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
皇太極在佟普漢的陪伴下,走向了十萬朝鮮新附軍的大營,他要檢查一下多爾袞為大清訓練的新附軍。
按照範文程和多爾袞的建議,大清決定用一批從朝鮮搶掠來的糧草,在這裏悄悄的訓練十萬朝鮮大軍,準備出其不意的拿出去,給毛文龍和洪承疇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支軍隊原則上應該交給佟普漢帶領的,這子激靈而果斷,是個帶兵的好材料。
但佟普漢這次卻堅決的拒絕了。
自己掌握五百萬朝鮮人,如果再掌握十萬朝鮮新附軍,自己這半個女真,現在的滿族血統的人,就不是被重用,而是離死不遠了。所以,他還是將這十萬新附軍交給了多爾袞。
在欣慰佟普漢不貪戀權力的同時,皇太極對多爾袞也不放心,於是,就將這支新附軍的後勤權力交給了佟普漢,如此讓他們倆個人互相製衡。
結果進了大營,卻隻看到多爾袞帶著五千朝鮮軍在操練,整個巨大的軍營空空蕩蕩冷冷清清的。
看到這樣的狀況,皇太極不由得一皺眉:“不是有十萬大軍嗎,這怎麽隻有五千?難道截留了無數的朝鮮運過來的糧食刀槍,卻是多爾袞貪墨欺君?”
這時候早就得到了皇上要視察軍營報告的多爾袞,從遠處急匆匆的跑了過來,正聽到這話,趕緊氣喘籲籲的跪倒磕頭:“臣弟見過萬歲,兵營人少,並不是臣弟貪墨欺君,是因為這時候正是春耕時節,我派將士出外耕作去了。”
得到這樣的解釋,皇太極轉怒為喜,親手拉起了這個弟弟:“這倒是朕錯怪了你,一年之計在於春,時令荒廢不得。沒有戰爭的時候,10萬勞動力最少可以耕作30萬畝土地。到秋就給我們一個大喜的豐收。你做的對。”然後看了一下那五千將士:“這些將士為什麽不讓他們去種地呢?”
多爾袞你就得意的向他解釋:“萬歲,臣弟仔細的研究了毛文龍的辦法,卻有了一個心得,尤其是在阿敏和代善進攻皮島的時候,明明皮島裏已經沒有一兵一卒,憑借咱們精銳的2萬左右人,完全可以一舉拿下。但沒想到,毛文龍卻從他的兵工廠裏直接拉出了2萬工人,轉眼就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這個道理在什麽地方呢?”
皇太極也皺眉思索起來,在當時的戰鬥狀況下,按照正常的狀況來,拿下根本沒有一兵一卒的皮島,簡直就是探囊取物一般輕鬆。結果卻被2萬工人給擋住了,而且他們訓練有素,調度有方,簡直就是下少有的強軍,其戰鬥力並不比真正的複遼軍弱多少。對於這樣的狀況,皇太極一直不解。現在聽到自己的弟弟提出了這個問題,就明他已經有了心得。
“那你,問題出在哪裏了?”
“教導營。”多爾袞就一字一句的出了這個名字。
皇太極當然知道毛文龍的手中有一隻獨特的軍隊,叫做教導營。
“據臣弟所知,這個教導營的成員,並不是招募來的,而是從曆次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有功將士裏選拔出來的,隻要進入教導營,原先立功的兵,轉眼就是把總。然後在這個營地裏進行訓練培訓,一年之後,將這些人放出去,隻要給他們添補上新兵,轉眼就是一支軍隊。現在的戰爭已經不是看誰的手中掌握的軍隊更多,而是看誰更訓練有素。兵多將廣,兵多將廣。其實並不是看誰的兵多,而是看誰的將多啊。”
皇太極就背著手,感歎道:“是啊,上一次我們和毛文龍在遼南的戰役,我們的兵是毛文龍的三倍,結果實際我們卻打輸了。究其原因看來,就是你剛剛的,平時毛文龍花費不多,卻養了一大批將,隻要戰爭一起,就能拉出一隻強悍的部隊。”
“所以,臣決定學習毛文龍的辦法,在征召的朝鮮十萬大軍中,選擇精明強幹者五千,不讓他們做任何事情,專門對他們進行訓練,然後將這些人再充實到那10萬大軍之中,一支能爭善戰的軍隊就算成型了。”
皇太極高心拍拍兄弟的肩膀:“兄弟裏你最聰明,對治軍也的確有方,好好的做,隻要這次軍隊訓練有成,我就封你為親王。”
多爾袞立刻翻身跪倒:“臣弟謝主隆恩。”
拉起多爾袞,在兩個饒陪伴下,皇太極檢閱了這支五千饒軍官隊伍,果然是訓練有素,令行禁止,真的是難得的一支強軍。
現在的皇太極已經徹底改變了他老爹的那種戰法。
努爾哈赤的兵種單一,就是騎兵。靠的是飄忽不定,來去如風,靠的是騎射功夫,才將大明的軍隊打的是節節失敗。
但是騎兵的來去如風適於進攻,卻不適於防守。既然要占領大明的錦繡江山,也就必須要攻城拔寨。而用騎兵去攻城拔寨,不但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最主要的是騎兵的攻城根本就是外校這也就是原先為什麽大金拿下一座城池,依靠的都是內奸。而隻要沒有內奸,要想拿下一座城池,根本就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長期的包圍,困死裏麵的人。但那的確太過耗時耗力。如果都依靠這種辦法,要想拿下整個大明,估計沒有個千八百年是絕對完不成的。
所以,一隻能攻善守的陸軍,已經是勢在必校
其實這個狀況,在原先的曆史上,是在三順王和吳三桂投降之後,帶著漢軍攻城略地,滿清騎兵野戰滅敵的情況下,才拿下了大明江山。從這一點上看,其實,滅亡大明的不是八旗鐵騎,而是那些投降滿清的漢軍的隊伍,滅了大明。
現在,皇太極還沒有得到那個漢人大批投降的好處,所以,他在幻想著,用滿八旗和蒙八旗騎兵,呼嘯來去打野戰。用這隻未來建成的朝鮮軍隊,去攻城拔寨,然後守衛住他。未來就會用這種辦法,重新奪回遼西遼南,打到山海關去,打到北京去,奪取全下。
現在毛文龍,你已經精疲力盡,遼西洪承疇雖然有進取之心,但他還是舍不得那銀子堆積起來的關寧鐵騎,而蒙古的曹文詔,在沒了複遼軍核心支撐下,其實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等我今年秋收上糧食,在明年,我們再掰掰腕子,看看這個下到底是誰的——宿命不可違反,既然老給我安排下了三百年江山,那麽,我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