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惡魔契約> 第219章 宣傳的力量

第219章 宣傳的力量

  老子曰:“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這句話按照淺薄的理解就是作為國家領導人,政府的首腦,不能推脫責任,國家的一切問題都是領導的責任,雖然領導人和首腦承擔責任反而會顯得他們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好人,總是犯錯誤,有損他們的威信。


  但是按照另外一種方式來理解的話,就是作為國家的領導人,努力承擔自己的責任,改變國家的“垢”和“不詳”,才是真正的國家領導人,才算是承擔起了國家的責任,但是這樣一來,他本人就不免要承擔輿論上的汙蔑了。


  以曆史來觀看,秦始皇、漢武帝功績亙古未有,王安石千古一相,雍正的業績以封建帝王的水平衡量也是無人能出其右,斯大林乃是大大毛國的聖人,神州近現代還有好幾位在這篇小說裏連名字不能提的人也是同樣的水準。


  這些人在當代和後世的名聲如何真的是很難講,因為他們都是受國之垢,受國不詳的“主”和“王”,所以要用對個人的標準來評價他們都不免失之偏頗。


  至於那些下台、退休後被評價為“好人”的政治家……


  他信先生顯然近乎這樣的類型,但是現代社會變化太大,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的話,他的功業還隻能說是虎頭蛇尾,況且他還沒死,也還沒有蓋棺定論。再者,暹羅是小國,暹羅的政治家對於世界來說,無足輕重——這正是小國的悲哀,因為小國的政治家的主要任務往往隻能是為大國服務。


  這位暹羅的前總理顯然對此早就意識到了,他雖然不願意以一個殉道者的身份為自己的祖國和事業獻上自己作為祭品,但是這並不代表他願意就此退出曆史舞台和政治舞台。


  所以在和胡海希談好了俱樂部的價格之後,前總理先生想要順便和胡海希談談alala在暹羅的發展問題。


  實際上youtube在暹羅也有對應的暹羅語網站,不過Google對於他來說似乎是一個過於巨型的合作夥伴。既然談到了alala,自然不可能不從電視劇聊起。


  “您對網劇也感興趣?”胡海希當即表示了自己的驚訝。


  “是的,視頻網站比電視台靈活多了。”政治家先生這樣回答道,“實際上我早就想是不是也在暹羅建立類似的網站,但是……”這位先生不必多說,胡海希自然而然能夠明白他的遺憾來自哪裏。


  “我在暹羅的這一塊還有一點影響力。”這位先生謙虛地說道。


  是的,太謙虛了,你不是有一點影響力,你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甚至能夠在海外遙控指揮暹羅的政治力量繼續在政局上掀起波瀾來。


  “實際上,我很願意支持你在暹羅的事業的發展。”這位先生這樣說道。


  “您有什麽要求嗎?”胡海希自然不相信這位先生喜歡施舍。


  “我難道還有金錢和利潤之外的要求嗎?”這位先生這樣反問道,但是說實話,胡海希一點也不相信。


  “我覺得是,”胡海希當即說道,“畢竟您不是一個純粹的商人。”


  “哈哈哈,”這位政治家哈哈大笑起來,“你說得對,在我聽到說你有意我手上的俱樂部股份的時候,我就早有想法,”他舔了舔嘴唇說道,“實際上,我很願意和你做某種交換,以我手上剩餘的曼城的股份,換取alala公司在暹羅的分公司的股份。”


  “你要把alala作為自己的宣傳陣地?”胡海希忍不住問道,“恕我直言,如果您想這樣做的話,我可以和您合作,在暹羅再開一個類似的網站。”


  “你不用這樣緊張。”這位政治家解釋道,“第一我不會用這個平台直接宣傳政治;第二,”他用一種嘲笑的語氣說道,“我們對手們怕是沒有這個智商能夠察覺到這個宣傳平台的作用;第三,你是神州人,完全不用害怕,如果再有一個希望國股東的話,那就更不用怕了。”


  “我個人的經驗是,不能小看任何一個國家政府,哪怕這個國家很小,或者組織機構很爛,但是當權者的思路有時候你很難把握。”胡海希推脫到。


  “其實很好把握的。”政治家先生說道,“你要相信,這個平台更多的是影響年輕人,最重要的是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在這方麵,電視劇、動畫片會是主力。況且,政治性的宣傳視頻,關平台什麽事情?刪掉就好了。反正Youtube也是同樣的用法。”


