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護送登基
第833章 護送登基
號稱迷信小王子的爾朱榮,得知19歲的北魏孝明帝元詡,被自己的生母胡充華太后給毒殺了。二話不說就帶兵進軍洛陽,打算滅了胡太后。
可是出師有名是前提,為此爾朱榮打算立一個皇帝。但是該立誰呢?這事兒爾朱榮一時拿不定主意,因為老元家的宗室成員實在是太多了。於是他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了上天。
老規矩,立銅像定天子。爾朱榮找來了一堆宗室,先後給他們立銅像,前面幾個都失敗了,直到彭城王元勰的第三子元子攸時,銅像居然鑄成了!
看來是老天爺讓元子攸登基稱帝,再加上彭城王元勰在北魏威望盛高,爾朱榮便下定決心,將元子攸立為皇帝。自此,元子攸跌宕起伏的傀儡生涯,便拉開了序幕。
爾朱榮是個梟雄,而且是部落首領出身,沒什麼文化。但是打仗一級棒,這樣的人在盛世,那就是個街溜子,可到了亂世,卻能成就一番大業。
爾朱榮攻入洛陽以後,率先將元子攸立為皇帝,隨後開始問罪。胡太后和年僅3歲的小皇帝元釗,都被爾朱榮給扔進了黃河。
這還不夠,手下人又給爾朱榮出了個餿主意,他們建議爾朱榮把北魏百官全都給滅了。爾朱榮不知道哪根筋沒搭對,居然認可了這一行為。
於是在公元528年,元子攸登基的這一年,爾朱榮將文武百官都騙到了黃河小浪底,用騎兵將他們圍了起來,隨後這2000多名官員和北魏宗親,全部給爾朱榮殺掉,扔進了黃河。
這些人里就包括了元子攸的兩位兄弟元劭和元子正。這可把元子攸給嚇傻了:這是什麼操作?爾朱榮,你要做皇帝,你就去做好不好?犯不著這樣搞!
當時爾朱榮的手下人,絕大多數都在勸說爾朱榮稱帝。爾朱榮當然也這麼想,可關鍵時刻賀拔岳卻提出了反對,理由很簡單: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一臉不大高興的爾朱榮,只好把這個選擇題再次交給了老天爺,於是他又開始鑄造銅像了。只是可惜,他給自己一連鑄造了4次銅像,都以失敗而告終。外加巫師也勸他:大哥,這是天意,不可違背啊!
爾朱榮恍然大悟,認為天命不可違,於是立馬將剛剛趕走的元子攸給重新找了回來,哭著讓元子攸繼續做皇帝。
但是爾朱榮有個要求,那就是遷都晉陽,那是爾朱榮的大本營。這個時候元子攸已經得知了占卜的事情,所以立馬硬氣了起來:皇帝不做也就算了,遷都是絕對不行的!
爾朱榮見天選之子元子攸執意如此,自己只好含淚離開洛陽,回到自己的根據地晉陽。元子攸長長地鬆了口氣,估計沒少塞好處給那個巫師。
在常人眼裡,元子攸就是個傀儡皇帝罷了。他本來沒有繼承權,是勾結了外藩爾朱榮,這才奪取了皇位。
此後自己被爾朱榮所控制,那也是活該罷了。至少當時洛陽的臣民都是這麼想的,畢竟河陰之變的慘劇,元子攸也有責任。
可是元子攸本人卻十分有個性,他見識到了爾朱榮的狠毒以後,並沒有為此妥協。那麼元子攸的反抗究竟有多精彩呢?
第一,拒絕遷都。
北魏孝文帝元宏,進行漢化改革的時候,為了讓鮮卑人更加融入中原,所以將都城從平城遷徙到了洛陽。此後北魏的都城就長期在洛陽了。
而這個時候爾朱榮為了方便控制元子攸,自然建議遷都晉陽,畢竟自己在洛陽可闖了大禍了!而元子攸卻堅持要留在都城洛陽,如果非要去晉陽,那他就不幹了!
