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
院子的外麵塞滿巷,但院子裏卻是靜悄悄的幾乎鴉雀無聲,三四十人,也把院子擠的很滿,但隻是偶爾幾個人聲的交談幾句,不過是一些不痛不癢的今日氣不錯,你老兄身體還健朗的廢話。
等毛文龍和張繼先出現在門口的時候,那些人就一起扭過頭看向毛文龍,然後張繼先就向諸位拱手:“諸位,這就是今日您想要拜望的毛帥毛文龍將軍。”
在院子裏的所有人,都沒有真正見過毛文龍,但一聽他就是,大家立刻上前見禮。不過毛文龍看到,這些見禮的人,雖然都穿著家常布衣,但進退之間卻也分出先後,這就證明,他們中還是有著等級尊卑的。
一個胖胖的家夥站在第一位,張繼先就側著身子替毛文龍引薦:“大明定國公世子。”
“在下徐賢耀拜見毛帥,久仰大名今日得見,幸會幸會。”
毛文龍大吃一驚,真沒想到,在自己這個破院子裏,竟然站著一個國公世子,趕緊回禮謙讓賠罪慢待。
“這位是定遠候嫡子。”
“這位是寧遠侯長孫。”
“這位是趙太妃外孫。”
“這位是都禦史楊鶴大人長子楊嗣昌。”
“這位是——”
對於別的人,毛文龍不過是一眼帶過,謙恭的回禮如儀,但唯獨對這個楊嗣昌卻刮目相看。
先不這個人以後是非成就,單單是他爹就在大明大大的有名。
大明朝後期出了兩個大嘴巴,第一大嘴巴袁崇煥。他的第一次出場,因為大嘴巴言給我足夠糧穀,我一人便足以守住關寧,而一躍升為兵備僉事,督關外軍,撥給帑金二十萬,並讓其招兵買馬。
而他第二次大嘴巴就是“撩慰聖心”逗你玩的五年複遼,結果一躍而升督師畿遼,最終被做了羊肉片。真的是成也大嘴巴,敗也大嘴巴。
而大明第二大嘴巴,就是這個楊嗣昌的老爹楊鶴。也正因為楊鶴大嘴巴,所以他當了三邊總督。從這一點上看,大明,大嘴巴吹牛皮,升官還是非常快的。
其實楊鶴作為山陝督師,是一個不合格的人選,其能坐到這個位置,事情還是出在楊鶴也是一個大嘴巴。
楊鶴是一個進步比較慢的人,他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和他一起中進士的大有人在,一個個的都混得風生水起,但他在朝廷裏混三十多年,才當上僉都禦史,混成這樣,全拜托他那張臭嘴。皇帝喜歡魏忠賢,他罵魏忠賢,皇帝討厭熊廷弼,他為熊廷弼辯護。啟依賴孫承宗,他就專門和孫承宗對著幹,而他的嘴巴還就開了光,一一個準,於是就的更加起勁,想什麽什麽,幾起幾落,最後就依舊是個官。
崇禎元年,他被重新委任為禦史,當時民變四起,大家都在商議對策。
有一次,幾個人聚到一起聊,聊的就是這個,楊鶴就在其鄭
楊鶴是都察院的,這事跟他本來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他之所以摻和進來,還是兩個字——嘴欠,還愛標新立異。
反正是吹牛,不用動真格的,就瞎聊唄,閑著也是閑著,這個要打,那麽要殺,如此熱鬧,楊鶴終於忍不住了,他,不能打,也不能殺。
然後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元氣。
在他看來,造反的人,到底,也還是老百姓,如果殺人太多,就是損傷元氣,不能亂殺,於是按照這個可以開山立派的宗旨展開來,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最後大家的閑聊,變成了這個老兄的一言堂。
一番話,就把大家徹底懵了,對於他的觀點,大家有著相同的評價——胡襖。
不殺人,怎麽平亂?
這是一個不為絕大多數人接受的理論,不要緊,有一個人接受就行,而這個人對百姓的認識是,我愛你們,隻要你們能給我完稅,即便是你們做了再錯的事情,即便你們刨了我的祖墳,我也原諒你們,愛你們。
那這個人是誰呢?便是我們未來的皇上崇禎。
不久之後,崇禎知道了這個理論,十分高興,召見了楊鶴。
好事一件接著一件,很快,吏部主動提出,鑒於楊鶴同誌的理論很有使用價值,正好前任三邊總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楊鶴同誌升任該職務。
楊鶴不想去,原因很簡單,本來就是吹吹牛的,壓根不會打仗,去了幹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支持,東林站滿朝堂卻隻想在這裏不著風不著雨,誰也不想去山陝吃苦擔風險,柿子撿軟的捏,於是,東林就支持他去陝北督師。
文臣督師,這是大明的國策,就好像袁崇煥一樣,都是大嘴巴,正好督師。於是皇帝也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楊同誌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為討厭他。東林支持他是因為太礙事,皇帝支持他是因為他省事。
和楊鶴不同,吏部的同誌們都是見過世麵的,知道平亂是要砍饒,砍人是要死饒,死人是要流血的,楊鶴這套把戲,也隻能忽悠人,為達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效果,讓後來的無數白癡書呆子明白,亂講話要倒黴,才著力推薦他去。
死在那邊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脫層皮,相比而言,崇禎的用心是比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歡楊鶴,是因為楊鶴提出了很好的理論——省錢的理論。
不花錢,不殺人,不用軍餉,不用調兵,就能平息叛亂,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失敗了,最多把楊鶴拉回來砍了,以平息眾怒,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就這樣,一腦袋漿糊的楊鶴去陝西上任,至少在當時,他的自我感覺還是很好。
楊鶴的確混蛋,他是三邊總督,為完成他當初大嘴巴的招撫杆子的諾言,將不多的軍餉全部投入到招撫杆子的事業裏,結果杆子有糧招安,糧盡複判,陝西大地徹底糜爛,結果也造成邊軍無錢糧餉銀,各地邊軍不斷嘩變。他當然的後果更可悲,和袁崇煥一樣,都為自己的大嘴巴付出了生命。
結果楊鶴他有一個兒子,就是現在站在自己麵前的楊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