  這倒是撇清責任的好手段,但是也沒有必要立馬一口答應下來,搞得好像自己很有心思想要幫助他複辟並且顛覆現任暹羅政府一樣。


  “這個我們完全可以一年之後再討論。”


  “嗯,我想用不了一年。”這位政治家飽含深意地回應道。


  ……


  大不列顛的《太陽報》首先報道了曼城的易主,他們的用詞是暹羅前總理和一名香江市的富豪聯合收購了曼城的股份。


  於是港島的報紙立馬跟進,想要知道那個香江市的富豪是誰。


  大家首先猜測是不是黎家或者崔家,因為崔家的老爺子就很喜歡足球,更不要說曼城的陣容中還有一個神州人。


  但是這一次大陸的媒體走在了他們的前麵,在《太陽報》的報道出來的第二天,《體壇周報》就迫不及待的發表了這個大新聞——胡海希入股曼城。在胡海希已經完全掌控了東山海能足球俱樂部,並對管理層發動了大清洗技能之後,這樣的新聞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國的球迷和非球迷的注意力。


  而這其中最懵逼的大概是神州足協。就在前幾天,他們的領導還挖空心思想著怎麽處罰這個進了圈子不講規矩的老板,讓他見識到官方機構的厲害,免得他仗著有錢自我膨脹不把官方放在眼裏。但是一轉眼,這家夥居然又成了英超球隊的老板,這就厲害了。政府機關裏麵的軟骨症患者一向不少,足協這種半官方半民間同時又缺乏過硬的成績的組織,尤其如此。特別是胡海希展現了一下自己在帝都的上層關係,於是足協的領導們就要撓頭了。


  本國俱樂部的老板無論高低都是一個圈子裏的,但是外國的俱樂部的老板自然是更高層次的圈子裏麵的玩家,別的不說,以後出去訓練聯係外國俱樂部之類的事情免不了到時候要麻煩人家,但是要領導們馬上抹下麵子地因錢結交,他們似乎又沒有這個臉。


  於是足協迂回操作了一把,先是熱情地邀請李驍到女子足球隊當助教,然後又給東山海能足球隊發了一封賀電,就胡海希入股英超足球俱樂部的事情向俱樂部道喜,光鮮的話說了一籮筐,最後提出了幾點希望,希望東山海能足球隊能夠繼續促成中外足球文化的交流,提升神州足球的水平。


  因為這件事情的發生,連帶著最後黃龍盛泰和帝都安邦延續到最後一輪冠軍爭奪戰都被奪去了光芒,帝都安邦最終飲恨。但是這個時候整個足球圈都被胡海希入股英超的事情給吸引過去了,連帶著冠軍都沒有人關注,更不要說亞軍了。


  黃龍盛泰也因此頗為鬱悶,更讓他們鬱悶的是,緊接著東山海能就向他們俱樂部詢問他們球隊的主力前鋒、主力前腰和主力中後衛的價格,一張口就是每個價格800萬起,一副不把錢當錢的暴發富的嘴臉。


  這件事情不僅發生在黃龍盛泰,東山海能向他們感興趣的球員的每個所在的俱樂部都進行了詢價,開價基本上都是800萬起。


  這種破壞規則的事情,自然激起了眾多俱樂部的怒火,但是在這風口浪尖時,他們也不好使用盤外招,於是紛紛回應說自家的球員是非賣品。不過也有人窮氣短的,譬如同省的膠澳中牛隊,就按耐不住,趁機甩賣了自己隊中的潛力前鋒曲濤,這是因為曲濤前兩年受過傷,今年的表現大不如前,二十幾輪隻進了5個球,俱樂部早就想賣了他,但是因為行情不好賣不上價,這一次海能願意當冤大頭,自然趁機出貨。


  當然,最頭疼的還是黃龍盛泰,他們以窮隊的身份奪得了冠軍,不要說各大俱樂部,就連足協也不是很喜歡他們,這一次海能看準了一出手挖的就是核心球員,給的條件又好,他們老板又有了外國俱樂部老板的加成,盛泰的管理層不得不好好想辦法先穩住自己隊伍中的球員,然後再應付挖角,因為海能這樣出手,其他俱樂部也紛紛聞風而動,甚至直接開始挖原來國奧的教練組了。


