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爐口也是被蓋了起來,陶和瓷在下麵升起了火,三個人手動用鼓風機使勁的往裏麵吹著風,溫度很快就升了上來。
不過在外麵肯定是不能夠觀察到裏麵的情況,隻能盡可能的多延長一些時間,不過出水口和高爐留的孔是對應著的,所以說後麵還可以隔上一段時間,從外麵將出水口帶來,看看是否會有銅水流出來。
高爐並不大,但是卻有著三台部落裏鼓風力度最大的鼓風機,所以溫度相比於平時燒製陶器是要高上很多的,即使是有著厚厚的爐壁阻擋著熱量,高爐周圍依舊是非常的熱,一個小時後,宋宸估摸著應該是能夠打開試一試了。
坩堝裏麵的炭估計也就能燒個個把小時的樣子,而且 這還是在正常的情況下,現在爐子的溫度這麽高,燃燒的速度還要加快不少才是,如果這樣還沒有融化的話,說明後麵還得繼續增添一些木炭才是。
高爐上的那個洞也是用磚頭給堵起來的,不過陶和瓷非常貼心的在上麵留了一個把手,所以直接拽出來就好,,坩堝的位置放的時候就經過了精心的調整,出水口的位置,直接就是對著這個洞口。
不過為了保證坩堝的嚴密性,出水口也是被用東西堵了起來,不然都話,這邊剛燒化一點,那邊就漏掉了,這裏采用的是一個螺絲狀的陶器從裏麵將出水口給堵起來,現在隻需將連通的管子給接起來,然後使勁的往裏麵將陶塊捅進去才行。
光是出水的管子就有一人胳膊粗,這也是為了方便捅陶塊,不過想法很美好,但是現實卻不是如此,接好管子之後,宋宸才是發現你,原來以為很好捅的陶塊現在卻是怎麽也捅不進去,原因無非就是壓強太大,要麽就是被什麽東西給堵住了,壓強方麵其實倒不會大到哪裏去,畢竟隻是有幾十斤銅礦石而已,就算是全部都被融化了也不會有多少銅水,所形成壓強也絕不會達到一個成年男性無法達到的地步。
看來還是坩堝的設計有問題,當初為了能夠更好的出水,宋宸特地讓兩人將出水口的地方弄成了低窪狀,雖說水是好匯集了,但是同樣的情況就是裏麵的雜質也都沉澱到了一塊,這樣一堵起來,就很難將塞子推開了、
不過想要解決也很簡單,加上一個蓋子就好,或者以後做一個出水口相對比較高的坩堝,留出一定的空間給銅水往外流,不過現在這個塞子可就是沒有辦法改變了,多次嚐試之後,宋宸還是決定采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他,宋宸拿出來部落裏最長的銅釺子,長度正好可以達到裏麵,不過這樣還是不安全的,一旦裏麵的銅水流出來,肯定是會燙到手上。
所以宋宸還在上麵用木棍接了一段,做好之後,宋宸拿著釺子使勁的往裏麵捅去,剛才用木棍是無能為力,但是用銅做的釺子就不一樣了,沒幾下就將陶塞子捅了個稀巴爛。
很快,銅水就順著管子流了出來,一開始的銅水量雖然不小,但是裏麵有著肉眼可見的雜質,這也堅定了宋宸後麵重新設計一下坩堝了,不過好在在下麵接著的這個盆子偏細一點,雜質可以堆積在下麵,後麵還能少浪費一些。
不過銅水也隻出了一分多鍾的時間就不再出來了,看著桶裏並不多的銅水,要麽就是銅礦的質量不行,幾十斤的銅礦石隻能出這麽一點,要麽就是剛才這一次沒有充分燒幹淨,不過可能性更大的還是後麵一種,銅礦石的質量宋宸心裏是有數的,絕不會隻有這麽一點都銅水。
將出水口換了一個盆子,然後讓陶再往裏麵放一些炭,接著燒一會看看,塞子被宋宸用暴力手段給弄碎了,現在也隻能讓它出一點往外流一點,質量差就差吧,這也隻是第一批實驗的而已,還是以測試銅礦石的質量為主,出現了問題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其他方麵都可以後麵改進。
陶和瓷費力的將蓋子給吊了起來,現在部落裏也是有了起降裝備,雖說還是以木頭打造的初步產品,但是用來吊個幾十斤的東西還是比較容易的,然後陶將一盆子木炭都是倒了進去,大部分還是能夠進到坩堝裏的。
宋宸則是趁著現在銅水還是液態盡量的將中間一層比較好的給收拾出來,這樣不管是直接澆築還是在精煉一下都要更加的方便一些,精煉方麵宋宸其實並不太懂,他倒是聽說過采用敲打的方式提煉鐵,但是這是銅啊,裏麵的碳元素應該並不會太過影響品質吧。
