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大明都督> 第367章 令人發指

第367章 令人發指

  董大炮一步登,成了真正的軍官,當時感動的不知道該怎麽好,『毛』文龍就拉住他:“聽你的名字就是一個老炮手,來來來,給我演示一下。”


  董大炮一聽『操』炮,立刻丟掉了拘謹謙卑,恢複了神采飛揚,原本半百萎縮的身體,也似乎年輕了許多,帶著『毛』文龍走到了一門紅衣大炮跟前,對著他滔滔不絕的講解起來,一邊講解,然後問『毛』文龍:“大帥想要打多遠?”


  “這個東西能打多遠?”『毛』文龍就反問道。


  董大炮就拍了拍眼前的這門紅衣大炮:“這門炮有2000斤,最遠的距離可以達20裏路。”然後一指邊上不遠的另一門:“那一門叫將軍炮,重500斤,最遠的距離可以打十裏路,而那一門更,也就300斤,能打五裏路。”


  然後搖指著遠處的一門細長的火炮:“那叫佛朗機炮,它是由子母兩炮組成,『射』速快,但距離近,能打三裏路遠。”


  隨著這個董大炮的指點,看的『毛』文龍是一臉黑線,一臉瀑布汗。就這200門火炮,最大2000斤的紅夷大炮,到最不足百斤的虎尊,最笨拙古老的直筒炮,到先進子母的佛朗機炮,林林總總,簡直就是這個年代的大炮展覽館。


  明中期以前中國的火器技術與西方同時期火器的發展相比並不理想,中期以後火器製造已落後於西方。該時期中國火炮的缺陷太多,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重視火炮各部尺寸的組合搭配。所製火炮炮身與口徑之比不符合“模數”理論,『性』能低劣。


  明初火炮生產量相當可觀,鑄造工藝也很高超,火炮基本上形成了細長、短粗兩種類型,但從史料記載和出土實物的銘文可知,明初甚至直到清代火炮大多是以重量作為衡量其『性』能優劣的依據,這遠遠沒有以炮身與口徑比例搭配為主要『性』能參數科學合理。盡管傳統中醫學影等身寸”概念,晉代裴秀把“分率”作為製圖的六法之首,以及建築設計方麵宋代實行過“材分”製,但在中國古代火器製作中沒有產生類似的“模數”概念。鑄造炮簡直就是隨心所欲,根本就沒有統一的規格標準。


  在明朝人鑄造大炮的時候,更是腦洞大開,比如邊上那一溜佛朗機炮,從明朝嘉靖二年,葡人率戰船侵入廣東新會西草灣,明軍生擒42人,並繳獲其“佛郎機火炮”之後。發現這東西是個好東西,無論是在火力、『射』程、命中率和結構諸方麵,均超過了明朝的神機槍炮。明廷於是積極吸收、推廣和改進此項技術,仿製成了大樣、樣、中樣、馬上、流星炮、連珠、萬勝、日出、無敵大將軍、銅發貢、百子等佛郎機火炮,名目多到令人發指,即便是最熟練的炮手,都能叫你暈頭轉向。


  這絕對不行,等自己未來將孫元化找到,在具備了鋼鐵,就將這笨重沒用的東西全部摒棄,直接鑄造『射』速快散熱好的佛朗機子母炮,統一大炮口徑和樣子,這樣才能批量的訓練出優良的炮兵,加強火器的建設。


  不過那都是後話,現在必須解決眼前的問題。


  董大炮就詢問:“大帥,你要我將這門炮打多遠?”


  『毛』文龍就收起來暫時還不現實的夢想,伸著脖子朝城外看,大約在八裏路上的距離,有一棵低矮的鬆樹,『毛』文龍就一指那裏:“就打那棵鬆樹吧。”


  董大炮就眯起一隻眼睛,然後將大拇指伸起來,左右的比量一下,然後左右眼睛分別張合,嘴裏嘀嘀咕咕,然後匯報道:“那棵樹離這裏八裏半路,我現在就給大帥示範。”


  首先用蘸了水的墩布,將炮膛清理,然後拿起一個木勺,在木桶裏舀了一勺子火『藥』卻不是倒進了炮口,而是先捏了一點放到嘴裏品嚐,咂吧咂吧嘴,那真的是津津有味。


  這個舉動,當時讓『毛』文龍目瞪口呆,他實在是不明白這個家夥要到底幹什麽?

