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惡魔契約> 第142章 程剛訪談

第142章 程剛訪談

  胡海希沒有和賀仁傑撒謊,他到首都來就是為了兩件事情:上市和電影。


  但是圍繞著這兩件事情產生的枝節問題,他不會一一告訴給賀仁傑。譬如,他就不會和賀仁傑專門講,為了上市的事情,他不得不坐在央視的演播廳內,接受他很討厭的程剛大記者的訪談。


  “胡總,作為老朋友,我們又見麵了。”程剛笑眯眯地說道,打扮得油頭粉麵的他還是很上鏡的,憑長相吸引了不少女粉絲,中年婦女特別喜歡他這種類型的。當然,坐在他對麵的胡海希也不差就是了,這個專門以和成功人士對話顯示高逼格的節目,終於在暗箱操作下,把胡海希拉上了節目,為此胡海希還不得不讚助程剛大記者一張一萬元的加油卡。


  “是的,實際上距離我們上一次見麵還沒有超過一年。”胡海希假笑著回應道。


  “你的身家漲得可不止一倍,”程剛按照劇本念台詞,“我記得上一次采訪你的時候,你的alala網估值還是十億人民幣,現在已經升到十億美元了吧?我聽我華爾街的朋友說,Google給出了超過10億的估價?”


  你朋友真多。胡海希腹誹道,這句台詞是你自己加的吧?

  “嗬嗬,”胡海希適時地表示了一下謙虛,“實際上,從去年大概是六月份開始,我們就已經對alala的業務做一個分割,alala首都總部負責大陸的業務,組建了alala香江分部,負責一部分海外業務,主要是針對東南亞市場,進而拓展到其他海外市場。現在看起來,架子搭的還不錯。”


  “那麽Google估價的事情是真的嗎?”程剛追問道。


  胡海希靦腆地笑了笑,一副顯得對於自賣自誇很不好意思的樣子,“確實有這麽一回事,Google對香江分部的估價是10億美元,對alala總部的估價是8億美元。”


  “這合起來就是18億美元,”程剛顯出一副視錢財如糞土的清高模樣,“那麽您覺得是什麽原因讓Google看重alala呢?要知道Google剛剛收購了Youtube,價格也不過是10億美元的樣子。”


  胡海希按照自己先前寫好的稿子侃侃而談,“Google的報價隻是一個試探,他們對視頻網站這個很感興趣,就好像我們上街看到感興趣的蔬菜水果問問多少錢一樣,這個行為很普通,不用刻意解讀。”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反的,他們很有興趣,你們多多解讀吧!

  “Google是互聯網市場的一根標杆,他要做是做最好的互聯網企業,互聯網企業的一個核心就是努力橫向和上下遊地擴張,因為互聯網市場不擴張就相當於等死。Google購買Youtube實際上不是因為它盈利,我說實話,到現在為止alala和Youtube,包括其他視頻網站都一樣,都還沒有盈利,至少沒有大規模盈利。盈利和投入實際上根本不成正比。”


  “既然沒有盈利,那麽Google為什麽要買視頻網站呢!”


  “因為視頻網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方向,”胡海希擺出一副堅定的表情來說道,“你看看,互聯網開始,我們有門戶網站、有論壇、有聊天群等等,和20世紀以前的時代做類比就好像有了報紙、有了廣播、有了沙龍,那麽下一步的娛樂方式肯定是有電影電視了,視頻網站類比的話就好像大家從看書、看報紙、聽廣播這種娛樂方式一下子就過渡到了電影電視這種娛樂和了解世界的方式。從文字和圖片時代,廣播時代一下子過渡到了動態影視的時代。”


  “所以,目前看來視頻網站似乎不太賺錢,但是這是一個必然的方向,大家以後在網上的娛樂和信息獲取,視頻將會是一個最重要的來源。Google就是看到了這點,它不能在這方麵日後有短板,所以它必須要有這樣一個部門,即使不賺錢,也要為其他部門提供相關的服務。基於這個理由,它一定要收購一家視頻網站。Youtube是最好的選擇,它的誕生大概比我們早幾天而已,是美國市場最大的視頻網站。”


  “你能講講為什麽Google也會對alala感興趣嗎?”


