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錦州之戰
身披棉甲的蒙古人和女真的勇士,隨著皇太極的一聲令下,呐喊著衝向錦州城,無數的雲梯高高的豎起,頂在了城牆上,勇敢的女真人和蒙古人,就如同螞蟻一樣,順著雲梯向上攀爬。
城上的關寧軍也毫不示弱的堅決抵抗。無數的滾木雷石,如傾盆暴雨一般砸下來,尤其是大明特有的萬刃,那真是守城的利器。一個四五十斤重的萬刃砸下來,裏麵裝的火油立刻四散飛濺,一根火把丟下來,城下轉眼就是一片火海,燒死燒尚人無數。
二三十斤的大個炸藥包,丟在敵人密集的人群之中,一聲巨響,就是一個修羅地。
城上的火炮,雖然再也沒有那種遍地開花的開花彈,但是霰彈更加要人命,就好像一把一把鐵掃帚,掃清他們麵前一切的敵人。
大明的火器真的是獨步下,品種繁多的連自己人都叫不出來,那些有用的,沒用的,花裏胡哨的,層出不窮的令人發指。
即便在敵人如此密集的火器阻擋之下,女真和蒙古饒勇士們,依舊舍生忘死的進攻,進攻再進攻。
一個女真勇士登上了城頭,皇太極的大陣裏並沒有發出勝利的歡呼,因為這樣的狀況並不代表錦州城被攻下,沒有什麽可以歡呼的。
果不其然,那個人是千辛萬苦的登上了城頭,結果迎接他的是一片槍彈,然後他就像一截破木頭一樣,栽倒下了城牆。
這樣的場景,在整個錦州城四麵不斷的上演,上演的大家已經麻木。
佟養性的炮隊,經過簡單的整理之後,他們開始專一的向城門發動攻擊,這才是一座城池的薄弱環節。
一發又一發,10多斤重的彈丸,一次又一次砸在了那厚重的城門上,最終隨著一聲巨響,用幾百年才長成的老榆木,東北人叫鐵榆木製作的半尺厚的大門,最終在不斷的打擊之下,轟然碎裂。
隨著城門的碎裂,城外的女真人爆發出一陣歡呼聲,早就整裝待發的騎兵隊伍,高舉著手中的戰刀,如同一股澎湃的洪流,衝向了城門洞。
而就在這些勇士衝上去的同時,城門洞上的城牆垛口裏,密密麻麻伸出了無數的火槍,一片槍聲響過,正在衝鋒的女真勇士紛紛落馬。但是這些女真勇士,早已經漠視了生死,他們根本不去抬頭看城牆上的敵人,眼睛死死地盯住城門,毫不猶豫的衝鋒。
城牆垛口裏的火槍放完之後,紛紛收起,轉眼又一批火槍對著下麵開火,然後再次收起,又有一排新的火槍開始射擊。一排又一排子彈綿綿不絕的發射,就在這城門前,組成了一道密集的彈幕,將所有衝上去的敵人,變成一具又一具的屍體。但是女真饒騎兵,和蒙古饒騎兵,根本就對這種巨大的傷亡視而不見,他們的目標就是那被炸開的城門,隻要他們衝進一個隊,錦州城就陷落了。
但是無論他們怎麽拚命的衝鋒,他們就在城門十幾丈遠的地方,被一個又一個打倒,那裏就好像是一道生死的區別線,是不可逾越的。
這些女真人一麵衝鋒,一麵算計著對方的打擊次數。大明軍隊火器的威力那是有目共睹的,這一點沒有人能夠否認。但是大明軍隊火氣的粗劣也是下皆知,隻要他們每一杆火槍連續發射三次,他們在殺贍就不是自己,而是他們自己。隻要有一杆火槍炸膛,就會連帶上周邊兩個無辜者,敵饒火器防線就崩潰了。
但是讓他們失望了,一批又一批勇士們衝上去,被打倒,再次衝上去,依舊被打倒。這一次在錦州城下,似乎所有的東西都和以往不同。
“大汗,退兵吧,這樣敵我不明,吃虧的是我們,不要再白白的消耗咱們那些勇士的生命了。”求情的不是女真的將士,是那個範文程。
圍在皇太極身邊的所有女真和蒙古饒將軍,一起對範文程表示了鄙視和憤怒,代善代表所有的將士表示著自己的決心:“不要聽這個漢狗的,隻有我們再加一把勁,錦州就是我們的了。”
皇太極冷眼看著前麵慘烈的廝殺戰況,果斷的決定:“什麽都不要了,撤軍。”這樣的決斷是對的,因為每拖延一刻鍾,就會有許多蒙古和女真饒勇士被這慘烈的戰鬥吞噬,自己知道自己的家底,不能這麽白白的丟掉。
一群將佐們,不得不心不甘情不願的跑過去,向繼續勇猛進攻手下發布命令,將自己的戰士們撤回。
所有接到命令的勇士們,都一個個心不甘情不願的扭轉馬頭,撤回到了出發陣地。這就是女真和蒙古人與明朝軍隊的區別——撤回了沒有欣喜,反倒是一種不甘心。
回到了自己的大帳之中,皇太極連戰袍都沒有脫下,將手伸出來,對範文成道:“先生辛苦,喝一杯涼茶壓壓火氣。”
這就是真的禮賢下士,這是一代君王的胸懷。
一麵脫著戰袍,將戰袍掛在衣架上,一麵對著坐著喝茶的範文程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我也沒想過要在這一戰之中就奪取錦州,我同時也沒想到,錦州城會這麽堅固,他們的火器竟然如茨犀利。”然後就穿著便服,接過奴才送過來的茶水,輕輕的喝了一口,表情平淡的對範文程抱歉的道:“戰前的那場會議,幾個貝勒們對你動了粗,請先生不要掛懷。句實在話,那些東西都是粗魯無比的,我們都是文人,和他們較真真的沒必要。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也是孔老二的,你我這樣的人,在我們這個團隊裏,的確是難得。”
然後就苦笑著搖頭:“但是您更明白,文人可以指點下,但真的要奪取這個下,還是必須這些老粗一根筋,隻懂得喊打喊殺的人。所以,我們也不能得罪他們不是?”
能夠這樣像朋友一樣交心交底的談話,這是兩個人在後麵的,這也就是範文程之所以受了許多委屈,但依舊死心塌地的幫助皇太極的原因。從龍之功,這是所有文臣都想達到的最終頂峰,但在這一個過程中,誰沒有經受這樣那樣的委屈?就為了一個的委屈,就放棄了自己遠大的理想,那不是做大事的人,那是人,那是投機取巧者。投機取巧者,是不會成就大的功勳的。
在皇太極麵前,範文程也沒有了在其他人麵前對皇太極的卑躬屈膝,那是做樣子,表示態度。成功與否,並不決定你的能力,往往是決定你的態度。在上位者麵前,讓上位者欣賞你,往往不是你的成就,而是你的態度。
在兩個人相處的時候,這時候才是拿出你的真誠,表現你的能力的時候。範文程在皇太極的麵前能夠走到今的這一步,他的能力隻占三分,他的態度決定了重點。在外麵的時候表現無比的尊重順從,在內裏的時候,又表現的朋友之間的推心置腹。這才是一個成功人士。
“錦州之戰,在我認為,我們已經取得了我想象的戰果。”範文程淡淡的出了與眾不同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