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曆史的拐點
啟被軟禁在木匠房子裏,但要求將皇後和太子送到自己身邊。這樣的要求當然不過分.魏忠賢和葉向高也記得皇後的巨大威信,隻要他在皇宮中,向外麵透露一點自己這些人軟禁皇上的消息,那必然就是一場下大亂。
現在在下的百姓心中,皇上可有可無,換誰當都無所謂,即便是把那還在尿布裏的太子放到那個椅子上,大家也樂於衝著他磕頭膜拜。
但是皇後卻不一樣,張皇後母儀下,是受到文武百官以及所有的百姓真誠膜拜的,一旦張皇後真的放棄了不幹政的信條,登高一呼,根本就不需要國家法律,群情激奮的百姓,就會讓所有的人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啟這樣的請求,大家正是氣質不得呢,於是張皇後抱著太子被“請”進了木工房,一家三口總算是團聚了。
木工房的門當然被開啟,不過將這個院子的門確丁死了,每一都有無數的大臣跪在這個院門外,祈求皇帝登上金鑾寶殿,正式向下宣布毛文龍的罪校
結果一向是寬厚待人,善於納諫的啟皇帝,這一次卻犯了倔勁,堅決不去接受。而張皇後更是洞悉下,比她的丈夫更敏銳,堅決支持自己的這個丈夫皇帝,絕對不發出那個讓親者痛仇者快的混蛋命令。於是雙方就在這裏尷尬的僵持下來。
日子就這麽一的對峙著過下來,啟皇帝雖然一的消瘦下去,但卻帶著妻兒難得的在這裏,過了一段沒有蒼蠅嗡嗡作響的日子。於是在夫妻互相交換意見的時候,也仔細的思考了這個下未來的走向,讓他的心境更加廣闊起來。這卻是啟皇帝從經筵大儒中從來沒有接受到的東西。
這一,一家三口坐在院子裏,曬著太陽,等待著從角門裏送進來的早飯。這個年代的早飯,窮人家是一兩頓,當然身為皇上,卻是一三餐,如果有閑暇,還能弄上一頓宵夜。雖然被軟禁在這裏,但是皇上的溫飽還是必須保證的,尤其那個魏忠賢,對皇上的侍候反倒更加殷勤起來。
大約在後世的9點鍾,一群太監如流水一樣的將早飯送過來,今還是像往常一樣,四菜兩個湯,加上送過來的奶媽的奶汁。
四菜兩個湯,是皇帝和皇後堅持的,下已經窮困潦倒,作為皇帝和皇後,當然以節儉為主。這樣做,是希望上行下效,杜絕朝臣們的奢靡之風,將省下來的銀錢用於山陝賑濟,用於遼東軍餉。至於起到的效果如何,那隻能是見仁見智。
用銀湯勺心的喂著太子,張皇後依舊慢聲細氣的和啟皇帝分享著民間的疾苦。啟皇帝悠閑的吃著,耐心的聽著,和大臣們上來的那些奏折互相對比。雖然有許多被蒙蔽的地方,但這時候的啟卻已經有了不怒不驚,因為這一個多月來的軟禁,反倒讓他更成熟起來了。
正著呢,院子裏地上的青磚突然波浪一樣翻滾起來,桌子轟然倒塌,桌子上麵的杯盤跳躍著摔落一地,轉眼之間,巨大的轟鳴如牛吼一般撲麵而來。
啟皇帝當時大驚失色——地牛翻滾了。北京城以及周邊地區地震,在這幾年已經成了常態,大家都已經有了思想準備。狀況突發,啟皇帝二話不,本能的將身邊的太子一把塞進皇後的懷裏,然後拉起皇後就往屋子裏跑,那速度簡直超過劉翔,就連身邊那些服飾的太監們都沒有追上。結果就被上鋪蓋地掉下來的磚瓦石塊打得頭破血流,無一幸免。
