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專訪
到了2007年,手機的門檻就已經很低了,但這不代表李佳就能夠對手機製造充滿信心,哪怕是胡海希提出來的建議。
“我提前和你說啊,幾大運營商那邊我可沒什麽硬的關係。”李佳在聽了胡海希的建議之後當即說道,“你要趕3G這個熱點現在已經有點晚了,有關係的早就已經圈好地了。難道說,”她略帶疑惑地問道,“你從Google那裏淘來好東西啦?我提前和你說,和Google這種公司保持距離啊!”
“確實淘到了一些好東西。”胡海希也不否認地說道,“不過最重要的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風口,站到合適的位置上就能被吹上天。大家對這個還缺乏清醒的認識。”
“真的假的?”李雪華的語氣雖然有些懷疑,但是表情卻躍躍欲試,“你準備投多少錢?”
“什麽投多少錢,靠不靠譜啊!”李佳到底比李雪華想得多一些,“你做過製造業嗎?還是電子這一塊,國內能做這個的不多吧?”
“不用,零配件都可以外包,我們可以隻管組裝嘛!美利堅、南高麗、11區的供應商打通關係也不難,”胡海希回答道,“甚至組裝也可以外包出去,我們可以隻設計。”
“真的假的,那你還賺什麽錢?”李佳不敢相信地問道,“國產定價太高賣不出去的,不要最後虧本虧死了。”
“不用擔心,保證不虧本,”胡海希揚了揚眉毛,“就算是虧本也可以從其他地方賺回來。”
“嗬嗬。”李佳笑了兩聲,聽語氣頗有幾分不以為然,但是眉眼之間似乎又有些心動。
“額,佳姐,你不投資嗎?”李雪華小心翼翼地問道。
“怎麽不投資?”李佳撇嘴說道,“用國秀的名義去投資好了,反正不是我的錢。”她又看了看胡海希,“那我等著你這個手機公司到時候也能夠上市啊!”
“七八年之後在國內上市,你想得很完美嘛!”胡海希忍不住感歎道,雖然他知道李佳對他的這個計劃產生的完全是誤解。
“我投資是因為你之前幹得不錯,你可千萬不要搞砸了,太難看。”李佳說道,“我倒不是在意這點錢,不過因為通信升級3G,布局通信事業的人太多了,翻船了被別人嘲笑太丟臉了。”
“明白。”胡海希點了點頭,“不如你多拉點人都投點錢啦!”
“怎麽?”李佳有幾分不悅,“你覺得我一個人壓不住手機行當裏麵一個小小的公司?你以為你是諾基亞嗎?”
“這個……”你讓我如何回答呢?胡海希想了想說道,“因為這個未來的手機營銷上投入比較大,所以一開始聲勢就會比較大,我怕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誤會……”
“不用怕!”李佳一揮手說道,“我不相信我沒有這個麵子。”
“好吧。”胡海希聳了聳肩膀,決定不在這個話題上繼續和李佳他們糾纏,轉而問道,“對了,領導想見我,是想和我談談哪方麵實際的事情嗎?我可不可以談談電影產業上的問題?”
……
事實證明,領導同誌不是想見就能見的,特殊情況才會發生某人一回國之後馬上接受召見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會見都需要先做安排。
譬如胡海希,就被安排再見領導之前先接受央視媒體的采訪,這證明領導非常重視胡海希,在見麵之前先吹風暖暖場。
這方麵胡海希倒算是輕車熟路了,央視主持人還是老朋友沈靜,她和胡海希見麵的時候還主動寒暄了一番,然後特意提到了沈瑩瑩,“胡總,瑩瑩姐去魔都的電視台了,要不然的話,她也一定過來。”沈靜堆著笑容說道,“你的經曆實在是太傳奇了,真是讓人乍舌,難以想象。”
“是嗎?”胡海希聽聞沈瑩瑩的去向還驚訝了一下,然後就著沈靜後麵的話題說道,“也不能這麽說,你們看我風光無限,實際上我坐在這個位置上是冷暖自知啊!”