  “因為我們是中國最大的視頻網站,alala在香江的拓展又打開了東南亞的市場。”胡海希自信滿滿地說道,“互聯網市場上,地盤也很重要,中國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東南亞很重要。Google也很重視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的發展,一個youtube完全不夠,它需要一些互聯網地域上能夠本土化的公司或者部門作為自己的一個補充。當然了,則會是我個人的想法,至於Google是不是這樣想的,你下次見到拉裏和謝爾蓋可以順便問問他。”


  兩個人同時發出一陣輕鬆的笑聲。


  這個訪談是按照王家的意思安排的,其目的無外乎是幫胡海希繼續擴大影響,為alala的上市造勢。餘萍為此專門找胡海希談過,要他一定要認真完成這件事情。為此胡海希不得不捏著鼻子和程剛商討訪談稿一個星期。


  胡海希很感歎,女人的耐心還是太差。盡管王雲一再表態說應該看得更長遠一些,但是餘萍顯然已經不能容忍alala的燒錢速度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好幾億人民幣砸了進去,換算成日元能夠把人嚇死,再看看運營的那幫人報上來的激進的拓展計劃,大有把外匯當作人民幣花的架勢,不,應該是把人民幣當作日元花的架勢。


  餘萍的根基再深厚,作為一個女人她也不能容忍隻有投入沒有回報。所以她對於香江上市最積極。她的態度最終帶動了她的丈夫和兒子。因為alala首都站和alala香江站的分離,讓王家也覺得應該讓香江站先上市試試水,因為他們手裏還有首都的公司,上市成功,首都公司可以水漲船高,日後在國內上市或者去納斯達克上市都可以期待;上市圈錢失敗,首都公司也可以調整挽回損失。


  王雲沒能說服父母——在大人眼中他還太年輕——胡海希也一樣,所以王雲這段時間一直在借酒澆愁。任由胡海希被自己母親差遣來做各種配合工作。當然,胡海希也不是白做經理人。香江站的上市需要他這個年輕企業家的光環騙錢,因此他已經內定為alala香江公司的實際負責人,股權也很優厚——因為最大的股東還指望他能夠撐住方便他們套現。


  胡海希很好地配合了程剛做好自我宣傳工作,眼看按照劇本討論就要到尾聲了,程剛突然脫離了劇本問道,“我在香江市的朋友杜導演告訴我說alala也涉足電影圈對吧?”


  雖然被程剛的突然襲擊搞了一下,但胡海希還是鎮定下來,用穩重的語氣說道,“你真是朋友多消息通,”胡海希想了想說道,“介入影視圈是alala一個必然的選擇,對視頻網站來說,版權支出是最大的一塊,此前我們一直堅持購買版權,後來我們有了些新想法,覺得應該提前介入版權的購買,在影片投資階段就以投資的方式購買影片的版權,這樣更節省。”


  “那麽你們投資了多少影片?”程剛緊接著追問到。


  “銀河映像今年拍的片子我們都有投資,再加上一切其他的香江電影和大陸電影,大概有二三十部,除此之外,我們還投資了一些電視劇。”胡海希故作坦誠地說道。


  “那一定花了不少錢。”


  “長遠地來說,這些投資肯定都能收回來。”胡海希說道。


  “哦,你保證嗎?”程剛故作調笑地說道。


  “這一點我真的可以保證,”胡海希點了點頭,“我這樣說是有數據依據的,我們的網站瀏覽量和廣告點擊率的增長比我們片庫的增長快,所以你不要看說我們現在花錢花得多,實際上我們掙錢的速度也跟上來了,當然,短時間還趕不上,但是長時間看的話,收入超過支出是肯定的。”


  程剛沒有追著通貨膨脹或者是版權漲價、廣告費跌價這些問題繼續追問,而是換了一個話題插入到,“我聽說《生化危機?香江市》這部電影是你投資拍攝的,近期它就要上映了對吧?”


  “是的,我是投資人之一。”胡海希發現程剛完全不按照套路來了。


  “之前上映的陳導的《無極》我不知道你看過沒有,同樣是大投資的商業電影,你覺得《生化危機?香江市》和《無極》相比,相比《無極》的成績,你對自己的電影是不是更有信心一些?”