這種個性,第一次讓權臣爾朱榮碰了一鼻子灰,爾朱榮只好對此妥協。這是元子攸反抗爾朱榮的第一次勝利,可見他沒有被血腥的屠刀所折服。
第二,拒絕封官。
既然不能遷都,而爾朱榮又想控制元子攸。那爾朱榮只好安排自己的人到元子攸身邊了。
首先就是自己的女兒爾朱英娥,原本是孝明帝元詡的妃子,如今卻成為了孝庄帝元子攸的皇后。
其次便是自己的心腹元天穆,他被任命為太宰、錄尚書事,成為了權傾朝野的人物,始終在元子攸身邊晃悠著,是爾朱榮的傳話筒。
再者是爾朱榮的族弟爾朱世隆。他被任命為驃騎大將軍、左僕射、肆州刺史,手握兵權,隨時能夠穩住朝中局面。
除此以外,爾朱榮的其他心腹,也都被安插在朝中各種要害的位置,等於說元子攸身邊,沒幾個自己可以信得過的人。
這麼一來,元子攸豈不是任人擺布?還真不是!他知道關中、山東、河北、山西等地,都是爾朱榮的地盤,他能夠爭取的,只有洛陽、河南地區的力量。
於是當爾朱榮推薦自己人前往河南做官的時候,元子攸一口拒絕了他的上書。這可把爾朱榮給搞蒙圈了:大哥,你還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嗎?你是個傀儡曉得伐?咋這麼不敬業呢?
元子攸死活就是不答應,為此爾朱榮又讓心腹元天穆多次逼迫元子攸就藩,可元子攸一直在搖頭。最後沒辦法,元天穆只好跟元子攸攤牌:小夥子,識相點,爾朱榮才是管事兒的!
元子攸卻怒懟元天穆:爾朱榮要做皇帝,就直接讓他來做,只要我還是皇帝,就絕對不會答應這件事!想讓我做傀儡?做夢去吧!
這話傳到爾朱榮耳中,氣得他差點帶兵殺回洛陽。好在當時叛亂太多,他沒工夫跟元子攸置氣。
第三,假裝聽不懂!
當時爾朱榮已經是天柱大將軍了,可他還想再往前走一步,那就是加九錫,封公爵,順便斬獲篡位三件套: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於是爾朱榮就試探性地告訴元子攸:大家都勸我加九錫,這可把我氣壞了,難道我是想加九錫的人嗎?
這種暗示已經不能再明顯了,爾朱榮就是想要加九錫,就等著元子攸主動提出來了。結果元子攸卻假裝聽不懂:哎呀,愛卿可真是忠心耿耿啊,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忠誠的大臣,那咱們就不加九錫了!
爾朱榮已經暗示得如此明顯了,可元子攸就是不接招。遇到這麼不懂事的皇帝,那爾朱榮當然要親自去輔導一下他的功課了。
於是乎在侄子爾朱天光平定關隴以後,爾朱榮便以皇后即將產子,自己要去洛陽照料為由,帶著幾千人馬前往洛陽。
這可把北魏宗室朝臣們給嚇傻了,上次爾朱榮來了一趟,製造了慘絕人寰的河陰之變,導致2000多名貴族和大臣喪命,這回難道又要故技重施?
因此稍微有點兒身份的人,都紛紛開始逃離洛陽。元子攸知道,場上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在宗室城陽王元徽、侍中李彧等人的支持下,元子攸打算誅殺爾朱榮。
有人表示要刺殺爾朱榮,有人覺得刺殺風險太高,還有人覺得應該把洛陽城中爾朱榮的黨羽先誅滅,在與之強行對抗。由於參與討論的人太多,這事兒居然鬧得滿城風雨,大家都給知道了。
我勒個去,沒見過把陰謀搞得如此光明正大的,哪怕路邊賣火柴的小女孩兒都知道元子攸要幹掉爾朱榮了:老爺,買一根火柴吧,皇帝要做掉爾朱榮了,家裡需要點火慶祝一下。
這個時候元子攸並沒有慌張,而是繼續謀划著自己的刺殺活動。
首先,元子攸覺得如果誅殺了爾朱榮,一定會導致身在并州的元天穆揮軍前往洛陽,因此元子攸還趁此機會,找了個理由,把元天穆一起喊來了洛陽,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嘛!
