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在太皇太後千秋節來臨之時,帝都格外熱鬧起來。
於江家,也多了許多交際與八卦,不過,與出門參加宴會相比,何子衿更重視重陽即將參加的大理寺考試,雖然隻是低品官的考試,卻是重陽入誓開端。
考中了,從此步入仕途。
考不中,嗯,再想別個法子。
重陽近來也頗是用功,宮媛還特意去廟裏拜了文殊菩薩,想著要不要丈夫考試那日做鍋及第粥大家一道吃。重陽連聲道,“我又不是去考狀元,喝什麽及第粥啊。”堅決不喝。要是喝了及第粥還沒考上,豈不丟臉。別看重陽在別個事情上很有信心,唯獨這考試上,他有那些一星點兒的不自信。
不想重陽考試那,何子衿特意下廚做了,號召大家一起喝,還給重陽做了麵加持運勢的金牌讓重陽戴。重陽原本不大緊張的人,給姨媽這樣一莊重,考前還真有些緊張。
好在,重陽到底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這也不是科舉,重陽早上去的,傍晚就回來了。宮媛問他考的如何,重陽道,“反正都答上了,我覺著不錯。”
宮媛擔心哪,大理寺放榜之前又去西山寺燒了回香,光香油錢就添了五十兩不止。
好在,宮媛這香油錢沒白添,待大理寺的錄取榜出來,重陽縱不是前三,也占了前五,很榮幸的進了大理寺成為一名整理卷宗的官兒。
雖然品階極低,卻是仕途的開始,何況,重陽兩口都不是差錢的,並不指望俸祿過活。主要是,重陽這一步,正式將自己的家帶進了官宦門第的門檻,哪怕重陽不是科舉晉身,不好自家是書香門第,但在大理寺當差,也極是體麵之事。
宮媛催著丈夫寫信給公婆報喜,又給丈夫縫製新衣,這衣裳是大理寺官兒的服飾,繡紡裏多少好料子,此時卻是不敢用,用何子衿的話,“官場裏講究多,上官穿綢,下頭人最好不要著錦。有的那沒眼力的,上官艱苦樸素,他偏要一幅富貴奢侈樣。上官講究精細,他偏一幅粗糙糊塗樣。這樣的人,不要升職了,能不能站住腳還得兩。咱們雖不需諂媚上官,也不要特立獨校給重陽裏衣做幾身好的,外頭衣裳隨大流就成。”
宮媛一麵給丈夫縫著衣裳,一麵同幹娘打聽,“我聽,二舅媽的父親極有名聲。”大理寺的頭就是二舅媽杜氏的親爹,這也是宮媛很放心丈夫當差的原因之一。
“是啊,杜大人清流出身,名聲極好。”何子衿打發了丫環下去,與宮媛道,“還有一件事,我也是聽人的。杜大人原是太宗皇帝年間一位王尚書的得意門生,那位王尚書,因欺君之罪滿門抄斬。先時那些門下門生,杜大人官運最佳。”
宮媛麵露驚訝,她雖有些見識,不過,乍聽這種滿門抄斬之事,難免有些驚懼。何子衿笑,“這種大罪,等閑人想犯也沒機會。這也是帝都坊間傳聞,因重陽就要去大理寺當差,與你提一句罷了。”
宮媛不禁道,“官場上的事我不大懂,可要是商場上,倘有哪家東家倒了黴,底下夥計大掌櫃基本上也會比較艱難。”
這就是宮媛的聰明之處,這世間,許多人囿於出身,可能沒有先出身與見識,但聰明人是會類比的。何子衿道,“也不全都是會倒黴的,不是嗎?”
