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老賊該誅
這時,蘇定方出現戰馬前,躬身行禮說:“陛下,請下馬登上演武台檢閱三軍。”
“這就結束了?”
李世民意猶未盡,有點不滿足的向趙雲說。
“陛下,好戲還在後麵。”趙雲輕笑。
對話中,李世民躍下戰馬,帶領趙雲等登上演武台,神武軍諸將快速回歸所部,各自帶領兵勇迅速轉移,整齊的集結在演武台下,高舉兵戈呼喊:“風、風、大風、大風。”
聲音洪亮,氣勢威武。
裹肅殺之氣,含虎狼之威。
聲似秋風掃葉,勢若摧枯拉朽。
一時給文臣武將,各邦使者造成極大震懾。
李世民麵色一愣,有那麽一刹那他以為自己處於秦軍昵,側首向四麵道:“這是秦軍口號?
秦軍。
李世民情不自禁想起吞八荒,並六合,一統山東六國的秦之虎狼。
房玄齡,杜如晦,李靖等,也讓神武軍的口號搞蒙了。
隨之,房玄齡側身說:“陛下,風者,巽也,進退,利武人之貞,暗含兵象。”
“自古秦軍耐苦戰,關中亦稱秦地,神武軍兵勇多來自都畿道,能征善戰,所向披靡。當年秦王靠著老秦人統六國,成為千古一帝,臣以為,今大唐有神武軍,陛下靠神武兵鋒,各衛勁卒,定能統四方,開疆辟土,取得曆代君王從未有過的高度。”李孝恭抱拳說,頗有幾分阿諛奉承的味道。
李世民聽著龍顏高興。
怎料趙雲冷不丁說:“陛下,此乃純屬裝門麵,提高神武軍神威,從而烘托陛下的聲勢,達到震懾四方之目的。”
最關鍵蘇定方向他請教時,他們討論無果,沒有合適口號。
“好!”
李世民捋著短須,神色冷酷,目光睥睨,揮一揮龍袍衣袖高聲說:“秦有銳士,誰與爭鋒,漢軍威武,橫掃八荒,唐有神武,所向披靡。”
聞之,文臣武將目光齊刷刷望向趙雲。
皇帝所言,分明把神武軍視作大唐駐軍翹楚。
縱然各衛將軍,大將軍內心頗有微詞,怎奈神武軍外戰赫赫戰功不容置疑。
演武台下,蘇定方聞訊,揚刀高喝:“為國擴疆,血流不**不休。”
神武諸將聞之,齊刷刷拔出森森長刀,殺戮之氣蔓延。
“為國擴疆,血不流**不休。”
“為國脫韁,血不流**不休。”
諸將持兵戈高呼,三軍聚齊兵戈高呼,氣勢震天,威武霸氣。
當聲音散去.……
百官中,蕭瑀麵色漲紅走出來,躬身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國之羽翼,如林之盛,有此精兵桿將,何愁把霸業不興。”
“恭喜陛下。”
“恭喜陛下。”
王珪,李綱,韋挺等紛紛出列道賀。
以前,他們僅知曉趙雲聚攏精銳,多次出兵塞北建功立業,怎料短短幾年功夫,趙雲麾下這麽支虎狼之師。
今日所見所聞,讓他們對趙雲,對神武軍有新的認識。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魏征出列道賀。
此刻他情不自禁比較,如若當年李建成繼承皇位,大唐是否達到目前的高度。
聽聞百官恭賀,縱然李世民盡可能保持威嚴,掩蓋自己內心喜悅,麵孔仍浮現出濃烈的笑容。
沒錯…
國之羽翼,如林之盛。
一刹那,他的目光定格在祿東讚等幾名使臣身上。
“諸卿初來長安,以為唐軍氣勢如何?”
一眾使者早讓神武軍整的毛骨悚然,好似驚弓之鳥,處於神武軍之列,思緒惶惶不安。
世人皆知唐軍善戰。
今日身處神武軍營,身臨其境感受神武軍的氣勢。
殺戮之氣恐怖如斯,護國精神鬥誌昂揚,讓他們不得不重視,重視,再重視神武軍。
何況,蘇定方公然說,為國擴疆,血不流**不休。
這即是神武軍的意誌,恐怕也是大唐君臣的意誌。
南詔使臣率先踏步而出,九十度躬身行禮:“天可汗英明神武,大唐兵勇氣勢如虹,南詔國願為大唐臣子,世世代代與大唐交好。”
幹啥嗎?
他小小南詔國。
殺雞焉用宰牛刀。
縱然清楚唐軍為何彰顯軍威,但作為南詔使臣,人微言輕,他急不可耐表忠心,生怕慢一步,大唐拿南詔國練兵。
李世民觀之,衝著南詔使者微微點頭。
旋即,他凝眸瞥向神色陳雜的祿東讚,高句麗使者,聲若洪鍾的說:“唐軍乃正義之師,仁義之師,以護國安邦為己任。南詔與大唐交好,理當加強使臣來往。
不過,任憑趙雲,蘇定方怎樣演義,終究皆是些花裏胡哨的東西。
朕以為,神武軍軍威尚未爆發,唯有戰火延綿的戰場,才是他們大展拳腳,展露自我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神武軍。祿東讚,你們覺得朕說的對不對?”
這話。
誰敢駁斥。
若不對,他們的國家立刻成為神武軍的磨刀石。
祿東讚等人麵色嚴肅,凝重。
聽李世民言語,分明有作戰的念頭。
高句麗使臣餘光瞥了眼旁邊殺氣凜冽的神武軍,望向氣定神閑的趙雲,再看向大唐舵手李世民,不做半點猶豫,踏步出列說:“天可汗威武聖明,外臣以為兩國理當和平相處,高句麗願與大唐世代交好。”
唐軍兵鋒銳利。
即使高句麗修築千裏防線。
在這等強橫唐軍麵前兵推之下,也許根本沒有一戰之力。
與大唐交惡,分明嫌死的不夠快。
何況,所有使臣中,獨獨高句麗體驗過唐軍兵鋒。
兩次作戰,高句麗葬送十餘萬銳士。
導致國力衰退,軍力銳減,高句麗從上到下多懼怕大唐,關鍵害怕趙雲。
祿東讚不願服軟,奈何李世民凝眸盯著他。
今日不作出承諾,他擔心閱兵結束,戰火蔓延到吐蕃,手臂抱腹躬身說:“外臣祿東讚代表我王祝福天可汗龍體安康,吐蕃願與大唐世代友好。”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何況吐蕃尚未統一,怎敢招惹這等雄武的兵鋒。
既然沒法挑戰,唯有選擇示弱。
觀之,高昌國等使臣,紛紛躬身行禮稱臣。
縱使內心不服氣,也不敢公然說出來。
李世民滿意的額首:“諸卿不必見外,唐軍乃仁義之師,紀律嚴明,絕不恃強淩弱,朕提議,各國之間加強貿易往來,邊境設立商榷通商,促進邊境經濟發展。”
祿東讚等齊刷刷望向李世民。
這等冠冕堂皇的話聽著好聽,誰信誰死得快。
想來渭水之盟時,李世民也向頡利這麽說。
結果昵,一轉身唐軍揮師北上,滅掉突厥,擒獲額利,不知額利為李世民表演舞蹈時,是否後悔過渭水之盟退兵的決定。
契丹勾結高句麗,圖謀塞北霸主,當然死有餘辜。
奚族與大唐長期保持友好,結果硬生生讓趙雲領兵滅之,死的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