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順帶裁撤多餘
對於選拔新的官員,啟是充滿新的希望的“朕希望這次官員的簡拔大家都出於公心,不要再分黨派之爭,給朝廷選拔出一批合格敢擔當的官員了來,不要讓朝廷再出現原先那樣的死氣沉沉,原先的那樣狗咬狗,將這大好的形式一直推行下去。”啟發至內心的向諸位臣公著自己的肺腑之言。
“臣一定遵照萬歲的意思,兢兢業業,為朝廷推選出合格的官員。”
“原先的時候,每一次朝廷京查選淘汰拔官員的前後,你們這些內部的官員都是門庭若市,其中情弊朕也是知道的。但是積弊已久,朕也是無可奈何。不過這次朝廷的風氣為之一新,就在這今朝堂上,短短的時間就已經做出了這麽多,利國利民的好事大事,這是原先從來不曾有過的,我也希望這股風氣一直延續下去。”然後探出身子意味深長的道:“這是內部選拔人才,我也希望你開始推行咱們這次少數服從多數的辦法,底下的人向你們行賄,他不可能將所有的吏部官員都行賄個便,那樣成本太高。”
下麵的群臣就不由得欣慰的一笑,氣氛就更加輕鬆了。
齊國公笑著道:“皇上的對,原先一個想要上升的官員,隻要狠狠的賄賂一個吏部考核升遷的官員,這件事基本就成了。如果推行皇上剛剛推行的舉措,整個吏部少數服從多數,才能決定一個官員的升遷與否,那麽吏部上下上百口子的官員都有舉手表決的權利,要想獲得多數饒讚同,那些庸庸碌碌之輩,想要獲得大多數的讚同,估計行賄就讓他行賄到傾家蕩產,還做什麽官?要飯去吧。”
這樣實在的話,立刻得到了許多官員的附和,但是你一言他一語,想象著那些行賄再也行賄不起的現象,無不拍手叫好。
氣氛的輕鬆,也讓本來一個非常嚴肅的事情變得輕鬆起來。
沈其榮感覺到壓力不,於是心的向上提出:“這一次選拔的官員實在太多,恐怕臣等在一時半會兒之間,不能完成任務,還請皇上,到時候不要怪罪臣等無能啊。”
啟皇帝就道:“這一次連朝廷裏和各個地方借住首善書院的官員,殉難的不下三四百,缺口實在太大,不過一句本不該的話,原先大家一直在嚷嚷著,要求朝廷裁撤冗官冗員,但是大家卻礙於麵子,或者是礙於交情,總是下不了手。精簡機構裁撤冗官冗員隻能停留在表麵上,有時候反倒出現了越裁越多的怪現象。那麽現在朕提議,趁著這個機會,我們倒可以合並一些衙門。比如那個善行司,我到現在都沒弄明白,這個衙門到底是做什麽的?上百個官員在那裏隻能是整日裏喝茶聊,拿著朝廷發給的俸祿不算,還要一年幾萬兩的經費撥付。那麽朕認為,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就將這個衙門裁撤了,在其中挑選有能力的官員,補充到別的衙門裏去,那些庸庸碌碌之輩,就直接發一筆錢遣散回家,大家看這可行?”
善行司,在座的所有官員還真不知道幹什麽的,尤其有些官員,這時候才知道感情整個行政機構中還有這麽一個東西,當然大家裁撤他沒有意見。
“那麽我們依舊舉手表決,大家看好不好?”現在啟皇帝對舉手表決的事情已經上癮了。
這一次倒是齊刷刷的全部舉手,沒有一個人反對。結果這個頭一開,大家就紛紛提出了自己知道的莫名其妙的衙門。有的曾經是臨時出了什麽大事臨時設置的,但那些大事已經過去了,結果這個衙門卻沒有撤銷,於是就約定成熟的延續下來。這就比如後市什麽滅鼠滅蠅辦公室,本來這事兒就歸衛生部門管,不過是一個臨時的運動,為了向上麵表示自己的重視掛了一塊牌子,安插了幾個官僚。結果這個運動過去了,由於臨時提拔上來的一些人是各個上級部門的家屬等等,也就不好再撤銷,於是就國家拿著經費養著他們。像這樣的事例,你走在街上,看到各個衙門外掛的一串一串的牌子,那上麵的東西你都莫名其妙是一個道理。有的是為了安置一些朋黨或者是家屬子弟,那些權臣特意設立出來的一個東西,那上麵的名目簡直讓人啼笑皆非。後事就有了報道,一個街道辦,一麵牆上整個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牌子。實在是掛不下了,沒有辦法,就隻能是上麵下來檢查,就是將一快相對應的牌子取締,別的牌子掛上,等這群檢查的人走了,趕緊的摘下來,丟到庫房裏去。不過你不要輕看了這塊牌子,他們的後麵都有一筆又一筆財政撥付的經費,養著一群扯淡的閑人。而一旦你辦事的時候,就莫名其妙的觸碰了他的權力,你就會被這頭老虎攔住,他們終於釣到了一隻綿羊,咬不死你才怪呢。
於是今的朝堂上就出了一個有意思的意思,一個官員提出來一個莫名其妙的衙門,大家仔細探究了這個衙門存在的道理之後,請立刻紛紛舉手表決,是留下還是裁撤,別的人不知道是什麽感受?反正毛文龍將手臂舉的無比酸麻,但在這種酸麻之中,卻真的心情舒暢。
午間的時候,啟特意吩咐就在這大殿上,擺開了一些家常便飯,主力大臣就直接坐在這裏,邊吃邊繼續談論朝政,這反倒更讓大臣們輕鬆起來。
沒了唧唧歪歪為反對而反對的的反對聲音,事情就一個又一個順利的解決了。
咬著饅頭,啟就拿著筷子,指點著自己的吏部尚書:“其實選拔官員在我這看來也並不是很麻煩,你就比如現在,咱們選拔官員,第1條就是不要磨磨唧唧,就要雷厲風行,那麽怎麽能考察出這一點呢?”
這一點的確很難,因為大家都不知道被考察的人是什麽樣的脾氣性格,你怎麽知道他不磨磨唧唧呢?禦史沈其榮就放下粥碗,誠懇的求教。
啟就得意的一笑:“那就是看他們平時上來的公文奏報。如果那上麵寫的是莫名其妙雲山霧罩,幾千上萬字也不到正題的,那一定是一個昏庸無能磨磨唧唧的家夥,你指望這樣的人做事勤快,絕對是不可能的。而一個官員報上來的公文奏報簡潔明了直奔主題,那這一定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正所謂文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愛卿以為我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