  董大炮看見『毛』文龍『迷』『惑』的眼神,立刻解釋道:“工部裏每一班做的火『藥』,純度相差懸殊,雖然相同的裝『藥』量,但因為不是一個班次的,往往『射』擊的距離就不同,所以必須先品嚐一下火『藥』的純度。”


  這時候,身邊一個猥瑣的漢子伸出腦袋,對著『毛』文龍諂媚的笑到:“我們董大哥的嘴,那就是試金石,什麽樣的火『藥』在他嘴裏隻要一嚐,立刻就能辨別好壞,就能估算出能打多遠。”


  『毛』文龍就一拍腦袋,這個沒有標準化的令人發指的年代,簡直讓人無語,如果要想訓練好炮兵,難道還讓他們個個口能試『藥』?看來未來自己的火『藥』一定要進行標準化。


  嚐試完了火『藥』,董大炮心中有數,於是拿起木勺子來,挖了一勺,用手掌將勺子抹平,掂量拎量,將火『藥』倒入炮口,然後如此三番,挖了五勺子進去,最終又想了想,嘴裏繼續叨叨咕咕,就挖了半勺倒了進去。一邊『操』作,還一邊向『毛』文龍解釋:“裝『藥』量這個東西全憑經驗,裝多了容易炸膛或者是直接打飛,裝少了,卻又威力不足,打不到那裏,要想裝的正好,沒有個三五年的經驗是根本不成的。”


  於是那個猥瑣的漢子就再次伸出腦袋,向著『毛』文龍炫耀:“我們董大哥的手就是公平秤,隻要上了他的手,火『藥』的分量就可以定下來了。”


  這樣連番動作,已經不能讓『毛』文龍拍腦袋了,而是直接痛苦的閉上了眼睛,這簡直就是難為人,怪不得現在大明的火器威力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定裝『藥』,全憑士兵的經驗,在工部低劣的製造技術情況下,那些火器兵隻能盡量用最少的裝『藥』,來保證火器不炸膛,來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根本就發揮不了火器的應有作用。


  對於大明朝的火器,『毛』文龍絕對是給予了最低劣的評價,明朝工部做出來的火器,簡直就是『自殺』神器,那真做到了殺敵五百,自損一千,因此在大明的軍隊裏,士兵們寧可用紮槍大刀去和敵人拚命,卻絕對不願意用火器來與敵人對戰,因為讓我拿著紮槍大刀與敵人拚命,最少運氣好的情況下,還能殺死敵人拉個墊背的,而若火器來與敵人對戰,那結果就是直接『自殺』,死的冤枉的再也不能冤枉。而『毛』文龍也知道曆史的趨勢,那就是火器將取代刀槍這個冷兵器,而走向殘酷的戰場,但那個前提是火器的製造質量絕對要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毛』文龍一直沮喪的就是在這裏,自己的確不是一個理工科人才,其實連個合格的大學生都不是,讓自己去造槍造炮,開廠練鋼,那簡直就是趕旱鴨子上架,你完全可以出去看看,母豬是不是已經在樹上了。


  這樣看來,大明的火器兵的確是下最勇敢的人,因為隻有這大無畏的勇敢『自殺』精神,才敢於擺弄這不靠譜到已經讓人發指的家夥。


  現在想起當初在鎮江的堵門之戰中,自己的義子『毛』承鸞『操』作那些榆木噴,當時沒將自己全部人馬一次炸死,真是老眷顧自己,現在想起來,『毛』文龍已經開始後背發涼,連聲感謝漫諸佛了。


  於是『毛』文龍已經默默的決定,隻要自己的財政得到改善,那麽第一個投資的,便是孫元化的火器作坊,讓他給自己生產出來真正合格的火器裝備自己的軍隊,那時候才是自己的軍隊脫胎換骨走向熱兵器的時候,希望這個時候不會太遠。


  正在『毛』文龍瞎想的時候,董大炮已經將火『藥』夯實,然後蹲在地上,在大炮邊上一片彈丸裏挑揀著。


  『毛』文龍再一看那地上的彈丸,差一點直接暈過去,堆在這門大炮邊上的彈丸,有石頭的,有鐵的,有大的有的,林林總總,讓人看著簡直眼花繚『亂』,這要是在戰鬥中,緊張的撿起一個塞進去,要麽就被卡住,要麽就,沒有密閉『性』,直接就放了空炮。


  董大炮挑揀了一個,在手裏掂量了一下之後塞到了炮口裏,然後開始海上一群兄弟,調整大炮的角度,好一頓擺弄之後,拿起了火折子,點燃了火門。


  董大炮一拉起呆頭鵝一般的大帥直接開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