  這些事情胡海希自然是交代過的,不過做事情他都放給俱樂部管理層去做了,他現在也沒有心思關心他們是怎麽做的。大陸的媒體曝光了他是曼城的二老板之後,借助媒體傳播,全世界都迅速重新對他認識了一遍。即便他現在在11區,也不斷有記者和媒體通過各種渠道向他傳遞希望能夠采訪他的要求。這其中以香江市和不列顛的媒體為最,尤其是香江市的媒體,這是因為不列顛的媒體還要分心關注同在11區的他信的緣故。


  因為之前他信已經和大不列顛方麵草簽了協議,錢到賬他就成了老板,所以胡海希和他信簽署了協議之後,他就自然而然地在法律上成為了俱樂部的股東。胡海希於是開始策劃自己的歐洲之行,鄧智在賽季結束之後就已經開始做歐洲之行的準備了,這一次,陪同他的除了他的經紀人之外,還有克勞琛教練帶著的前國青隊的三名球員,分別是前鋒韓鵬飛,後腰周海,前腰崔顥,如果這四位球員都能留洋歐洲的話,那東山海能的實力就會大大下降,因此胡海希授意管理層在國內努力地挖牆腳。


  胡海希以為自己的歐洲之行會馬上成行,但是誰知道天不遂人願,從香江市那邊又打來了一個電話——不是記者,而是斯蒂芬周打來的。他向胡海希表示,《長江七號》已經製作完成,他希望胡海希能夠抽空來看一下成片。


  “直接走發行程序就行了。”胡海希頗感奇怪,“這個不用我來做最終決定啊!”因為alala根本不是發行方,“還是說你想讓我幫你協調聯係哥倫-比亞方麵做一個更好的安排?”


  “不是,”斯蒂芬周言簡意賅,“我想是不是能夠去參加電影節。”


  你真的很有想法,胡海希心道,但是去參加電影節,無論怎麽看都和你的風格不搭啊!《功夫》的水平倒是能夠參加電影節,但是你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少林足球》很熱鬧,也許能夠混個特別觀賞電影之類的,拿正獎肯定沒有希望;《長江七號》說實話,看劇本就知道不能有太高的期望,就指望著老少皆宜和斯蒂芬周的IP賣錢,你現在突然說要去參加電影節——你以前參加過電影節嗎?電影節根本不喜歡你這樣的風格啊!


  不過胡海希知道斯蒂芬周的偏執,如果自己貿然反對的話,他說不定會自己想辦法去參加,於是胡海希問道,“你為什麽有這種想法?”他緊接著又補充道,“我們可以根據你的想法決定一下參加什麽電影節?”參加個北歐或者南美電影節,或者棒子乃至11區的電影界刷個獎應該不太難。


  “我聽說去年你公司有個11區導演參加了威尼斯,”斯蒂芬周語氣艱難地說道,“看報道說那位11區導演明年還要去戛納,我覺得我的這部電影和他的片子的類型很一致,是不是也可以報個威尼斯或者戛納?”


  你還真敢想,倒不是不行,誰也摸不準搞藝術的神經病的腦回路是怎麽樣的,說不定你的電影裏麵的某種偏執就戳中了歐洲人的G點呢?但是胡海希是真的沒法把斯蒂芬周的作品和電影節聯係起來。


  “這樣吧,”胡海希說道,“你如果方便的話,來一趟11區,剛好徐導演的電影也做好了,我把今敏導演也叫到11區來,我們一起觀摩一下三部作品,然後再仔細討論一下電影節的問題好不好?”


  斯蒂芬周倒是沒有拒絕胡海希的提議,大概是因為徐恪導演是電影節的常客,而今敏導演有參加和獲獎的經驗,所以斯蒂芬周覺得和這兩位交流討教一番也無不可,於是爽快地答應了,並且準備攜帶已經初剪好的影片到11區來。


  胡海希趁機理了理思緒,覺得還是在去歐洲之前把這幾部片子都安排好比較好,這三部片子大概都會在明年上映,要避免彼此之間的衝突。而今敏導演對於回11區,大概不會有抵觸的情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