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囈語
“如果你不介意,能聽聽我的癡人說夢嗎?”郭二弟對葉一許說。
郭二弟出生於窮鄉僻壤,從小過著無拘無束但又與世隔絕的無知生活。父母皆是沒怎麽上過學的文盲,隻知道耕田種地,從他們給女兒和兒子分別取名為“大妞”和“二弟”可見一斑。
在上村子裏的扶貧小學之前,郭二弟根本不知道“常識”為何物,所以他喜歡放飛自己的想象,把田野看成大海,站在樹上仿佛立於雲端。他總是有很多奇思妙想,並把它們毫無保留地分享給自己的家人。
然而父親會嫌他妨礙了農活,將他支走;母親則是摸摸他的頭,一笑而過;隻有姐姐郭大妞會仔細傾聽他的話,並且陪他一起遨遊在幻想的世界裏。
某一天,郭大妞從學校裏帶回一種名為“彩色筆”的東西,並送給他。從此以後,郭二弟愛上了畫畫,並將他的想象畫在桌上、櫃上、牆上、地上……整個家都是承載他的幻想世界的載體。
可是隨著年齡增長,他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像小時候那般“胡言亂語”了,否則大人們會把他當成傻子,小孩們也會跟著嘲笑他。牆上和地上的色彩逐漸褪得暗淡,因為他開始害怕被父親的煙杆抽打,不敢再往上麵添加新的顏色。
於是郭大妞又送給他畫本,支持他在紙上繼續構建自己的幻想國度。
再後來,由於父親因肺癌去世,郭大妞放棄了去外地繼續讀書的機會,選擇回家種地,與母親一起支撐起這個家。
因為郭大妞為人熱情又善良,經常幫助遇到困難的人,所以在某個夏天,她的善意迎來了回報。那個受到她幫助的中暑之人,原來是一個來鄉村采風的法籍華人畫家。
當畫家看到郭家屋內的繪畫痕跡後,大為震撼,當即決定資助畫畫的人去法國進行藝術深造。
麵對千載難逢的機會,縱使害怕離家的郭二弟內心有千百個不願意,還是在郭大妞的“威逼利誘”之下隨畫家一同前往法國學習繪畫。
郭二弟的異國他鄉求學之路走得異常艱辛。由於“鄉巴佬”的身份,郭二弟經常受到部分同學的欺負,但對繪畫的熱愛以及姐姐的家書,又讓那個在放棄邊緣徘徊的他決定繼續堅持下去。
從鄉下到海外,從閉塞的村莊到廣闊的世界,一般人很難想象郭二弟的內心受到的衝擊究竟有多大。他在現實生活中逐漸學會隱藏自己、偽裝自己,這讓他感到憋屈與難過。
若是從前,他還能與姐姐傾訴心中的苦悶;但是現在,一個月才能收到一次的家書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所以郭二弟急需一個新樹洞,好在現在是網絡發達的時代,他迅速找到新的傾訴之地。
郭二弟給自己起了一個網名,叫“伯利克裏”,因為這是他在課上畫得最好的石膏像的名字。起初,他隻是把社交平台當成自己的日記本。逐漸地,與他互動的人越來越多,而他的網友們也很喜歡分享自己的生活。
通過網絡,他發現別人的生活都過得異常的豐富與美好,於是他開始擔心,若自己隻能展示出生活糟糕的一麵,他的那些“朋友”是否會看不起他,離他而去?
所以郭二弟開始包裝自己,無師自通地學會擺拍,甚至給自己捏造一個全新的人設——藝術世家的中法混血“伯利克裏”。
他從未想過,“伯利克裏”會有走紅的一天。隨著人氣越來越高,他開始感到害怕,就好比從山頂上往下滾雪球,在雪球越滾越大的同時,卻要時刻麵對雪崩的危險。他尤其擔心謊言被戳穿的那一天,自己能否承受得住因欺騙造成的反噬。
郭二弟有好幾次打算關掉“伯利克裏”的社交賬號,但網絡帶來的虛名以及實質上的收益,又讓他欲罷不能。
所有學期結束後,郭二弟即將衣錦還鄉,回國發展。因為在網絡上的盛名,各大公司紛紛向他拋出橄欖枝。但郭二弟堅持組建自己的工作室,其根本原因是不想讓自己的“假身份”把柄捏在別人手裏。
郭二弟設想的很美好,他打算利用自己在網絡上的名氣,先打開國內的市場,等大家逐漸把關注點從他的個人轉移到他的作品上之後,他再找一個合適的契機公開他本來的身份。他想那個時候,大家應該會看在優秀作品的份上,原諒他曾經撒過的謊吧。
所以為了暫時維護住這個假人設,郭二弟在回國之後從未回過家鄉,甚至都沒有告訴郭大妞她們他已經回來了。
後來,也不知郭大妞從哪裏得知郭二弟回國的消息,便帶著有些老年癡呆的母親從鄉下來到城裏,在“伯利克裏”某個見麵會活動的門口,見到了被粉絲前呼後擁的郭二弟。
就像葉一許在幻境裏看到的那樣,郭二弟在人群中認出了姐姐和母親,但卻慌張地轉移視線。雖然之後,他特意吩咐助理去場外找那兩位穿著樸素的農村婦女,但她們早已離去。
又過了幾日,郭二弟在心裏越想越不是滋味,每每回想起姐姐和母親失落的眼神,他便輾轉難眠。
最終,他決定悄悄回鄉,向她們解釋自己的計劃,告訴她們自己並沒有真的拋棄她們。
可當郭二弟回到自家院子門口,驚訝地發現家裏居然在辦喪事,更萬萬沒想到的是,去世的竟是姐姐郭大妞。
後來鄰居告訴他,自打郭大妞從城市回來以後,整日心不在焉,所以上房頂修瓦的時候,一不小心踩空摔了下來。當時的她看上去沒有大礙,甚至連皮外傷都沒有,大家還以為她是幸運護體。
可誰能想到,郭大妞其實受到嚴重的內傷,因為前期沒能發覺而錯過最佳的救治時間,最終一命嗚呼。
“是我害死了她……但凡我當初能鼓起勇氣,或者早一點回家……”
郭二弟落下那滴名為“悔恨”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