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蒼天霸血> 第二百三十一章 回返(三)

第二百三十一章 回返(三)

  金光華回頭望向那密密麻麻的人群,心中一陣苦澀,對于蔣孔明的推算再也不敢有半點質疑之心。


  在通向臥龍城的道路上,紅色海洋的二萬大軍并沒有受到任何阻擊和抵抗,但是他們卻并不輕松,某些人的心中甚至于還希望匈奴人能夠銜尾上來,大戰一場,也好過此時的無奈。


  一件出乎意料但卻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讓所有將領為之困擾不已,那就是在大部隊的后面多了一條長長的,一望無際的尾巴。


  雖然匈奴人有過承諾,只要不加抵抗,就不會妄自屠殺百姓,但是他們數百年來的名聲太臭,致使信者寥寥無幾。


  看到紅色海洋的大部隊經過,無數的百姓自發地跟在后面,在他們的心中,既然北方的擎天柱紅色海洋都要戰敗離開,那么局勢之惡劣,就可想而知。這里,怕是真的要成為匈奴人牧馬放羊的地方了。


  希望,隨著紅色海洋的離開,已經完全破滅。任由將軍們千般解釋,但那張貼出去,寫的天花亂墜的榜文卻又是多么的蒼白無力。


  大規模的遷移開始了,隨軍而行的百姓們好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多。從最早的一鎮數十戶人家,到現在一眼望去,亦是看不到盡頭。


  方令辰皺著眉頭,看著這群明顯拖累了自己行軍速度的普通百姓。人心,就是這樣奇怪的一個東西,只要略加煽動,立時就會沸騰起來。


  他扭頭看向大部隊前方的蔣孔明,心中既敬且懼,老姑姑對他的評價確實中肯,此人斷然得罪不起。好在,人皆有弱點,蔣孔明的弱點就是許海風,只要不是瞎子和白癡,就可以感受到他對于許海風的那片赤膽忠心,絕對是毋庸置疑。


  許海風,他暗暗地長吐了一口氣,幸好這是方家的女婿,方家待其不薄,而他也知恩圖報。幸好啊……他并非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想到這里,老將軍啞然失笑,一個宗師,又怎么可能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呢?

  自從那一鎮百姓執意隨軍而行之后,蔣孔明立即下令,將他們帶至軍中,行李有人抗,伙食有人做,帳篷有人搭,將他們伺候的服服帖帖。而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每日里榮幸地與蔣孔明蔣大軍師親密談話,數日之后,蔣孔明成功地完成了洗腦的計劃。


  隨后二萬余人在蔣孔明的驅使下,開始了急行軍。好在紅色海洋不愧是大漢帝國首屈一指的精銳部隊,縱然是在諸如這般勝利大逃亡的情況之下,亦沒有亂了隊形。


  一路上,所有匈奴人或是聞風而逃,或是據城堅守,或是避而不戰。總之,無人敢于挑釁攻擊。而方令辰等亦是繞道而行,盡量不與他們發生沖突。


  中原北方,原本就是地廣人稀,再加上匈奴人的入侵,造成了大量難民南移,更是數十里渺無人煙,一片荒涼景象。


  過了半個月,眼看距離西線大營不過十數日路程。蔣孔明立即改弦易轍,下令放緩行軍速度。其后,大部隊筆直向前,不再刻意回避匈奴人,一切阻擋在前方的障礙都被他們一掃而空。


  同時,他將那些受到良好照料而心生感激的百姓招來,讓他們到附近的城鎮去張貼榜文。


  榜文之上,洋洋千余字,闡述了紅色海洋軍團因為某種原因,不得不暫時離開北方,同時信誓旦旦的保證日后一定會殺將回來。


  只是這等睜眼說瞎話的舉動卻是無論如何也瞞不過廣大群眾們那雪亮的眼睛。


  當得知那鎮百姓都是千里迢迢隨著紅色海洋從北方而來,更從他們的口中得知,黑旗軍統領許海風愿意接納所有心向大漢的平民百姓,并且會給予他們一個安居樂業的機會。


  于是加入的人數開始激增起來,數日之內,便已突破萬人大關。


  好在此時距離西方大營已經不遠,匈奴人雖然得到消息,但已是鞭長莫及,無法攔阻。


  不過,他們也并非一帆風順,在走訪四處鄉鎮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匈奴散兵,他們雖然無法對那二萬紅色海洋的大部隊構成什么威脅,但對付一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卻是易如反掌。


