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第一次朝會
趙雲看重東林黨裏的一些人,比如老牌東林黨的兒子黃宗羲,比如在順義做縣令的文震盂,還有沉著睿智的李邦華,以及嫉惡如仇的黃道周與劉宗周,甚至於被後世評價為禍國殃民的馬士英與阮大铖。但是,趙雲隻希望他們以個體加入朝臣的隊伍,而不是政黨。
在趙雲非常親切的引導下,現場的酒越喝越多,大家興致不斷攀升,喝到後來有人學趙雲一樣光膀子,出現滿院子裸男。
趙雲抽空去賬房那裏問了聲,今天得到的財物折合成銀兩是一百多萬,單是那位蘇州的絲綢商,他一人貢獻三十萬兩白銀。
夠了!足夠趙雲堅持到登基稱帝!
等當了皇帝,他有的是辦法榜錢。不過,今天的方式很好,知道英磅是怎麽產生的嗎?恰恰是發行國債。
趙雲沒有明說,但他今天所做的類似發行國債。等他當了皇帝,國家會來兌現今天的借條。
到時候開設一家錢莊負責,將國債變成市場上的硬通貨,讓大家可以放心的轉讓買賣,不就是一開始的紙幣嗎?
這種紙幣有國家擔保,國家需要庫存一些金銀儲備做支撐,允許加一定比例的杠杆後發行,將會解決今日紙幣在市場上的尷尬,率先在世界推行具有現代意義的紙幣,繼而推動大漢金融業的誕生與發展。
這項工作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政府隻能引導,最終需要靠大漢的子民認可它的價值。趙雲從現在開始努力,預計五到十年以後,大漢朝將流行一種極為保值的紙幣,上麵印著他英俊的頭像。
袁世凱發行的硬幣叫袁大頭。
趙雲發行的紙幣,是不是應該叫趙大頭?
宴會還在繼續,趙雲接受來自各方的敬酒,表麵上慷慨激昂,其實是雷聲大、雨點小,他還有重要的事要做,不能放開了喝。
黃宗羲此時過來,拉著他非要飲幾杯。
“什麽許顯純、孫應元,遲早用鐵錐紮死你們。還有詔獄那兩名守衛,害死父親的直接凶手,等著我!等著我!魏……”
在他說出“魏忠賢”三個字以前,趙雲止住了他,黃宗羲什麽都好,酒品不行!
也許是壓抑了太久,兩年裏隻想著複仇,才會在酒後過於放鬆,說出的全是心裏話。
趙雲讓陳子龍拉住他,自己跟在後麵,進屋子裏再聊。
現場嘈雜,應該沒人聽到他的酒後真言。
黃宗羲似乎真的喝多了,進屋後癱在椅子上,坐都坐不住。
陳子龍狀態好得多,說道:“殿下盡管去忙,我來照料太衝。”
趙雲拍了拍黃宗羲的肩膀,放心吧!兄弟!大仇遲早得報!轉過頭看陳子龍,說道:“其實,外麵的事情差不多了!該說的都已經說過,該得到的也已得到。”
一百多萬兩銀子啊,趙雲問陳子龍,“人中兄,你給本王說說。大漢朝一年收入不過六七百萬兩,本王一次聚會募得一百多萬,這大漢朝到底是有錢昵,還是沒錢。”
陳子龍回答的很幹脆,“有錢,卻不在皇家!”
趙雲歎口氣,說道:“皇爺爺萬曆帝偏愛福王,而不是父皇,他一心想要立福王為帝,無奈眾大臣十幾年裏堅持反對,始終不肯讓步。皇爺爺隻好作罷,卻在福王之藩之時,犯了天大的錯誤。”
陳子龍心想,難道信王也喝多了,怎麽開始指責爺爺的錯誤?
趙雲沒醉,隻是喝了酒更想說心裏話,屋子裏隻有他和陳子龍,以及剛才胡言亂語,這會人事不省的黃宗羲。
陳子龍沒敢接話,人家爺爺是萬曆皇帝,他可以說爺爺的是非,自己卻不能摻和。
“萬曆帝將皇位傳給父皇,卻將天下的財富給了福王,這算什麽?兄弟倆分家嗎?”
陳子龍更不敢答話了,隻是衝趙雲傻笑。
“一邊是有權卻沒錢的皇帝,一邊是有錢卻沒處花的王爺,大漢之所以有今天的困局,皇爺爺其過不小。”
陳子龍忙著倒茶,殿下你隨便說,我聽著就是,不發表見解!
放在平時,趙雲不會說這樣的話,但今天喝了點酒,身邊是陳子龍這樣的好友,他憋在心裏的話不吐不快。
外人知道,福王之藩去的是洛陽,現如今大漢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萬曆帝舍得,給他!
除此之外,福王的封地是四萬頃,一個河南根本拿不出,周圍山西、山東、湖廣都要供養他,養得腦滿腸肥,聽說近來體重三百二十三斤,他兒子也已經二百五十多。
呃……陳子龍繼續保持笑容,看來信王不是善類,一直掌握福王那邊的消息,連體重都清楚。
趙雲在眼前搖著手指,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皇爺爺偏心昵!
陳子龍想聽怎麽偏心,趙雲不說了。
酒後的人分兩種,一種是趴著不動,另一種是話多,有時還愛鬧事。
趙雲話不少,有一種強烈的傾訴欲,但即便是陳子龍,還是有些話不能說。比如,萬曆帝的偏心!
陳子龍不能一直傻笑,這會方才說道:“殿下英明,知道天下財富在江南。今日所為,可保皇莊事務迎刃而解。同時,也可爭取江南的民心!”
陳子龍是鬆江人,那是江南的核心地帶,是江南手工業最為發達的地方,也是大漢賦稅最重的兩個地方之一。
“本王看來,民心分兩種,一種在乎百姓,一種在乎士人。”
陳子龍大吃一驚,沒想到趙雲是這麽定義民心的。江南人重讀書,無論是豪強地主還是商賈大戶,他們都會選擇讓孩子考取功名,因此士人指的是富庶階層。
趙雲將民心分開看,原因是他們的利益是不同的,甚至是衝突的。
既然提起,趙雲說出自己的觀點,“對於普通百姓,無非是盼著薄賦輕徭,讓鬆江百姓繳納和其它地方一樣的天賦,讓他們少出幾次徭役,百姓定然感恩戴德。”
陳子龍拱手致謝,若真能如此,百姓豈止感恩戴德,願意修建生祠日日祭拜。不過,大漢的財政根基在江南,鬆江與蘇州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你輕徭薄賦,國家哪裏找錢?
這就要說起另一個階層,這些地主和富商,必須收稅,把百姓少交的那些,轉嫁到他們身上。
這……
陳子龍麵有難色,他關心百姓疾苦,但本質上屬於另一個階層,是從小到大含著金鑰匙,不用忙碌在田間地頭,隻需苦讀聖賢書的一類人。
“人中兄以為,收稅便是壞的嗎?”
還能是什麽?外麵這幫人要是知道信王的想法,恐怕不會乖乖朝外掏腰包,誰會擁護一個不停找自己要錢的皇帝?
“本王給你講講稅收的用途,如果是用來君王的享受,用於濫施封賞,用於一些無所謂的開銷,那麽必然遭到反對。所以,本王提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那麽,稅收便是他們經營的保障,是他們財產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