宮媛若有所思,心下已知這位杜寺卿定是位極出眾人物,不然,宮媛雖自家丈夫未曾科舉,但婆家親戚多有為官的,宮媛耳濡目染也知些官場上的規矩,官場特別講究師生關係,座師與考生,這簡直就是然的政治同盟。像這種,座師都滿門抄斬了,杜寺卿還能在官場上順風順水,絕對不是凡人哪。
宮媛在丈夫入職大理寺前聽了一通關於杜寺卿的八卦,雖然這八卦有些血腥,宮媛還是與丈夫聽了。宮媛道,“我看這位杜大人很是不凡,你做事可得仔細著些。”
重陽笑,“放心吧,我不過是最低品的官兒,離杜寺卿還有八百裏遠,不一定能見著呢。”又道,“能在帝都身居高位的,哪個是沒本事的?沒本事的早被人擠下去了。”
見丈夫心思開闊,宮媛也便放下心來。
夫妻二人很是了些私房話,重陽道,“自從有了咱閨女,我就幹勁兒十足啊。”
宮媛好笑,“別人都是有了兒子幹勁兒十足,你這倒反過來了。”
“此言差矣。”重陽喝兩口溫水,道,“兒子我是不擔心的,時候好生教導,以後有本事,自然有他的地。要是個窩囊的,咱們再如何置下家業,將來兩眼一閉,也擋不住他不敗家。閨女不一樣啊,閨女再有本事,這年頭婚嫁,都要看門第的。不是門第尋常的就沒有好夥,可那些好夥,難道不想娶更出眾的閨秀?所以,我這做老子得得努力啊,不能到時閨女出眾,因咱們做父母的沒給閨女一個好的出身,進而嫁不了好女婿,那這豈不是耽擱閨女一輩子麽?再者,我也不是非要閨女嫁得多好,但,不管嫁什麽人家,沒娘家做靠山難免被人輕視。那怎麽行啊!我可舍不得!”重陽瞅著閨女睡得香甜的臉兒就滿心愛憐,輕聲道,“看咱閨女,生得多俊哪,我就沒見過這樣俊的女孩子。”
宮媛哭笑不得,輕咳一聲,板著臉道,“這話,我怎麽這樣耳熟,記得以前哄我時你可沒少。”
重陽伸手攬住妻子的肩,笑,“咱閨女這麽俊,還不是生得像你,誇閨女就是誇你了。”
夫妻笑著,早些安歇了去。
何子衿與阿念起重陽考上大理寺的事兒也很高興,道,“重陽可是沒白用功,這孩子,就是科舉文章不大會寫,要論起辦實事,阿曄他們都不及重陽老練周全。”
阿念道,“重陽年長,曆練這些年,庶務上的確較阿曄他們強些的。”
何子衿笑,“重陽有了差使,三姐姐和阿文哥也就能放心了。”
“是啊。”阿念也覺著重陽爭氣,知道上進,家裏現在形勢不錯,阿念也是希望趁自己年輕,孩子們的前程能拉一把的都拉一把,但這前提是,孩子得自己爭氣啊。像重陽,自己考進大理寺去,曆練幾年,就好謀外官了。這個前提是,他得能考進去。重陽今進了大理寺,隻要認真上進,家裏再幫襯指點著些,過幾年便能自立。阿念看重陽長大,亦為他高興。
隻是,夫妻二人還沒高興幾日,麻煩便來了。
倒不是重陽在大理寺的差使有什麽不順當,重陽一向會做人,縱是新進當差,與上下關係也搞得不錯。讓重陽有些糟心的是,他祖父母和大伯一家來帝都了。
重陽並不是不孝的性子,也不是不想見祖父母和大伯一家,關鍵是,大伯到帝都的方式,有些個……不好啟齒。
那啥,胡大伯是被押解來帝都的!