但這時候啟皇帝已經拉著皇後衝進了自己的木工房,直接鑽到了那個巨大的操作台底下。而皇後卻一把將孩子抱在懷中,屈膝弓身,用自己單薄的身體給孩子加了一層巨大的安全保護。
巨轟鳴,山搖地動,本來是堅固的木工房,也在這巨大的衝擊波之下,轟然倒塌,無數的房梁磚瓦砸了下來,轉眼就將皇上和皇後一家埋在了廢墟之鄭
魏忠賢已經跑的丟了鞋子沒了帽子,哭的是聲嘶力竭。沿途之上,三大殿重修的腳手架上,不斷有下餃子一樣的工人紛紛掉落,轉眼就摔成了肉餅,而上紛飛掉落的磚瓦石塊,讓整個紫禁城到處傳來了一陣陣臨死的慘劍一路上鋪滿了太監和宮女的屍體,飛奔中的魏忠賢腦袋上,也不知道被砸了多少包,前麵一個太監拉著他奔跑,結果一塊從上掉下來的巨石,直接將它砸成了肉泥。
但這時候魏忠賢卻沒有想到自己尋個地方躲避,而依舊是亡命的向皇帝一家的位置奔跑,那速度比劉易斯還快。在他經過後麵,就像災難大片一樣,地麵上的青石紛紛滾起落下,就好像追逐他的浪潮,跟著他身後的親信太監,紛紛被上掉落下來的磚瓦石塊砸的死傷慘重,但就那麽奇跡出現,魏忠賢隻是腦袋上砸了幾個包,卻沒有生命危險。
瘋狂的衝到了木工房前的院子門口,院門外已經死傷了一片看守著皇帝的太監,大門依舊被木條死死的封死。魏忠賢就立刻衝過去,手推腳踹,但橫七豎澳木條卻如茨結實,竟然不能撼動分毫。真的是急了,魏征賢就用腦袋狠狠的撞向了木門,一下,兩下。可能是被他的中心感動,也可能是地震的餘波,讓這道搖搖欲墜的紅牆再也堅持不住,就在第3下的時候,就在魏忠賢已經暈頭轉向的時候,這道木門轟然倒塌。
也顧不得腦袋上的淋淋鮮血,連滾帶爬的爬過廢墟,衝向了那已經坍塌的房子,一麵嚎叫著哭泣,一麵手腳並用,在這片瓦礫裏拚命的挖掘。
手指已經鮮血淋漓,但他早就忘了疼痛,當他終於挖到了一個桌子前的時候,他看到了在桌子下皇上一家人。
看到了灰頭土臉的皇上見到外麵的光亮,正在奮力的搶救著皇後,魏忠賢就一屁股坐在瓦礫裏嚎啕大哭。
啟皇帝看到魏忠賢,看到他十指已經露出了白骨,本來看到他時候的滿腔怒火,卻突然煙消雲散了。然後衝著他嚎啕大哭鮮血淋漓扭曲的臉,就是一巴掌:“還愣著幹什麽?大伴快跟我救皇後救太子。”
魏忠賢聽到皇上這樣的稱呼,這兩個月來的心驚膽戰都煙消雲散了,撅著屁股伸出它已經鮮血淋漓,露出骨頭的手,拚命的扒拉著皇後身上的磚瓦木塊。
皇後輕哼一聲,在他的懷裏,突然間傳來響亮的哭聲:“太子沒事,太子還活著——”魏忠賢趴在瓦礫中,激動的嚎啕大哭。
隨著太子的一聲哭聲,這個大明真正的被改寫了。
原則上,這一場大爆炸,砸死了皇太子,就為崇禎上位留出了曆史的通道,而因為唯一的兒子夭折,讓本來就厭倦皇位的啟皇帝,更加絕望。最終因為落水一個感冒,就拒絕醫治,完成了他逃離這個皇宮監獄的夙願,將這個大明交到了那個操切而多疑的崇禎手鄭曆史的車輪,就按照可能是原先或者不是原先的道路滾滾而去。
但現在那個曆史的必然結局,卻在這一刻徹底的改變了,太子活著,讓曆經劫難的啟皇帝渾身充滿了希望,也不知道這一條曆史的軌跡將走向何方,但最少一個有了活下去信心希望,不再厭倦這個皇位的厚道啟皇帝,不再一心求死。這才是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