其次,元子攸手裡能調動的人馬有限,因此他看中了武衛將軍奚毅。奚毅是爾朱榮安插在元子攸身邊的人,但是他與元子攸的關係居然更好,甚至發誓:臣寧死陛下,不能事契胡。有了奚毅的相助,元子攸手裡就有了一定的兵馬。
再者,元子攸開始安排除掉爾朱榮以後的事情。他拿起了一本《三國志》仔細閱讀後,打算學習司徒王允除掉董卓的事迹。但是他不想落得王允的下場,因此在誅殺行動中,只處置爾朱榮、元天穆這兩人,至於爾朱世隆、司馬子如等人都可以赦免。
最後,元子攸開始和大家商量刺殺的細節。先把爾朱榮、元天穆騙到宮中,然後伏兵四起,將這兩個人給亂刀砍了。元子攸也應該做好兩手準備,在自己身上準備一把刀,一旦刺殺開始,元子攸先跑路,以免被爾朱榮挾持。
爾朱榮第一次入宮,元子攸等人被他的氣勢嚇得不輕,居然都沒敢動手。爾朱榮也意識到了氣氛不對,連忙離去。錯過了這次機會,元子攸悔恨至極,只好以皇后產子的名義,再次召見爾朱榮。
這回爾朱榮來了以後,恰好迎面碰上溫子昇,他手裡正拿著赦免爾朱世隆等人的詔書。這要換成其他人,恐怕早就瑟瑟發抖了。可溫子昇是個老江湖,爾朱榮問他手裡拿著什麼,他淡淡一笑:天子赦書!
好傢夥,一句話,直接讓爾朱榮沒脾氣了。爾朱榮也沒去查,就徑直走入了大殿。剛進去,元子攸埋伏的人就衝殺了上來,爾朱榮還想挾持元子攸,卻被元子攸當場一刀斬殺。一代梟雄爾朱榮,就這麼沒了。
本以為誅殺了爾朱榮,這天下就重歸元子攸之手了。赦書也已經頒布了出去,可惜爾朱家那幫人沒有一個倒向元子攸的,哪怕再多的高官厚祿也不管用。
事情出乎了元子攸的意料,爾朱世隆、爾朱度律、爾朱兆、爾朱天光、爾朱仲遠等人,紛紛殺向洛陽,壓根就不給元子攸任何喘息的機會。
元子攸知道招降無望,卻也沒有丟了他們老祖宗的臉。他選擇與爾朱家族血戰到底。元子攸將宮中所有財物拿了出來,招募了上萬勇士,與爾朱世隆等人殺了個昏天黑地。
只可惜爾朱家族實力強大,元子攸手裡沒有本錢,最終兵敗被俘。3個月以後,元子攸被爾朱兆勒死在了晉陽的三級佛寺。這一年元子攸才不過24歲。可以說,元子攸算得上是歷史上最剛的一個傀儡皇帝了……
公元502年,梁武帝蕭衍正式消滅了蕭齊王朝,建立了蕭梁王朝。自此南朝進入了梁武帝統治時期。同時期的北方,一代明主北魏孝文帝元宏病逝,年僅33歲,他那年幼的兒子元恪繼位,也不過才3年而已。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況是皇帝?於是在公元505年開始,梁武帝蕭衍,組織了一系列的北伐活動。首次登場的便是以臨川王蕭宏為首的北伐,這次北伐雖然蕭宏的表現一塌糊塗,但卻誘發了鍾離之戰,在韋睿、昌義之、曹景宗等人的努力下,最終導致北魏慘敗,死傷接近30萬人。
嘗到甜頭以後的梁武帝蕭衍,立志收復南齊丟失的重鎮壽陽。甚至在公元514年,不惜動用30萬勞工,建造了規模浩大的浮山堰,結果浮山堰垮塌,導致方圓數百里的數十萬百姓死傷慘重,可謂是得不償失。
浮山堰事件以後,梁武帝開始有點兒慫了。畢竟自己登基沒多久,國力尚未完全恢復,哪能這麼瞎折騰呢?於是梁武帝開始休養生息,著重發展生產力。那麼北伐事情就這麼忘了嗎?那是不可能的!梁武帝始終記著北伐,只不過他換了一種方式,那就是以小博大!