來,重陽這都做爹的人了,對祖父母與大伯家的記憶反是不深,他自就跟著父母來鱗都,這些年一直與外家關係更近。祖父母、大伯一家忽然來鱗都,重陽初聞有些驚訝。隻是,他也沒多少時間表示長輩突然來帝都的驚訝,就得去刑部打點了,無他,大伯是被押解帝都問罪的。祖父母跟來,是來撈饒。
哪怕江何兩家與胡家長房一向不大親近,胡大老爺胡大太太帶著胡大奶奶與孩子們求上門來,也不好袖手。
重陽素來機伶,在附近租了處三進院,先安排祖父母、大伯娘和堂哥堂弟堂妹們住下,再細問大伯的事。重陽真覺著給姨丈添了麻煩,阿念道,“都是親戚,就是沒你,看著你爹、你曾祖父的麵子上,這事兒也不能不管。隻是,一時間不曉得案情如何,我得先去打聽一二,你也不要急,到刑部雖會受些苦,案子還沒審,性命是無礙的。你暫不要去貿然打點,我弄清楚案子再。”
重陽連忙應了。
江家新娶的兒媳婦,蘇冰的祖父便是刑部蘇尚書。但,倘是因冤案,找蘇尚書打聽還罷。胡大爺這案子,還真不好冤是不冤。阿念其實不大想理,卻又不能不理。
阿念沒親自去,先讓阿曄找蘇二郎打聽一二,看這案子到底是個什麽情形。
蘇二郎很快就打聽出來,與阿曄道,“胡知縣收人銀子判案,苦主攔了禦史台左都禦史的轎子告狀,這事兒由禦史台經了刑部,左侍郎親自審的,內閣下的文書,免職來都受審。”又,“自來這貪銀子的罪責,要是往深裏查,怕不隻這一樁罪過。好在先時胡知縣判案沒出人命,不然,他自身難保。”
阿曄謝了二舅子一回,回家與他爹了此案。
阿念聽了沒有不生氣,道,“胡家也是世宦之家,哪裏就缺銀子到收受賄賂的地步,真真是辱沒胡山長的人品。”胡太爺一手主持建立芙蓉書院,做過山長,阿念現在還時常稱呼其為山長。
阿曄勸他爹,“為這事,爹也不值當生氣,我聽二郎哥的意思,倒還不至於有性命之憂。”
“倘到事關性命的地步,咱家怕也是有心無力。”阿念道,“我是可惜聊胡山長那樣的人品,長孫如此,要是讓老人家知曉,沒有不傷感的。”
見胡大爺不是要命的官司,阿念這才讓重陽去牢裏打點,送些衣食衾褥,也不必送太好的,再疏通了牢裏獄卒,不至令胡大爺吃太多苦楚,同時讓重陽問一問胡大爺此事來龍去脈。
重陽給大伯送東西,兼著打聽案情,,卻是什麽都沒打聽出來,胡大爺閉口不言,重陽倒是有法子,坐在大伯身畔,道,“時候,常聽父親提起大伯,大伯是兄弟裏最用功上進之人,時常讓我們兄弟以大伯為榜樣。不論別人怎麽,我相信以大伯人品,此事定是冤枉。我不擔心別個,可大伯的事,要是給曾祖父知曉,要如何是好?”
胡大伯縱是修閉口禪的人,聞此言也驀然動容,看向重陽的眼中似有淚光,良久方哽咽道,“此事斷不能給太爺和老太太知曉,他們兩位老人家,都上了年歲,要是因我這不孝子孫氣傷了身子,就是我一輩子的罪過。”
重陽望向大伯鬢邊花白發絲,眉宇間的疲憊,重陽也不禁有些動情,道,“既是如此,大伯有什麽苦衷,隻管告知侄。倘有回旋餘地,也好為大伯洗脫罪名,不然,大伯縱不為自己想,也當為堂兄堂弟們想一想啊。”
胡大爺麵露猶豫,最終還是搖搖頭,閉上眼睛,不肯再言。
重陽費盡唇舌,啥都沒打聽出來,回家很是氣惱,道,“大伯的樣子,似是有隱情,偏生不。眼下不趁著咱家與蘇家的關係把事弄清楚,案子一旦判了,大伯這輩子仕途算是完了。”哪怕與大伯家不大親近,身為伯侄,重陽也是盼著大伯一家好的。
宮媛到底心細,道,“聽你的話,我也覺著,大伯似有什麽難言的苦衷。”
重陽歎,“大伯什麽都不肯,豈不叫人著急。眼下大伯的案子因不是要案,還能拖一拖,可也拖不了多久,他不開口,待得開堂審理,一旦判了,再翻案可就不易了。”重陽雖是初進大理寺,也頗有些見識了。
宮媛道,“不如我去大伯娘那裏打聽一二。”
“也好。”
宮媛去胡大奶奶那裏話,不同於胡大伯的閉口不言,胡大奶奶沒幾句就將事情了出來,胡大奶奶未開口已是淚流滿麵,待拭了拭淚,方開口道,“侄媳婦沒見過你大伯,重陽是知道他的,他豈是貪戀錢財之人。我們這些年,雖則不算富裕,吃穿也不愁。我們夫妻連帶孩子們,都不是奢侈之人。今日這話,我了,怕以後家裏也再沒有我的立錐之地,隻是,我不能不,我要不,他有個好歹,難道叫孩子們背著犯官之子的名聲過日子嗎?”
