?”
孫之懈見皇帝指他,渾身肥肉亂晃蕩,直接跪倒在地,磕頭不止。
保定侯的謊話沒市場,哪怕他巧舌如簧,皇帝是不會信的。
“你如實交代,朕或許大發善心,判他一個流放了事。”
流放?這寶貝疙瘩莫說是流放,哪怕是帶一箱金子出門,估計也活不過十天。
沒辦法,既然皇帝鬆口,保定侯想爭取寬大處理。
“回稟陛下,是福王,還有李永貞,以及這個孫之懈,他們發現臣的罪證,脅迫臣必須和他們一起。”“你有何罪證?”
“他們引誘犬子逛青樓,又故意引起他與旁人爭執。結果這個不爭氣的,居然失手打死了人。李永貞當時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答應幫臣了結此事,卻一步步將臣拖入深淵而不能自拔。臣不想這樣,臣是被迫無奈的,臣一向忠於陛下的。”
好一個被家人拖累的“忠臣”,做領導幹部的,必須管好身邊人。你兒子之所以會犯錯,家庭教育是有責任的,你不冤。
“你何時封的侯爵?”
保定侯似乎不太好意思,最後還是說:“萬曆三十九年。”
趙雲點了點頭,他曾翻閱往年的奏疏,尤其是萬曆朝和天啟朝的,這保定侯之所以獲得侯爵,源於他在萬曆朝立儲問題上站在福王一邊,反對趙雲的父親泰昌帝做太子,反對他到了年齡想讀書。
後來,萬曆帝在群臣壓力下妥協,讓嫡長子做太子,讓他最心愛的兒子做福王,這為大漢朝後來麵臨的窘境埋下伏筆。
原因在於,他將江山交給泰昌帝,卻將大漢帝國的財富給了福王。
保定侯雖然擁立福王失敗,卻因此得到萬曆皇帝的賞識,寸功未立仍被封為侯爵。
今天,他的好日子到頭了。趙雲之所以沒下手,在於他還有用。
坐下吧!喝幾杯,朕親自給你送行!
門外,因為保定侯剛才一嗓子,侯府的侍衛圍過來,派出搜捕的人紛紛趕回,人越來越多。
趙雲並不害怕,老子是皇帝,敵方首領在我刀下。
麵對困難,不要慫!
藩王大軍進發之中,按照預定的進軍路線,他們將很快抵達保定。
等待他們的是皇帝,也是保定侯。
福王世子趙由崧意氣風發,看著身後的十萬大軍,刀槍耀眼,戰馬嘶鳴,什麽樣的城池攻破不了?
他左邊是李永貞,前任司禮監秉筆太監,他的重要智囊。右邊是來自開封的周王,這老小子是被脅迫來的,不願造反都不行。
趙由崧看不起周王,你兒子都被抓起來,聽聞還要被砍腦袋。皇帝這般欺辱你,全天下藩王造反的情況下,你居然還不反,慫成啥樣了?
周王不在乎小輩的評判,老子的祖上從太祖時期開始,傳承到他是第十任周王。掐指算來,他在周王的位置上待了四十一年,將來還有很多年,一直到壽終正寢,靠的可不是造反。
很無奈,福王世子的十萬大軍先來開封,帶著他一起走。
周王是被逼的,他有證人。
和他類似的還有魯王,到現在都沒理會福王世子的召喚。
福王世子兵分兩路,一路走開封帶上周王,然後浩浩蕩蕩向北推進,人數足有十萬之巨。
另一路走的是水麵,因為船隻有限,他們想盡辦法,最後隻能是兩萬軍隊,他們從黃河入大運河,向南經兗州先帶上魯王,然後一同乘船北上。
福王世子很鬱悶,這一路上比他想象的困難要大,無論大小城池,哪怕隻是個縣城,通常會閉門堅守。
剛開始的時候,他氣不過,試著打了幾次,損傷慘重,也有攻破城門的,其實意義不大,反而要花功夫控製軍隊,避免他們劫掠。
李永貞勸他,兵貴神速,打進北京城才算取得勝利,路上這些城池該繞就繞,沒必要非得攻進去。
你看看,人死了不少,還不能搶東西,頂多是打開官府的倉庫,討一些糧食和財寶。
慢慢的,不用李永貞勸,福王世子催逼著軍隊快行,雖說藩王們有錢有糧,但隨著戰線不斷推進,他們的補給線變得越來越長。
最可惡的,那些被他們略過的城池,非但不領情,反而襲擾運糧的車隊,導致福王軍隊的糧草越吃越
少。
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兩個選擇,要麽穩步推進,要麽速度拿下北京城。
前者聽起來靠譜,其實一點都不穩。
在五路叛軍之中,皇帝那邊另外四路都占優勢,尤其是北麵的京營,他們一旦打敗代王和晉王,將會立即調轉矛頭趕來馳援。
京營是何其恐怖的存在,趙由崧感覺自己的軍隊不如人家。更何況,聽聞與京營一起的還有兩千關寧鐵騎,這就更抵抗不住了。
因此,兵貴神速不是開玩笑,他們必須迅速殺向北京城。
皇帝出現在保定,帶著完整的國家決策和軍事指揮班底,橫在那裏。
這一招讓人頭疼,不止是趙由崧,李永貞聽聞後也是冷汗直冒。
在原本的打算裏,他們打算趁皇帝去天津,水陸並進趕往京城,與裏麵的駙馬冉興讓、魏國公徐弘基等人聯手,迅速取得軍事和政治上的勝利。
李永貞替趙由崧算過,皇帝從天津回到北京,路上還會遭到我們人的截殺。他回京後部署,發出詔令調配軍隊,到那時我們差不多該到了。這叫什麽?就是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皇帝的反應出乎預料,他聽聞消息後沒急著趕回,待處理完天津的事務,直接趕往保定,負責軍事的兵部尚書和左都督,負責決策的內閣首輔和司禮監掌印太監,以及都察院的袁可立、通政司的楊嗣昌、行人司的陳子龍、錦衣衛的劉文炳,大漢朝從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到下達指令、執行指令、監督落實的人都在。
不是皇帝離開朝堂,而是皇帝帶走了朝堂,整個政府的軍政職能運轉順暢,你甚至都找不出瑕庇。
相反的,李永貞為趙由崧在京城安排的那些策略失效,不僅是路上截殺不了皇帝,皇宮裏的密探,京城裏的自己人,全都失去攻擊的目標,在勇衛營的攻擊,以及東廠、錦衣衛與兵馬司的聯合搜捕下,隻能一個接一個的落網。
他們隻剩下最後的希望,押寶手頭的十萬大軍,一旦攻破保定城,抓到小皇帝並殺之,勝利才會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