北魏內亂不止,梁武帝覺得以小博大也可以取勝。
北魏到了孝文帝改革以後,國內矛盾日益尖銳,尤其是宣武帝元恪在位後期,不信任宗室,重用外戚高肇等人,使得北魏朝局逐漸走向衰敗。
元恪去世以後,年僅6歲的元詡繼位,直接導致胡太后亂政,繼而引發了北魏六鎮起義。公元528年,爾朱榮進京勤王,滅了北魏朝中2000多位貴族和官員,等於給北魏高層換了一次血。
在北魏如此動蕩的年代,我們的梁武帝老爺子,一邊吃齋念佛,一邊休養生息,一邊還在動著北伐的小心思,實在是難得啊!
經歷了浮山堰失敗事件以後,梁武帝似乎學乖了,他認為北魏如此動蕩,不需要大軍出擊,便能夠攻城略地。
於是以小博大的一系列北伐戰役,就這麼拉開了序幕。
第一次北伐,公元524年,裴、夏侯亶收復壽陽。
第二次北伐,公元527年,夏侯夔、湛僧智收復渦陽。
第三次北伐,公元529年,陳慶之攻克洛陽。
第四次北伐,公元532年,元慶和無功而返。
這四次北伐出兵人數都不算多,以小博大的方針也註定了這幾次北伐的結果。要想收益高,投入資本自然也得大,可梁武帝偏偏不這麼想,你有什麼辦法?
裴邃是南朝名將,率先派遣3000人馬直奔壽陽城下,和北魏揚州刺史長孫稚大戰了9個回合。由於人數太少,後援力量又沒跟上,結果無功而返。
此後裴邃收拾殘部,陸續攻克了狄丘、甓城、黎漿等城。這可把駐守在城父的河間王元琛給嚇壞了,要不是元詡多次催促進軍,這哥們說不定就開溜了,畢竟裴邃太能打了。
元琛到了以後,與長孫稚合兵一處,共計5萬人。此時南梁軍隊數量不詳,但肯定遠遠比不上北魏,否則早就強攻壽陽了。
明年,復破魏新蔡郡,略地至於鄭城,汝潁之間,所在響應。魏壽陽守將長孫稚、河間王元琛率眾五萬,出城挑戰。邃勒諸將為四甄以待之,令直閣將軍李祖憐偽遁以引稚,稚等悉眾追之,四甄競發,魏眾大敗。斬首萬餘級。稚等奔走,閉門自固,不敢復出。-——《梁書》
5萬大軍剛出城,就被裴邃埋伏下的4支人馬殺得大敗,死傷1萬多人,自此北魏大軍不敢再出城作戰。可惜沒多久裴邃就在軍中去世了。
主將去世,可北伐大業卻不能耽誤了,於是蕭衍讓夏侯亶接替了裴邃的工作,繼續北伐。看來上次浮山堰的教訓還不夠,蕭衍居然又想著玩一出水淹壽陽城,嚇得北魏大軍瑟瑟發抖。
由於淮水暴漲,夏侯亶果斷出兵圍困壽陽。當時長孫稚已經被調走了,新來的揚州刺史李憲壓根頂不住這雙重壓力,居然選擇了舉城投降,北伐大軍還沒怎麼用力,就輕而易舉收復了壽陽。不得不說裴邃在這次收復壽陽之戰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嘗到甜頭的梁武帝蕭衍,在第二年立馬組織起了另一場北伐活動。這次他派遣司州刺史夏侯夔、譙州刺史湛僧智等人攻打北魏的東豫州。
此時的北魏內部,由胡太後主政,可謂是一塌糊塗。北魏軍心動蕩,直接導致南梁大軍連戰連捷,陸續攻克北魏的平靜、穆陵、陰山三關。
其中譙州刺史湛僧智的戰鬥力爆棚,將北魏東豫州刺史元慶和圍困在了渦陽,採取圍城打援的方式,擊潰了北魏元顯伯帶來的援軍。而夏侯夔也前來助陣,切斷了魏軍後撤的路。
這下完犢子了,元慶和在重重壓力之下,壓根無心戀戰,只好選擇出城投降。自此渦陽便落入了南梁之手。
北伐事業可謂是蒸蒸日上,梁武帝非常高興啊,認為自己沒花多少本錢,就獲得了比較高的回報。實際上樑武帝不知道的是,他已經開始錯過最佳北伐時機了。
因為公元528年,北魏六鎮起義已經到了如火如荼的時候,爾朱榮、葛榮、杜洛周等梟雄陸續崛起,再過2年這場起義就要結束了。
如果這一時期,趁著北魏大亂的時候,梁武帝能夠派大軍北伐,那結果可想而知。但是我們的梁武帝意識到這一點時,居然只讓陳慶之派遣7000人馬北伐,這不是鬧著玩嗎?