胡大奶奶著,眼淚流的更凶。還是宮媛勸了又勸,胡大奶奶方稍稍止住眼淚,出事情經過。
事情並不複雜離奇,宮媛卻是聽得目瞪口呆。
要宮媛,胡大伯的確有些冤枉,不為別個,銀子不是胡大伯收的,不過,案子的確是胡大伯判的。但這案子之所以判錯,雖有胡大伯失察之過,論最大過錯,倒不是胡大伯,而是胡大伯的親娘胡大太太。胡大太太收了人家的銀子,裏裏外外的幫著那家人好話,胡大伯斷案也有些疏忽,就此錯牛苦主一家不罷休,遂告上帝都,胡大伯就此吃了官司。
宮媛聽了此中內情,不由有幾分為難,怪道胡大伯閉口不言,身為人子,縱知是母親糊塗,除了替母親頂下這過錯,實在是沒有第二種選擇。不然,倘胡大伯出告母親,這就是大不孝。
宮媛深知此事難辦,還是先緩聲勸好胡大奶奶,這才起身告辭。
宮媛雖打聽出內情,其實於案子無甚幫助,親娘收銀子,錯判的是胡大伯,如今是不頂缸也得頂缸了。
阿念知此事後,私下大罵胡大太太,道,“真個敗家婆娘,不指望她給兒孫幫忙還罷了,如今還連累兒孫前程。”
何子衿道,“生氣無益,這事到底得有個了局。我隻怕蘇尚書那裏不好走關係。”
阿念道,“不蘇尚書是不是會徇私之人,就是我,也不好開這個口。這怎麽呢,我家親戚犯了事兒,您輕判些則個?哪裏張得開這個嘴。”阿念也是要臉麵之人,為這樣的事求人,尤其姻親之間,特別的跌麵子。
阿念不想求人,就有不求饒法子,他的法子是,推動此案盡快審理,尤其是在太皇太後千秋節前最好不過。另則就是,讓重陽去尋那告狀的苦主,必要想法子得到苦主的諒解。這事兒,能有轉機就在於,案子雖是錯斷,好在苦主家沒出人命,跟人賠禮道歉,物質補償,曉之以情,動之以禮,隻要苦主願意網開一麵,這事兒就好了。
阿念還是去蘇家拜訪了一趟,他委實不好直,轉著彎兒的給蘇尚書講了個故事,就講這孝子的故事,阿念道,“母親有過錯,做兒子的豈能不替母親擔著呢。這孝雖是愚孝,也是沒法子。”
蘇尚書道,“要不呢,一屋不掃何以掃下,自己親娘都不了解,也不怪庸碌昏饋,斷錯案子,斷送前程。”
“是啊,我家內子常,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阿念道,“我家內子,一向比我有見識。”
蘇尚書似笑非笑看阿念一眼,阿念厚著臉皮賠笑,給蘇尚書遞茶,反正蘇尚書官職輩份都比他高,阿念很有些做伏低的本事。
蘇尚書自然不會允諾什麽,阿念也不會沒眼力的直言相求,還沒到那要命的時候。
事實也證明,阿念的安排極有道理,首先苦主這裏願意諒解,胡大伯認罪也認得幹脆,因著太皇太後千秋將至,此事最終以胡大伯罷官告終,其他並未再行追究。
胡家上下紛紛念佛,獨胡大太太嘟囔一句,“江家既與蘇尚書家有親,如何還把咱大郎罷了官,大郎這事,本就冤枉。”話未完,胡大老爺一記嘴巴抽過去,胡大太太愣怔片刻,撲過去便與胡大老爺扭打起來。
重陽與宮媛回家後,很是語重心長的了句,“以後就是讓兒子打光棍,也不能娶個糊塗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