用陶勺子撇去上層的雜質,漏出來的就是非常漂亮的銅水了,在燒的期間,宋宸就讓陶做了幾個簡單的模子,兩個錘子,兩個斧子,甚至還以現在的柴刀為原型做了一個刀的形狀,放在灶口現在也是已經燒幹了,正好可以直接拿過來用。
宋宸就是不知道隻是簡單的用陶土捏出來的東西能否經得住高溫的銅水,為了放置銅水將模子燙碎,宋宸又是在外麵糊上了一層厚厚的泥土,這一番操作下來,銅水的顏色已經是暗淡了許多,宋宸也是帶上了手套就開始往模子裏麵澆。
直接這麽做,宋宸也是想看看隻是經過一次提煉的銅礦能否能夠滿足部落裏的需要,要是差不多的話,暫時也就沒有必要再精煉一下了。
果然,滾燙的銅水倒進去之後,有幾個模子就產生了一些細小的裂縫,不過好在外麵都是有泥土包裹住的,倒也沒什麽大的影響,最多也就是做出來的東西要難看一點,不過後麵再打磨打磨也就好了。
隻要等裏麵的銅水完全冷卻下來,就可以看到部落裏這一批銅礦的質量,至於還在裏麵燒著的宋宸倒不是太過操心,本來以為出水並不多,但是現在將這幾個模子都倒滿了還剩下不少,至少還看不見下麵的雜質,現在管子裏麵偶爾也會滴上一些出來,不過量到不是很大。
將盆子換了回去,宋宸就沒有繼續操心了,讓陶和瓷繼續燒著,一直到沒有銅水滴出來的時候停就好,現在宋宸一門意思都在幾個灌滿銅水的模子上,現在表麵的銅水也是完全冷卻了下來,至少從最上麵一層來看,質量還不錯,顏色和宋宸後世所見的黃銅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也隻是稍微暗淡一些,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即使是宋宸已經很小心的避免雜質進去,但是現在這種條件有雜質也是在所難免的,更別說宋宸還沒有精煉。
等了個把小時,爐子裏麵也不在往外麵滴銅水,模子裏麵的銅也是完全的冷卻了下來,用手摸上去也是冰冰的,爐子的溫度還沒有完全降下來,還是得過一會兒再收拾,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看看最終的結果。
這麽多年的期待終於是到了最終的揭曉時刻,宋宸的心裏還是有些激動的,畢竟銅礦石可不好找,這麽幾年也才發現這麽一塊地方,小心翼翼的捧起了裏麵是錘子形狀的模子,相對於其他東西來說,這個要求要低上很多。
錘子沒有刃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是檢測硬度最好的形式了,使勁將手中的模子向地上咋去,不過很尷尬的是宋宸也隻是砸碎了一點點外層的土,地上還是軟了一些,耍帥不成就隻能用東西來砸。
拿著柴刀“哐哐”兩下,外麵模子就碎了開來,漏出了裏麵亮黃色的銅錘,樣子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可能是由於有了裂縫,還有可能澆築的時候沒有將裏麵的空氣給弄幹淨,上麵有著大大小小好幾個氣泡,至於裂縫形成的毛刺倒也好收拾。
而且可能是模子質量不是很過關,表麵倒也不是很平整,不過這些情況對於質量的影響應該還是不大的,這個錘子是屬於一次成型的那一種,就連手柄也是一次就澆築好的,所以也就省去做木柄的步驟。
用柴刀將手柄上的毛刺敲了敲,等到一點都不剌手之後,宋宸將它拿了起來,手感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亮黃的顏色看起來也是非常的霸氣,不過就是重量實在是重了一些,隻是一個銅錘子,宋宸估計就有五六斤的重量了。
這還是在柄隻有十幾裏麵的樣子,看來以後還是得做後世那種木柄錘子,肯定是要輕上不少,現在這個拿著就比較累,就別說拿著這玩意砸東西了。
不過現在重量都不太重要,最關鍵的還是看錘子的硬度如何,宋宸也沒有拿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練手,直接就拿來了幾塊銅礦石,還是比較大的那一種,舉著手中的銅錘使勁的砸了下去,雖然錘子很重,但結果也是很好,很輕鬆的就將銅礦石給砸碎了,甚至連墊在下麵的也一起砸碎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