  短短數日之內,已有數起屠殺事故在此發生。


  此事無疑成了一個最好的催化劑,就算是那些猶豫不決的人也唯有立即下定決心,收拾行禮,追隨大部隊前往西方大營。


  而蔣孔明得聞此事,立即將被匈奴人殘忍殺害的百姓尸首搬到大營之外的空地,并且找到了幾名幸存者,召集所有百姓和士兵,表演了一出慷慨激昂的即興演講。


  在鐵證如山的事實面前,不但所有的百姓義憤填膺,就連紅色海洋的二萬勇士也被他勾起了新仇舊恨,紛紛請愿出戰。


  事態的發展遠遠地出乎了方令辰的意料之外,局勢的變動已然不受他的控制,在這如同波濤洶涌的無窮恨意前面,他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反對余地。


  于是,許海風許大宗師在所有人憤怒和期盼的目光之下,率領數千人浩浩蕩蕩地離開了軍營,他們分成數隊,在附近百里之地掃蕩巡邏,一旦發現匈奴人的散兵,立即一擁而上,將之亂刀分尸,以泄心頭之恨。


  雖然匈奴人眾民皆兵,但也是良莠不一,在這里負責守衛的士卒,自然不可能與金狼軍和飛馬軍團這等精銳之士相比,他們也就是在大草原上放牧的普通民眾,戰時應召而來。


  由此可以看出,匈奴人的強悍絕非漢人可比,同樣是普通民眾,但二者相差之大,卻是天壤之別。一個十人隊的匈奴馬隊,就敢對一個小村鎮發動攻擊,而且還往往得手而歸。


  漢人的怯弱,在這一刻完全暴露無疑。或許這就是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最大差異。在靠近南方的土地上,從來就沒有發生過如此慘烈的戰爭,無論大漢帝國的英勇官兵們在邊疆流了多少血,對于他們來說,都是無關痛癢的一件事,最多就是在茶余飯后閑聊之時提上一句。


  然而當厄運真的降臨之時,他們已沒有膽量,提起兵器去與敵搏殺了。他們所唯一指望的,就是委曲求全,就是茍且偷生,只要還有著一線生機,他們就沒有反抗的勇氣。


  這樣的情況,蔣孔明知之甚深,但就算是他,亦是棘手無策。


  只是當這些匈奴人遇到被蔣孔明激起了胸中血性的紅色海洋之時,唯一的下場就是一命嗚呼,眼疾手快的,仗著馬術高明,僥幸而逃,但大多數卻搭上了自家性命。


  許海風在蔣孔明的唆使下,親自參與了剿殺行動。以他宗師級數的崇高身份,當然是不屑于出手擊殺那些無名小卒,不過是隨軍而行,坐那壁上觀而已。


  正因為有他這位宗師壓陣,所有紅色海洋的士兵們再無后顧之憂,拚殺起來,格外賣力,導致戰斗力驟然提升三分。


  經過了連日來的不停打擊,殘余的匈奴人終于狼狽逃走。


  當眾百姓得知此事,無不額首相慶,對于率軍將匈奴人擊潰的許海風更是感恩戴德。


  就這樣,當方令辰等人手中捏著一把汗走出匈奴人控制的地盤之后,無不長長地松了口氣。


  而此時,在蔣孔明的特意設計之下,數首容易上口又極具感染力的兒歌迅速的在一眾百姓之間廣為流傳。


  至此,他們無不對許海風感激萬分。當這群百姓來到西方大營,被分散安置之后,許海風的仁義之名更是遠揚千里,深入人心。


  只要一想到,遠至北方大營,近至西方大營,千里之遙,數萬百姓隨軍而行。雖是身處群狼環顧之下,但許大宗師親自披掛上陣,一路之上,勞心勞力,披荊斬棘,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保得他們安然無恙,一個不差地盡數送至安全地帶。


  這等豐功偉績又豈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宗師之名果然天下無雙。


  至于在這二座大營中間的那段路程,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是否有難民加入,卻是不在眾人的考究之中。兵荒馬亂之際,也不會有人有這閑工夫,遠至匈奴人的地盤去詢問一番,就算是真的有所疑惑,但在宗師這個無比炫耀的光環之下,也沒有多少人敢于一探究竟。


  月許之后,當許海風從眾位嬌妻口中得到這個消息之后,縱然他已是今非昔比,亦是極為難得地挑起了劍眉,在眾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中落荒而逃。


  終于過了警戒線,在看到來自西方大營的接應部隊之時,就連蔣孔明亦是露出了一絲如釋重負的微笑。


  一名偏將恭敬地向許海風遞上一封書信,他拆開看過,順手傳給蔣孔明。


  蔣孔明仔細地瀏覽一番,一雙濃眉緩緩蹙起,他抬起頭,望著西方,嘴里喃喃地說著:“阿布索倫,你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