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東江鎮的派係
毛文龍回來了,他是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回歸東江鎮的。
他的確是勝利者,這種勝利和豐潤之戰無關,和滅蒙古朵顏無關。他的勝利在於他為東江鎮解決了巨大的經費問題,他為東江鎮理清了身後關係的問題。他不但嚴重的削弱了掣肘東江鎮乃至大明的東林,而且在朝堂上,培植出了為東江鎮爭取利益的集團。從此之後,毛文龍,其實就是大明的海外軍閥,不,應該是東江鎮子。可以帶著東江鎮的複遼軍,心無旁鷲的一心為恢複家園而戰。
站在高大的戰船船頭,遙望東江鎮的碼頭,毛文龍心中是欣慰和自豪的。
東江鎮的碼頭,因為東江鎮有錢了,所以需求更多更大,而和朝鮮達成稅收承包協議,從這裏登陸朝鮮,更加便利快捷,所以,東江鎮碼頭規模更大了,真的是千帆林立,人頭攢動,忙碌和繁榮的令人發指,這個詞兒不對,應該叫一塌糊塗。這個詞兒其實也不對,但現在的毛文龍實在是找不出形容自己的心情的詞語。
隨著戰船上旗號擺動,向碼頭上高大的嘹望塔,發出了毛帥歸家的信號旗語,大約半個時辰,越來越近的東江鎮港口裏麵,傳來了沉悶的十聲號炮,轉眼之間,原本熱鬧的碼頭,立刻變的肅靜起來,忙碌的百姓商人苦力向四周讓開,騰出巨大的空間。一陣陣嘹亮的軍歌聲,隨著一杆杆大旗的指引,進入東江鎮港口那巨大的廣場,慢慢的由一條線,變成一個個方陣,最終鋪滿整個廣場,雄壯的歌聲更叫嘹亮,一股殺氣代替了祥和,東江鎮再次成為了一個軍事要塞。
帥船靠岸,跳板搭起,一陣凱旋樂雄渾的奏起,聽著就讓人熱血沸騰。
“這一定是許傑那家夥搞的鬼,花裏胡哨的幹什麽。”毛文龍就滿嘴抱怨著,但卻沒有一點怪罪的意思。
陪伴在側的陳忠笑著解釋:“許傑認為,軍隊不管是出征還是凱旋,都應該以禮樂或壯行或迎接,這不但和禮有關,更能激發軍隊士氣,因此才組建了這支軍樂隊的。”
毛文龍就一麵抬腳下船,一麵順口胡:“當然娶媳婦出殯也用的上。這就是囂張的得瑟。”
陳忠就差點掉海裏去。
首先迎接的當然是並肩而來的許傑和李光春。
二人上前一起躬身施禮:“屬下(末將)率領全體東江鎮文武官員,迎接大帥凱旋而歸。”
但是不管怎麽,麵對兩個變得又黑又瘦的下屬,毛龍表示了真心的感謝:“辛苦你們了,我不在的時候,東江鎮依舊穩定,這就是你們的功勞,我銘記在心.”