“那等會兒要麻煩您詳細給我們講一講怎麽個冷暖自知法。”沈靜馬上就接到。
這一次李雪華作為合作夥伴跟過來了,所以她被一幫圈內人給圍住了,大家都在向她打聽胡海希這個米高梅的董事會主席是不是真實有權的,是否能夠幫忙牽線搭橋,或者是直接就通過米高梅在美利堅、全世界發行神州的電影。
實際上早在胡海希的兩部片子進行全球發行的時候,神州電影圈就已經把胡海希畫上著重號關注符號了,但是胡先生的產業分了兩大片,國內的白起帆操作的影視行當也就是那麽一回事;胡海希在大陸之外似乎不怎麽帶著國內的“朋友”玩。
弄出來兩部在全球曆史票房榜上前100的電影之後,胡海希又跑到英格蘭去看足球買球隊去了,他本人又很少參加國內的各種行業聚會,端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國內能夠和他搭上話的頂級大佬又不太多,許多大佬是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
這一次,他到央視來做節目,總算是被有心人給堵上了,不過在堵上正主之前,大家想先要從李雪華這裏挖掘一些情報。
李雪華這個時候就忍不住後悔自己怎麽豬油蒙了心,怎麽這個時候和胡海希一起來央視這邊,雖然自己很在意手機這個項目,但是對自己來說,隨時都有時間和胡海希談這個話題的,了不起發郵件,但是自己究竟是怎麽想的,居然急迫地居然第一時間跟到央視來了,這就算是自投羅網了!想要找胡海希的先把她圍了起來。
所以她就被堵住了,並且堵住她的人身份個個不簡單,平時大家也算是有些交情,還真不好意思一言不發扭頭就走。
於是李雪華不得不把胡海希之前和她說的那些又重複一遍說給這些本土地頭蛇聽。
那邊胡海希的專訪也開始了,大佬們也湊到了演播廳附近傾聽。
“電影產業大有可為,神州市場增長快,北美市場體量大,所以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夠進入好萊塢市場,我當然不能放過。”
“我覺得不存在偏廢哪個市場的問題。我們和嘉禾合作在全國廣泛地投資影院和院線,努力爭取從上遊到下遊的產業布局,所以你絕對不能說我丟開神州市場不要了,跑到好萊塢去了。不是的!這個其實要這樣看,國內是我的根基,有了國內的根基我才有信心投資好萊塢,因為這樣我就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我在國內就有可以和好萊塢對接的產業體係,這是一個有利的互補。”
“我之前的《生化危機》和現在的《命運長夜》(國內譯名)雖然都是合作拍攝的片子,但是他們也有很大的神州成分。八月份馬上要上映《悟空傳》,這部片子也是一樣,雖然導演是11區的動畫導演,但是原著是神州的。”
“是嗎?《命運長夜》已經4億票房了嗎?我剛回來,還不太清楚。不過我覺得4億票房不算什麽,伴隨著電影市場每年30%的增長,以後衡量高票房的標準也會提高,說不定要跨過十億二十億才算是現象級的作品。4億5億隻不過是現在看起來很高,以後都是不值得一提的成績。”
“我們差的方麵我們要承認,這樣我們才能正麵問題,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好像剛才提到的《生化危機》和《命運長夜》,我們國內的導演真的是拍不出來這樣的作品,倒不是一定是說他們想不到、不能模仿,而是說我們的過去到現在給了我們很大的限製,技術、劇本、乃至美工、服裝、場景什麽都跟不上,當然,最重要的是意識跟不上,不清楚商業片應該如何拍。這個時候就需要合作,從外麵把一些我們需要的東西引入進來,又或者我們走出去和別人學習。”
“所以張導演、馮導演還有陳導演,他們願意拍大片,這對我們的電影產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一下子就多了很多新東西,在商業片的拍攝上也有了很多經驗。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很多設想的新東西怎麽用、怎麽表現、故事怎麽和本土化的風格相結合?有怎麽樣的效果?這些都還需要市場的檢驗。”
“當然,你可以說我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和其他大導演不一樣,因為我們身份不一樣,我是投資人不是導演。”
“對於我來說,合作不是什麽壞事情,也不用一開始就全部都要我們自己來。學習有個過程,比如說第一部電影我們神州人少,主要用老外,然後逐漸關鍵位置上能夠用我們自己的人了,也不是說肯定神州和國外的比例是多少多少,這個不是計算著來的,主要是看最終效果好不好,我們自己學到東西沒有。我覺得我做得最好的一點就是副導演一定要安排一個我們的人。”