爾朱榮製造了河陰慘案,導致北魏宗室紛紛出逃到南梁,梁武帝順手便將元顥立為北魏皇帝,並且派遣陳慶之帶著7000人馬護送他前往洛陽登基。
好傢夥,得虧陳慶之能幹啊,帶著這麼點人,在北魏打了47仗,全部取勝,陸續收復了32座城池,拿下滎陽、虎牢等重鎮,繼而奪取洛陽。
高祖復賜手詔稱美焉。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梁書》
可就這麼點人馬始終無以為繼,梁武帝此時又跑去寺廟裡吃齋念佛了,壓根沒工夫派遣援軍給陳慶之。等到爾朱榮緩過勁兒來,大軍南下,瞬間將元顥沿途撿來的十萬殘軍擊潰,連帶著陳慶之的那7000人馬也毀於一旦。
所以說,陳慶之北伐的時機,其實是南梁奪取天下的最好時機。可惜梁武帝不肯下本錢,依舊想著以小博大,那不是鬧著玩嘛!
經過了這次北伐,梁武帝似乎依舊沒有醒悟過來:北魏你隨便亂,我要是大舉北伐算我輸!這可把北魏那幫亂世梟雄們給高興壞了。
到了公元532年,由於北魏的南兗州刺史劉世民投降南梁,北魏的建義城主蘭寶誅殺徐州刺史,獻出下邳城投奔南梁,再加上高歡和爾朱家族內戰正酣,使得梁武帝再次萌生了以小博大的北伐念頭。
不過這回梁武帝就更加敷衍了,他連自己人都不肯派遣,而是派遣了元慶和帶兵北伐。還記得元慶和嗎?元慶和過去是給北魏幹活的,由於夏侯夔拿下了渦陽,元慶和就投降了南梁。
這回梁武帝冊封元慶和為假魏王、北道總督,帶兵北伐。你說一個降將,梁武帝能給多少兵馬呢?顯而易見嘛!
等到元慶和出兵以後,得知北魏朝廷派兵前來鎮壓,嚇得他立馬後撤,一路小跑回到了南梁。梁武帝無奈地笑著搖搖頭:元慶和你小子,嘴巴溜得很,可膽子卻跟老鼠一樣小。(膽小如鼠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梁武帝蕭衍授予信武將軍,以為北道總督、假魏王,北伐。行至項城,北魏朝廷出師討之,望風退走。蕭衍責之曰:「言同百舌,膽若鼷鼠。」遂徙於合浦。-——《魏書》
你也別說人家元慶和了,就問你梁武帝自己吧,如果你膽子夠大,為什麼每次北伐都出那麼點人馬呢?難道就不敢多下點本錢嘛!
再往後,梁武帝還想北伐就沒那麼容易了。因為六鎮起義逐漸消失,爾朱家族也被高歡逐步消滅。北魏內亂已經被平息下去了。
這個時候的北魏,除了關隴地區外,皆由梟雄高歡統治,實力強勁,再也不害怕梁武帝的北伐了。侯景南歸以後,雖然梁武帝在他的慫恿下,還想北伐,可看了看北魏的實力,立馬扇了自己兩個嘴巴子,放棄了這一想法。
從此以後,梁武帝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契機。從公元524年,梁武帝第一次正經北伐,到公元532年,梁武帝最後一次正經北伐,足足有9年時間,北魏都處於內亂狀態。可他就是把握不住這些機會,你能咋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