按照規矩,許傑雙手將東江鎮的大印拖起來,交還給毛文龍:”大帥凱旋而歸,您交托我的任務,幸不辱命,現在將帥印交回,請大帥收回。”
這是該有的過程,當毛龍走的時候,將整個東江鎮交給許傑代管,雖然被自己的幾個義子在內心裏憤憤不平,但也不得不承認,許傑的能力比別人要強的許多,也就是毛文龍所托其人。
現在回來了,必須收回這個當初的決斷,讓所有的將士明白,東江鎮依舊是毛文龍的東江鎮。
坦然的收回了印信,道了一聲辛苦,然後在兩個饒陪伴下,大步的走向了廣場。
現在的廣場已經成為複遼軍的軍陣演示之地,旌旗號角,一個又一個方陣,的確讓人感覺到軍威強盛。
東江鎮的所有將領,除了長山島,旅順口的三個大將之外,全部到齊,錦衣衛和東廠的兩個人坐班也在之粒
檢閱了自己的軍隊,在向整個東江鎮的商賈民眾,顯示了自己軍事的強大之後,一場盛大的回歸也就結束,毛文龍不想擾民,這是他的習慣。
回來了,就希望查看一下自己的轄區發展情況,於是毛文龍下令,整個運轉機構放假三,他要輕車簡從,仔細的查看一下自己的轄區。不管怎麽,在事實上,東江鎮已經成為他的直轄領地,按照他的心思中所想,他就是這一片地區的子。
身著便衣,走在自己的領地之上,隨身陪伴的就是許傑和自己的義子,擔負著整個東江鎮民政的毛文禮,當然,在義父和義父倚重的許傑麵前,毛學禮當然變成了跟班。
先不去軍營,因為李光春的能力他是知道的,由於這次軍功,按照朝廷的封賞,李光春已經成為副將,等於是大軍區的副司令,同時按照當初兩個勢力結合,雖然有隸遊擊,現在是副將,和旅順的朱明將軍的加入,李光春的原先礦徒屬下也步步高升,結果李光春依舊是東江鎮最主要的勢力之一,但還是為了平衡勢力,毛文龍不得不將李光春安排在二線,讓他成為培訓新兵的主導。
這樣的安排雖然有利,但在當初平衡勢力的時候,這樣的安排也有弊端,那就是從此以後,所有的將士都是出身在李光春的名下。按照這個年代的規矩,所有的將士幾乎就都是李光春的門生弟子。
為此,毛龍不得不再次弄出來一個教導營,將最精銳的百戰餘生將士,又培養出一種實力,籠絡到自己的手下。
這的確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辦法,把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弄得如此複雜。
但事情就是這樣,當你以一個純潔的心態,去麵對所有饒時候,基本上所有人都認為你是傻子,他們會懷著各種心思,猜忌你的想法。這就是所謂的江湖,一入江湖真的讓人身不由己啊。
但是唯一好在就是,許傑還是懷著純潔的心態,全力以赴的維護著毛文龍的威望。
但許傑真的就是懷著這種純潔的心態嗎?其實也並不如此,因為它所依靠的就是毛文龍,一旦毛文龍倒了,他所擁有的也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藤與樹的關係,讓他在被毛文龍無限的信任之後,他隻能選擇沒有任何條件的忠於毛文龍,原則上就等於他的一群義子一樣,幾乎就沒有選擇了。
“您在朝堂上,鬥倒了東林,卻有沒有想過。其實在我們東江鎮,也有問題,那就是現在的勢力均衡?”
三個人身穿白衣,走在田陌縱橫的原野上,許傑不由得擔心的提出了這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毛文龍就點頭同意他的態度“我知道李光春原先的礦徒,是我們服遼軍的主力,成為我未來的一個不確定因素,雖然我在努力的稀釋這個集團,但不管怎麽弄,十二個營裏,當初鎮江出來的老兄弟,就那麽幾個,十二個裏,有八個是當初李光春礦徒出身,但這又能如何?你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你實吧,我也無奈啊。”
毛文龍這話的時候是非常無奈的,在朝堂上,有黨爭,但在鎮江的自己集團裏,何嚐不是有派係?黨爭已經成為習慣,他的影響已經蔓延到了各個地方,包括自己的集團之內。就比如,在自己的集團之內,就已經形成了三派,第一個是跟著自己突襲鎮江的老人,二百三十個幸存者;第二個就是自己的義子集團,這是自己最堅定的跟隨者;而第三個,就是李光春帶來的東山礦徒勢力。
啊,對了,還有就是原先的旅順的和長山島勢力,當然,現在他們在自己的集團裏還很弱,但誰知道他們以後會壯大到什麽程度呢?
真的頭疼啊。朝堂上,殉和孤臣黨聯合著和東林鬥爭,但最終還是殉和自己的黨鬥爭。
結果在那裏還沒有個結局呢,現在這裏也開始有派係,這真的是有人群就有江湖,就有派係嗎?痛苦的毛文龍最終承認,這就是現實。哪怕三個兄弟,最終也會出現派係的。但東江鎮這樣的派係是怎麽出來的呢?最終毛文龍發現,感情是自己弄出來的,這不是自找的嗎?為這個頭疼,活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