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三姑

  三姑何許人也?其實在中國絕大多數農村都存在這麽一個角色,占卜問卦、消災祈福、跳大神走陰尋人等等。這個三姑本非當地村民,據說她從小家境貧寒,身子骨差。在其14歲的時候有一次爬樹摘香椿菜,不小心摔落在地,從此以後兩腿癱瘓,沒了生活自理能力。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成年人自己都很難填飽肚子,更別說還拖著個殘疾的小孩了。


  無奈三姑被家人拋棄,流落街頭,個中心酸隻有自知。直到有一日,三姑因許久沒有進食,饑腸轆轆,自覺氣息漸弱,恐怕來日不多,便爬到一座古廟中等死,怎想還沒爬進門檻便暈倒在地,昏死過去。迷糊中,三姑看到一個通體白衣人走近身邊,以手撫其額頭,然後順勢一帶,三姑硬生生站了起來。白衣人並不說話,以其雙指在三姑眉心一點,三姑頓時覺得全身輕鬆,之前的饑餓感立刻不複存在。她想感謝這位素未蒙麵的好心人,但是隻會張口,卻不能言語。白衣人徑自向前,三姑不自覺便跟在其身後,直至走入一片濃霧中,四下裏什麽都看不清。


  三姑猛然醒悟,這位白衣人莫不是陰間的勾魂使者?我這是隨他去地府了吧?果然,穿過濃霧後,是一片連綿不絕的高山,他們來到其中一處,看到岩石上鬼氣森森的幾個大字:蒿裏山。三姑知道這便是鬼門關入口了。他們轉過山門,來到一處古老的府門外,白衣人飄然而去,隻留三姑一人逗留在此。沒過多久,隻見府門打開,一個手持鋼叉,頭上冒火的無臉赤身男子將三姑帶入府內。三姑看到這裏更像是審犯人的地方,猜想可能是閻羅殿,但是又不像,因為殿上坐鎮的“閻王”穿得竟是當代衣服,而且麵相也並非老人們口中所描述的那般凶惡。最主要的是,三姑生前聽老人說進入陰間後先經過的奈何橋、望鄉台、惡狗嶺,一個也沒看到,甚至聽得最多的黃泉也沒見著就直接來了閻王殿受審。


  “閻王”咿咿呀呀張口,三姑一個字也沒聽懂,又不敢瞎應付,隻是害怕的低著頭。“閻王”似乎覺察到有異樣,開始棄用鬼語,改用人話跟三姑交流。一問一答幾輪下來,三姑搞清楚了,此人並非閻王,乃是陰陽判官,此處也並不是閻羅殿,而是陰陽殿。陰陽殿之所以設在鬼門關第一道關卡,就是為了避免陰差錯抓多抓,造成冤魂無端入地府。而陰陽判官是以陽人身份入地為陰差,目的也是在此。陰陽判官拿過生死簿,查錄半天發現三姑陽壽未盡,這也是三姑為何聽不懂鬼語的原因。於是判官差遣陰差送其還陽。三姑因為被勾魂使者錯抓,並以雙指開通其天眼,即俗稱的陰陽眼,故在三姑還陽以後,可遍觀遊魂野鬼和陰風煞氣。


  這便是三姑奇遇之一,這讓三姑有了常人所不具有的通陰能力。而三姑的奇遇之二則直接將這項能力實際化。


  三姑雖然陽壽未盡,得以歸位,但是終究還是肉體凡胎,眼下自己已經半身不遂,又是多日粒米未進,這樣下去,就是今日陽壽未盡,明日也該差不多到了。但是天之所設必有所依,既然判官說你命不該絕,自然就不會斷你後路。三姑又一次在朦朧中昏迷過去,醒來後發現自己躺在一條竹床上,身邊放著半碗野菜粥。三姑顧不得多想,將碗端起一飲而盡。喝完菜粥後,三姑才注意到旁邊站著一位白須老者正笑盈盈看著自己。三姑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活下來肯定是受這位老人搭救,撐著要起來感謝。老人家連忙過來拍拍三姑,示意她躺下,三姑受寵若驚,鼻子一酸,淚如雨下。老人在一旁輕聲安慰,三姑許久未有這種親切的感覺,眼前這位老人就像自己的親爺爺一般,給三姑帶來了無限溫暖。


  再接下來的日子裏,三姑跟這位老人越來越熟,儼然把老人當成了自己的親爺爺了。在相處中得知,老人叫杜成隨,也是在小時候因為家中無力扶養不得不送入道觀。杜成隨是江蘇鎮江人,當地因為道教茅山上清派發源於此,所以學道之人較多,道觀也林林總總。杜成隨被送去的是一個小道觀,叫做“玄成觀”,杜成隨被賜道號:妙玄。這玄成觀在當地幾乎聽不到名氣,後來因為人們生活困難,無心向道,學道風氣日退,玄成觀一再衰敗,直至各位道士為了生計都棄了道觀,尋活路去了,杜成隨便是其中一員。多年過去,這玄成觀還在不在已經不得而知,妙玄道長為了生活雲遊各地,最後在鳳陽一處林間搭了個木屋,權做遮風擋雨之用吧。這日,杜成隨本要上山找些草藥,遇到了三姑,看到三姑奄奄一息,便背回來,以還魂草敷之,又灌了些清湯,這才將三姑救起。


  三姑跟著杜成隨一起生活,期間從這位老人身上學得很多道家學問。因為杜成隨所學宗派是茅山上清派,此派最講實用而非理論,所以無論是道術、法器、規則都比其它派別要多。三姑也深受影響,並且因為三姑已經開了天眼,在道學研究上較常人快了好幾倍。杜成隨見三姑印堂有痣印,似有高人點化,便問其故,得知了三姑的奇遇後感歎不已,便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隻恨自己道行不深,學問不精,眼看三姑是塊修道的好料,可以自己力不能及。好景不長,數年以後杜成隨撒手西去,三姑又成了孤家寡人。但是現在的三姑已是修道之人,並且自己親身經曆生死,早已將其看淡。


  三姑在埋了杜成隨以後,依靠其這些年所學和自己陰陽眼的本事,給人卜卦算事艱難生存著。後來國家政策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求神告佛之風又逐漸興起,三姑就是這樣得以慢慢過上了安穩的日子。再後來,三姑遇到了現在的愛人,兩人相愛結婚,並定居於此。生活安定後,三姑也從來沒有放棄道學的研究,並且幫著村裏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卜卦問事、招魂安生等等。久而久之,三姑的名氣在這十裏八鄉的就傳來了,有時候很多外地人都會慕名而來。對於來找自己幫忙的人,三姑一直不厭其煩,一來自己修道本就該回饋世人,二來這些來人所求之事也多是舉手之勞。但是三姑有三大原則雷打不動:生死不問,命勢不卜,害人不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