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苦思冥想
而這時,臨淄城,夜。
踏踏踏!
一陣馬蹄聲在寂靜的街道上響起,刺史府中睡得迷迷瞪瞪的蕭言被人給叫了起來。
“君侯,君侯?”
“嗯?”
蕭言睜開眼睛,隻見得李虎半跪在地:“君侯,黃縣有人來,有緊急軍情通報君侯。”
“黃縣?”
半夜醒來的蕭言本來還有些暈眩,不過猛然聽到這兩個字,忽然感覺到一絲不妙。
該死,難不成……是圍魏救趙!
“來人何在?快帶我去見他!”
蕭言來不及穿鞋,直接踩著布襪,穿著貼身衣服便急急忙忙走了出去。
“君侯!”
隻見得一名探馬站在廳中,見到蕭言直接跪倒在地,哭喊道:“大事休矣,賊帥徐和大軍十萬圍攻塢堡,叔治先生與兩位將軍正率領堡內軍民抵抗賊軍,但恐支持不了多久,請君侯速速回援吧!”
李虎吃了一驚:“什麽?這.……”
“果不其然,是吾小覷徐和也。”蕭言長歎一聲,他本來以為自己攻破臨淄,徐和自然而然就會調轉兵鋒,奪回臨淄,雖然他沒有信心戰勝徐和數萬大軍,不過至少青州東北部郡縣就安全了。
結果徐和也給他來了個當頭一棒:你不是攻占了臨淄麽?我就把你的塢堡也給拿下,讓汝無家可歸,如何?
蕭言自負來自後世,比現在人多了兩千年的閱曆,又讀了不少兵書,沒想到不過是一個黃巾賊渠帥,在《三國誌》中僅僅留下了隻言片語的徐和,也有如此謀略、膽識。
不過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了,蕭言扶起了探馬,安慰道:“汝安心,本侯已經攻破臨淄,待與眾將商議後,立刻發兵相救,下去歇息一二。”
“多謝君侯。”
隨從安排探馬下去歇息,他一路上換馬不換人,狂奔數日,如今是口幹舌燥,又累又餓,拱手一謝,先下去進食了。
“李虎,速速召集眾將議事!”
“喏!”
數名士卒跑了出去,沒過多久功夫,幾支火把朝著刺史府而來,太史慈、李虎、陳昱、陳東陽的諸將都匯聚在刺史府中。
蕭言坐於上位,緩緩將剛才之事敘述一遍。
“什麽?徐和這廝竟然要攻打塢堡?”陳東陽是個火爆脾氣,一蹦三尺高,對蕭言喊道:“君侯,塢堡乃是我軍根基,軍中將士一家老小都在塢堡中,萬萬不可有失啊。”
陳昱忍不住歎道:“塢堡當然不可有失,但是徐和有十萬大軍,就算我軍全軍趕到堡外又能如何?你能殺退十萬大軍麽?”
“我!”陳東陽臉一紅,卻泄了氣,嘟囔道:“某隻不過殺得十餘人,便無力了,不過隻要君侯一聲令下,便是百萬大軍,俺也敢一馬當先。”
“好了,大夥兒如果沒有主意不要爭吵,不要擾亂了君侯的思路。”太史慈打斷他們的話道。
太史慈勇猛無敵,勇武向來為軍中之冠,軍中將士對他向來敬佩,為諸將之首,聽到太史慈發話,陳昱和陳東陽也不敢爭吵了。
而見到他們都沒什麽主意,蕭言不由得一陣頭痛,他忽然有些理解劉皇叔當年的痛苦了,劉皇叔明明有關羽張飛這等兄弟,趙雲也願追隨,可是偏偏沒有能夠為之籌謀的王佐之才,所以在遇見諸葛亮之前,屢戰屢敗。
太史慈的能力、勇武也不亞於關張趙,無奈蕭言身邊沒有臥龍和鳳雛啊。
看來還是得自己想辦法,蕭言眉頭緊蹙,冥思苦想到底應該如何退敵。
塢堡肯定是要救得,陳昱說的不錯,塢堡就是自己的根基,萬萬不能有閃失,一旦讓徐和攻破塢堡,整個東萊郡都得被他吞並。焦和雖然忝為青州刺史,不過他也就會誇誇其談,守城還比不上蕭仲。
但是,關鍵問題是怎麽救,如何退卻徐和“十萬大軍”?
不過在這之前,還得先解決一個問題.……城裏的一萬多黃巾賊俘虜怎麽辦?
把他們放了,然後快速急行軍回去?如此一來這一萬多俘虜立刻就會重新變成黃巾賊,禍害地方,無疑是給自己找麻煩。
可是不放,難不成帶著他們一起趕路?趕到了塢堡,他們倒戈一擊,與徐和軍裏應外合把自己幹掉?
難不成.……真的要舉起屠刀?
目前來看,把這些黃巾賊給殺了其實是最得益的,因為首先能夠擺脫累贅,其次則是能夠減去一萬多人的糧草消耗。
而且在鎮壓黃巾之亂中,其實漢末許多名將都曾對黃巾賊揮動屠刀,比如三路大軍的主帥皇甫嵩和朱雋兩人,就曾屠殺數以萬計的黃巾賊,然後把黃巾賊的腦袋給築成京觀。
蕭言不斷的說服著自己,眼神逐漸也變得陰翳起來,他相信隻需要一句話,麾下的五千多將士就會毫不猶豫的下手。自古以來造反的罪名都是要夷九族的,所以他們對黃巾賊下手,毫無負擔。
武安國麾下的那些原黃巾兵大概下不了手,不過原來的那三千多人對付一群手無寸鐵之輩,也足夠了……
太史慈麵有憂色:“君侯難道是打算誅殺這群黃巾賊俘虜麽?”
蕭言緩緩點頭,沉聲道:“某思來想去,難以籌謀妥善之策,唉……”
忽然之間,蕭言腦海中靈光一閃。
“且慢!”蕭言哈哈一笑:“某有妙策矣!”
“俺就知道君侯是肯定能想出辦法的,哈哈。”陳東陽大笑道。
“君侯到底有什麽計策,還請快快道來吧。”太史慈等人急忙道。
蕭言微微一笑:“我軍明日出發,帶著黃巾賊俘虜一起走,等到塢堡之後,麵對徐和賊軍,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他將自己的計策道出後,諸將麵上現出了然之情,不過陳昱有些疑慮:“君侯此計雖好,不過徐和賊軍畢竟有十萬之眾啊,即便是君侯妙計得中,我軍要摧垮十萬大軍……”
“無妨。”蕭言又笑了笑,一臉成竹在胸,道:“某稍後手書一封,遣人快速送往徐州下邳,越快越好,到時會有援軍前來配合我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