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進攻塢堡
蕭家塢堡,連日以來始終處於平靜之中,不斷的有其他各個郡縣的流民因為背井離鄉而來,聽說了蕭家塢堡和蕭言的威名之後,慕名而來投奔。
投入大地主麾下,也就等同於失去了自由之身,而且世世代代都要為奴。但是在亂世之中,能夠保全性命,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所以才有這麽多的百姓前赴後繼,曹操軍屯製一張口就要百姓的五成收入,卻能夠奠定霸業。
王修整日裏督促百姓躬耕於壟畝之上,記錄在冊,而蕭仲則是每十日便率領這些佃戶操練,隻要操練個一年半載,這群人就能夠成為合格的輔兵,再經曆幾場血戰,便是一批可堪大用的戰兵。
“刺!”空曠的田地上,蕭仲站在一處小土丘上大聲呼喝,而數千農人則是手持木槍,年齡從十六歲到四十多歲不等,這就算得上是精壯了,黃巾賊中老弱摻雜,五六十歲的老漢和十幾歲的孩子都能上陣。
“喝!”
數千農人,動作整齊,腿腳邁前一步,雙臂抓住木槍,用力向前抽刺,反複的練習。
明朝名將戚繼光有言,臨陣之時,十成功夫能發揮出一半就無敵了,而真正到了戰場廝殺的時候,招式太多反而不知道該使哪招,因此長矛手隻需要練一招刺擊便夠了。
隻需要經過反複的練習,不斷增強刺擊的速度和力量,狹路相逢勇者勝,不管敵軍武功如何高強,我隻管一槍刺去,率先刺死敵軍,那就能活;敵軍比自己快,那就是死。
這些農人並非戰兵,十日一練,因此動作還是有些生疏,蕭仲時常皺眉,心道這些農人要想訓練成戰兵,還不知道要幾個年頭呢。
“阿仲!”
蕭仲聽到背後傳來的喊聲,下意識地轉過頭去,隻見得不遠處一彪軍馬湧了過來,領頭之人騎著高頭大馬,身形剽悍,滿身塵土之氣,不是蕭石還是何人。
“蕭石,汝怎麽回來了?不跟隨君侯征戰?”
蕭仲奇怪道:“君侯何在?”
“君侯命某留下牽製黃巾賊大軍,親率主力去齊國攻臨淄城了。”蕭石勒住馬頭,咽了口唾沫,抬起衣袖抹掉額上漢水,急切道:“先別說了,快快整頓堡外所有民眾,全部進入堡內防守。”
“這是為何?”蕭仲有些犯糊塗。
“徐和.……徐和親率十萬黃巾賊向黃縣殺過來了,看樣子是準備拿下東萊郡,咱們蕭家塢堡首當其衝,必須全力守城!”蕭石急道。
“啊?”蕭仲麵色一白,急忙下令道:“所有人全部進入塢堡,快快快!”
“黃巾賊要來啦,大家夥兒不要在外麵等了,快快進入堡內守禦啊。”
“王先生有令,大家堅壁清野,放棄全部城寨,堅守塢堡一城。”
王修、蕭仲和蕭石三人經過商議之後,最終決定將當初在堡外修建的數座城寨全部焚毀。
三人站立外堡外,在他們眼前,修築的木寨已經被烈火吞噬,熊熊燃燒起來,濃濃的黑煙直衝天際,熱浪迎麵而來。
“叔治先生.……”蕭石忍不住可惜道:“這.……這可是百姓們花了幾個月功夫才修好的,就這麽一把火燒了,未免也太可惜了。”
王修緩緩搖頭,指點道:“蕭石,汝說黃巾賊有十萬之眾,即便是詐稱,隻怕也能湊起五六萬大軍,如今堡內主力隨同君侯遠征在外,堡內戰兵隻有你麾下的千餘人,再加上五六千輔兵,這些人馬若是固守一堡,尚能堅守一段時日,要是分兵固守,隻怕旦夕可下。”
兵法中講究分兵作戰,而呈掎角之勢,但是這都是因時而變的,當兩軍力量對比在一定範圍內,掎角之勢可以有效的抵禦敵軍進攻。
可是當兩軍兵力對比懸殊,分兵固守那等同於自找死路,就好比一隻手掌捏成一個拳頭,固然十分有力,一旦張開五指,很容易便會被人撅斷一根指頭。
“阿石,叔治先生說的有道理。”蕭仲拍了拍蕭石的肩頭,沉聲道:“趕快派人去通知君侯,若是等到黃巾賊兵臨城下,數萬大軍重重包圍,想衝出去報信都晚了。”
“好,某這便安排健兒探馬,通報君侯此事!”
蕭石急匆匆的轉身去安排了,王修則是長歎一聲:“希望君侯那邊一切順利.……”
蕭言以奇謀攻破臨淄的事情尚未傳到東萊郡,如果王修等人知道後或許會心安不少。
城外的三座木寨全部都被焚毀,一片焦炭,而原地隻剩下了一座塢堡,至於堡外的那些田地也隻能夠無奈放棄,好在上一季的收成還在,堡內也還有足夠萬餘百姓支撐數月的存糧,生死存亡就看能不能抵禦住黃巾賊的進攻,支撐到蕭言殺回來了。
除了蕭石派出去的數騎探馬之外,堡內萬餘老小全家齊上陣,整日裏砍伐樹木、製造箭矢、滾木礌石等守城物資,同時加固堡牆,對來犯的黃巾賊嚴陣以待。
兩日之後。
王修站在堡牆之上,文士袍外罩著一層兩當鎧,手按佩劍,目中精光斂聚,眺望遠方。
日懸中天,隻見得遠遠的天邊,與地平線相交成一線之處,本來被陽光鑲嵌上的金邊,忽然變作了一線黑色。
緊接著這條黑線變得越來越粗,又從黑線變為了黃線,又從一條線變成了無數個點,正是無數人頭。不知道多少人頭攢動在一起,人擠人的向前行進。
咚咚咚!
數萬人的腳步聲密集緊促,如同大地敲響了戰鼓,發出宏大浩瀚的聲音。數萬人的軍陣之中,不知道多少麵旗幟紛飛,隨著距離越來越接近,王修忽然理解到晏子所說的“摩肩擦踵”到底是怎樣一幅景象。
近十萬黃巾賊緩緩推進而來,便如黃色的海浪卷向海岸,好似漲潮之前的平靜,一旦爆發將會以排山倒海之勢將整座城池淹沒!
雖然黃巾賊尚未發起攻勢,但僅僅是這份沉重的壓迫,便如巨石一般壓在了無數人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