  這家夥是不是蛋疼?胡海希當然知道《無極》的上映,還知道這部片子口碑極差,還被《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奪走了全部的風頭。但是此刻當然不是給陳導麵子的時候,胡海希努力微笑,用一種輕鬆的語氣說道,“我對我投資的電影,當然更有信心。”


  接下來程剛簡直收不住了,他用一連串的貌似有深度的詢問和探討,把話題轉到了商業電影上,特別是國產大片。簡直變成了文化批判家,他質問是不是錢多,走好萊塢的路線就能夠製造出中國電影的經典,胡海希這樣有信心是不是因為用了美國導演和日本演員?

  我艸,你腦子是不是有病啊!還是說我這部電影得罪了文化部的領導,你是他們派來問罪的?胡海希腹誹道。


  不過表麵上他還是見招拆招,首先,市場化是大勢所趨,絕對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體製中去了,這一點是前提。那麽既然市場化了,那麽自然要按照市場規律來辦事,你敢說不對?


  人民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不,這句話沒有說出來。


  胡海希是這樣說道,這個體製的轉化和思想的的轉化都需要時間,舊的體製轉向新的體製中間有個過渡的雙軌製時期,就是說有兩個標準,兩種評判,至於最後哪個留到最後——這還用說嗎?——賺錢的留在最後。


  至於說擔心的什麽把風氣帶壞了,把審美降低了,把口味低俗了之類的擔心都是杞人之憂。能夠把十三億人的社會弄得風氣帶壞、審美降低、口味低俗絕對不是電影,相反,我們要相信國家,相信黨有能力,有水平把這件事情做好。


  大不了搞一次運動。——不,不能這樣說。


  胡海希的意思是既然幾大導演開始對商業片進行探索了,那麽一開始交點學費也是正常的,改革開放也要交學費的,反正到時候總會有苟利……趨之的英雄出來拯救局麵。正如能夠拯救政局的隻能是政治家一樣,能夠拯救電影界的隻能是影視圈的人。瞎操心的人一般都隻有添亂的份。


  當然,胡海希不是直接這樣說的,按照他說的話的理解:斯科特?林恩就好像中國改革開放時期請來的外資,有成績當然好,更重要的是通過和外資的交流和接觸,中國本土的企業和企業家們能夠借此成長起來,打開國內就要有來有往,全球化之後,就要接受外國是世界的一部分,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分這種觀點。也就是說,不要極端地認為外資進來了內資就沒有活路了,而且內資也要出去。


  總之,麵對程剛的刁難,胡海希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的高度,他所說的話都引用了國家政策的表述,張口改革,閉口市場化,絕對挑不出毛病來,他本人更是一副以向世界介紹中國為己任的架勢——至於醜化中國罪名,電影界的那麽多前輩都排在他前麵,吊路燈根本輪不到他。以至於導演在監視屏前也忍不住罵道:這家夥真是滴水不漏。


  一直到訪談結束,胡海希都搞不清楚究竟是程剛本人想要為難他,還是整個節目組想要蹭陳導演的熱度,借自己這個外人之口提起來再趁機把他批判一番。


  不過這都無所謂了,反正胡海希也借著這個機會宣傳了一波自己的電影。正在胡海希收拾東西的時候,程剛像是老朋友一樣走過來,伸手就在胡海希肩膀上拍了一下,“胡老弟,”他這樣叫道,“今天你說陳導的話一點都不激烈啊,你是不是怕得罪他?”


  胡海希瞥了他一眼,之前胡海希見程剛都是在餘萍那裏見的。在餘萍麵前,胡海希略有些氣短,而程剛很有幾分恃寵而驕的味道,所以麵對胡海希的時候,程剛很有心理優勢。


  “程大記者,”胡海希說道,“我是一個商人,說話不能搞得像個社會批評家,不過我說明一點,如果一個商人可以說任何導演的好話,但是隻要他認為這個導演不能賺錢,甚至不能間接賺錢的話,那麽你再怎麽聽他說好話都是沒用的。”


  程剛楞了一下,以一種你談錢你很庸俗的態度嘲諷著說到,“你覺得陳導以後拍片子不賺錢了?”


  “我沒這麽說,你覺得呢?”胡海希哈哈笑起來,趁機又反過來拍了拍程剛的肩膀,轉過去和導演及其他工作人員打招呼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