“所以《生化危機》和《命運長夜》獲得成功之後,我們就大致有一些概念了,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國內的觀眾和外國的觀眾能夠接受什麽題材,我們心中有數了,換句話說跟上了時代。當然,這兩部電影的原著都是11區的作品,算是驗證了11區多年向外輸出文化的成果,這點上我們要承認,我們自己是很落後的,但是努力的話也能趕得上。從源頭上講,我們國內有沒有類似的小說、漫畫?我個人覺得是有的,隻不過這一塊還沒有人重視起來,我算是摸到了一些,看到了一點,《悟空傳》就是一個這樣的嚐試——本土題材。大家現在看到這兩部電影成功了,如果《悟空傳》也跟著成功了,也許就有心人會去挖掘我們國內類似的原著作品,這就相當地豐富了我們的電影作品的源頭。”
“所以8月份上映的《悟空傳》,這部純粹的神州原著的作品對我們來說,比前麵的幾部電影還重要。”
“因為它是動畫作品,所以找11區導演來製作是逼不得已。從我的角度出發,這裏麵是有商業的考慮,但是你要承認,11區的動畫產業就是比你發達,我們在這方麵要虛心學習做學生。那個今敏導演,我在這裏不是替他和替我吹,他確實是11區中生代非常有才華的動畫製作人,大師級別的人物!我們的《悟空傳》剛剛在戛納上拿了獎,我對它很有信心。”
“我現在主要是擔心我們的影視製作水平趕不上我們的影視市場的增長。提高水平這件事情我們一直在做,但這是個需要整個行業努力的問題,我們一家公司能做的杯水車薪。到現在來說,可以說我和我的公司運氣好,投資的電影沒有大賠的,但是能不能一直這樣好運,這很難講,我是不敢保證的。”
“我這一次去好萊塢,對他們的這個電影製作有了很直觀的認識,米高梅債務重組之後,投資007和《霍比特人》的計劃,談好了,我看著那個預算表,簽字的時候手都在抖,金額實在是太刺激了。”
采訪到了這裏,胡海希抹了抹臉,擦了擦並沒有汗的額頭說道,“所以我們神州電影公司,未來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要把整個影視製作的流程走順,正規化起來,電影的各個環節,包括投資、製作、宣發、分成這些都要正規化才行,現在我們體量還小,投資一兩億就已經是大片了,未來投資十億八億成本的電影怎麽辦?都靠導演的名氣?肯定不現實,需要把整個行業規範化起來才行。”
“我就知道你要問這個問題,所以我也要專門說一下,除了007這個項目是米高梅獨自出資——實際上宣發還是會找合作公司的,然後其他像是《霍比特人》和《鋼鐵俠》,米高梅都是和其他電影公司合作的,特別是霍比特人,和新線、華納好幾家公司一起合作,這個投資實在是太大了,米高梅剛剛債務重組回來,擔不起這個風險。所以你不要看我現在是米高梅的董事會主席,我在這個位置上如坐針氈,稍微一失誤,又要破產重組了。”
胡海希麵對沈靜的采訪,滔滔不絕地把自己設想好的說辭一套套地搬出來,把尚且覺得好萊塢高大上的年輕女主持人侃得暈頭轉向,基本上變成了人形提詞板了。實際上不僅是沈靜,在旁邊旁觀錄像的李雪華和其他大佬們都被胡海希說得一愣一愣的。
李雪華大概多知道一些真相,她知道胡海希手上有出版社、小說網站和視頻網站,所以當胡海希謙虛地說自己在國內對類似《生化危機》、《命運長夜》這類題材也隻是摸到了、看到了一點點的時候,李雪華在心裏麵低聲罵道:虛偽。
不過也僅僅是在心裏麵罵罵罷了,她才不會去給身邊的這群人解釋胡海希有怎麽樣的上遊產業支柱呢!這肯定是到時候胡海希自己去宣傳的,而且當他這樣宣傳的時候,肯定是他的這些出版社、網絡小說網站上市的時候了。
至於後麵說到的電影成本什麽的,就更是嚇唬人的了,米高梅的投資,看上去數額巨大,實際上時間拉得很長,未來七八年內彼得傑克遜能夠把《霍比特人》拍完就不錯了,投資是分段的,米高梅又不是隻有這麽幾個大項目,隻要公司運營正常,保證現金流的話,壓力根本沒有胡海希說的那麽大。
而胡海希手握電視台和視頻網站,想要分攤電影製作公司的成本太容易了,alala在股市上圈的錢日後說不定主要就是幹這件事情的。畢竟在國內他已經按照這個套路走了一波了。現在也就是bilili暫時沒有投資需要自負盈虧,所以不能做得太過分。
對於香江市的alala和11區的nicoco,李雪華有相當的了解。她甚至知道胡海希正想著在美利堅開設類似的網站,反攻Youtube的老巢,這樣米高梅和視頻網站結合起來,能夠製造出一個網絡的電視台作為米高梅追趕其他綜合性娛樂電影公司的砝碼。
但是這些李雪華都是記在心裏,並不會說出來。
當胡海希接受完采訪,還沒有和沈靜寒暄幾句,等在一旁的影視業的同行已經忍不住拋開了李雪華圍了上來。
“胡先生,這次可算是有幸見著你的真人了!”一位帶頭大哥湊上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