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大獲全勝
眼見得黃巾賊陣中的“徐”字大纛被砍倒,黃巾賊也隨之亂作一團,蕭家塢堡牆頭之上,蕭石對王修喜道:“叔治先生,君侯大破賊矣,我等當整合堡內精兵,即刻殺出以策應君侯。”
王修深以為然,當即揮手道:“蕭石蕭仲,汝二人立刻率領精兵出擊,策應君侯。”
兩人抱拳而去,此前接到書信之後,王修便早就整頓城中,從老弱之中一番選擇終於挑出了八百可用精兵,堡門緩緩打開,蕭石二人率領這八百精兵向前一舉殺出,搖旗呐喊。
徐和之前縱兵出戰,為防止堡內敵軍策應,因此在營盤中留下了一萬黃巾賊,論兵力遠遠勝過這區區八百人,但是將為兵之膽,徐和都被殺了,這一萬人頓時氣為之奪,已經躁動不安,如何能夠與蓄勢已久的八百精兵相抗衡?
“殺啊!”
一直守城,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蕭石早就忍不住了,率先策馬持槊突入黃巾賊陣中,他厲聲大吼,馬槊乃是突陣利器,刺擊挑殺,沒有士氣的黃巾賊多為怯懦之輩,如何擋得住蕭石這個莽漢?
八百精兵所到之處,黃巾賊便隨之波分浪裂,根本抵擋不住他們的兵鋒,如若不是這八百人委實太少,隻怕這一萬黃巾賊頃刻之間便要崩潰。
不過這情形並未維持太久,隨著黃巾賊大軍崩潰,蕭言孫堅各自揮師追擊,同時自然要分派兵馬來奪取黃巾賊大營,隻見得陳昱帶著五百兵馬向南殺來,與八百精兵一南一北衝突敵陣,這一萬殘兵終於也抵擋不住了,徹底崩潰,數萬黃巾賊淪為魚肉。
此後整整一日時間,戰鬥總算是完全停息,徐和部六萬多黃巾賊,被斬殺五千餘人,俘虜四萬多人,剩下還有一萬多人四散而逃,不知所蹤,一些黃巾賊就此遁入山林之中,不敢出頭,生怕被官軍捕殺,日後成為積年老匪。
有的則是逃散在鄉野之間,對百姓揮起屠刀,搶奪糧米,阻遏生產,大大破壞了東萊郡的農事,因此蕭言以東萊郡都尉的身份,嚴明各縣守軍出城剿匪,同時分派陳昱、蕭石等人領兵,務必要將這些亂賊捉拿,可以就地正法。
至於被抓的四萬多黃巾賊俘虜,蕭言當然不可能放過他們,畢竟這些人不管是無奈還是嗜血,手上都已經沾過血,這些老實本分的農人一旦搶掠之後,嚐過不勞而獲的甜頭,那就很難馴服啦。
因此蕭言不得不分派千餘軍士,督促這四萬多黃巾賊俘虜暫時轉化為軍屯,命令他們耕地,一張口便收取了其五成糧米,不過隻要肯用心耕作,總是有一口飯吃的。
為什麽這些本來老實巴交的農人,平素任人欺淩,最後卻敢揭竿而起,拿命和官軍作對?賦稅繁重,導致農人不得不賣兒賣女,沒了希望自然一心造反,所以蕭言許諾隻要耕種滿三年,就可以轉為民屯,賦稅降為三成……
孫堅對此倒是不以為然,哼哼道:“黃巾賊輩乃國家之亂賊耳,仲策何必留其性命?委實太過仁厚,而且費諸糧秣,若依某見,倒不如盡數驅到河邊屠盡,取其首級以向朝廷報功可也!”
封建王朝對於造反一向是零容忍,殺頭是最起碼的,夷九族都很常見。所以除了盧植這等當世大儒之外,皇甫嵩、朱雋等朝廷重將可就沒那麽心軟了,擊破黃巾賊後往往梟其首級,築為京觀以震懾反賊!
蕭言對此不以為然,黃巾賊中真正一心造反的能有多少,絕大部分還是實在活不下去了,生活沒有指望,這才受了蠱惑揭竿而起。桓靈之時人口多達五千餘萬,結果等過了100年,等到西晉太康年間,人口就隻剩下了三分之一,一千六百萬了,其中皇甫嵩、朱雋二人出力不小.……
何況梟首固然能震懾反賊,但是如果隻要是反賊就殺,那黃巾賊誰還敢投降?
至於糧秣問題倒是好說……徐和敗亡,其營中積蓄的無數糧草全部都歸了蕭言……足以積蓄十萬大軍一月之用,今用於蕭言麾下,足可支用三四月,到時候秋收糧草,便足夠用了。
孫堅畢竟是下邳縣丞,不能主政當地,而蕭言則是當地都尉,他當然不能幹涉蕭言主政,而就在壽陽之戰不久後,便有一騎背插羽毛,自西而來,馳入孫堅淮泗營中。
“孫縣丞,我乃朱中郎帳下斥候朱宇,朱中郎有書信送與孫縣丞。”
孫堅伸手接過書信,展開一看,不由得喜笑顏開。
程普老成,慣於察言觀色,見到孫堅一副見獵心喜的模樣,當即揣度道:“莫非是朱中郎相召文台公往長社去,相助破賊?”
孫堅頷首帶笑,將書信遞給程普觀看:“不錯,賊勢頗大,賊帥波才聚眾不下十萬,兩位中郎如今死守長社,準備固守反擊,某當為利刃也。”
“既然是中郎相召,自當兵貴神速,爾等整頓兵馬,某先去見仲策。”
孫堅囑咐程普等人一番,帶著二三隨從便去找蕭言去了,蕭言整日裏不是學習整頓兵馬,就是親自下地耕田,忙的不行。
孫堅找到蕭言的時候,隻見得蕭言挽起褲腿,抓著鋤頭正在耕田哩。蕭言前世從未下過田,今生又是侯府出身,剛下田的這幾天,累的腰酸背疼,不過也就是做幾天樣子,鼓勵耕種而已,不可能天天下地,因此咬牙撐住了。
踏踏踏,馬蹄聲響起,孫堅在馬背上大喊道:“仲策,且稍歇,某有要事。”
“文台兄?”
蕭言扔下鋤頭,這才知道原來右中郎將朱雋相召,好在徐和已經擊破,其殘黨也在捉拿之中,南邊的管亥一時間倒也不足為慮,何況朝廷征召,他自然沒法阻攔。
“然則需要仲策調撥我軍一些糧草,此外最好能從黃巾賊俘虜中抽調一二精銳,還望仲策準許。”孫堅抱拳道。
蕭言點點頭:“文台兄所請,某無不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