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帶著醫院回80年> 第476章 消化科國內天團

第476章 消化科國內天團

  第476章 消化科國內天團 

  陳夏在前世看過一個視頻印象特別深刻。 

  在首都某家醫院裡,挂號室一放號就顯示某位專家已經是空號了,有個小姑娘邊哭邊罵。 

  「我排在第一個居然沒號了,號子都去哪了?300元一個號子,在黃牛手上要賣4500元,到底有沒有內外勾結?為什麼老百姓想看一個病就這麼難?」 

  醫生也難啊,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挂號室和黃牛有幕後交易,醫生是一點好處也收不到的,結果病人不滿意,往往把氣都撒在醫生頭上。 

  很多讀者去醫院看病,都喜歡說一句話:「看病難,看病貴。」 

  其實說實話,這跟醫院根本就沒有一毛錢關係,恰恰相反,華國的醫生們真的已經是吐血加班在看病了。 

  像歐美國家,公立醫院一個專科醫生門診,你得提前預約,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等不了可以,去私立醫院,反正醫藥費成倍上漲。 

  華國醫生一上午門診最少就是50個起步,有些院長狠一點不限號,可能60個號,70個號都會放出來。 

  反正有多少病人你醫生必須都看完才能走,看病跟打仗一樣。 

  而歐美國家的醫生呢?人家一天的門診不會超過10個病人,所以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一邊優雅地喝著咖啡,一邊耐心地詢問病情,仔細推敲。 

  可是華國醫生的挂號費是多少?10元?20元?不能再多了。 

  配上點葯,最多一次花你幾百元,幾千元吧,這就是病人口中,看病貴的所在。 

  但歐美醫生的挂號費是多少?幾百美金一人。 

  另外還要問你收檢查費、診療費等等,如果配上點葯,過幾天賬單一到,幾千美金,甚至是幾萬美金,轉換成人民幣是多少? 

  再打個比方,120急救車,霉國叫911。 

  華國一次急救車出動,收你兩三百元人民幣頂多了吧? 

  可霉國急救車出動,最少500美元,根據病情不同,大多數都是在兩三千美元之間,換算成人民幣就是幾千到幾萬不等。 

  留學生中不是有一個笑話嘛, 

  一個人在路上暈倒之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千萬不要打911」,因為一次急救車出動,一套下來,沒有幾千美元根本拿不下來,上萬美元是稀疏平常。 

  再舉一個例子,高曉松在一期《曉說》里談到了霉國的醫療制度,說去拍一個普通的X光片,最少就是1000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就是6000多元了。 

  這要是在華國,醫生敢這麼收費,會不會被打成豬頭?會不會又把《焦點防談》去請來,然後媒體和社會齊齊聲討和譴責? 

  可為什麼別的國家的人不抱怨他們的藥費貴?其實原因很簡單,醫藥費誰付的問題。作者君不好過多展開,反正大家自己想。 

  回到1984年的會州人民醫院。 

  15號是專家團第一天門診的日子,也不管是有病沒病的都來湊熱鬧,醫院裡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掛到號的胃也不疼了,人也舒服了,拿著號子得意洋洋。 

  沒掛到號的一個個都羨慕地看著掛到號的病人進入了診區,而他們則通通被攔在了外面。 

  什麼叫老教授?別人8點準備上班,他們7點鐘就出現在了門診,後面還各自跟著幾個徒弟,以及會州人民醫院和省一院的見習醫生們。 

  這年頭沒有電腦無紙化公辦,還是需要手寫處方的,徒弟們的一個主要工作就是幫老師寫處方。 

  可不要小看了這個「手寫處方」的簡單工作,專家的水平都體現在處方里,看病不就是一個「經驗醫學」嘛。 

  天天跟著這些老教授屁股後面,能接觸他們開出來的第一手處方,甚至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提問,這樣的徒弟水平想不提高都難啊,多少人削尖了頭想給教授寫處方哦。 

  協和醫院的徐光宙教授今天就帶著小徒弟齊長華一起出門診,而大徒弟平金鋒則帶著人等在病房裡,一有住院病人,馬上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療。 

  陳春也跟著徐教授後面,不過她跟別人不一樣,她是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者,是4篇《柳葉刀》雜誌論文的第一作者,儘管職稱和資歷都比較淺,但也安排了一個座位。 

  診室里7個醫生,只有徐教授、齊長華、陳春有座位,其他人都要站在後面。別忘了齊長華可是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相當於後世的主任醫師級別了。 

  其他6位教授也全部到位,顧院長親自站在導醫台前,看到專家都到位了,也不等上班時間了,直接一聲令下,門診開始。 

  陳夏則沒有出現在門診,他本來就不是內科醫生出身,對這些興趣不大。他更多的是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搞好人際關係。 

  7位教授牛不牛?牛啊,但教授高高在手,不食人間煙火一樣了,醫院裡真正的話事人則是他們的徒弟一級。 

  比如徐教授的大徒弟平金鋒就是協和醫院消化內科的科主任,醫院進什麼葯,進了藥用多少量,還不是他說了算嘛,所以陳夏當然要拍好他的馬屁。 

  同時,北大三院、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天壇醫院、華山醫院、瑞金醫院等華國最頂級的消化科科主任、副主任全在會州人民醫院了,此時不搞關係更待何時? 

  所以陳夏就一直在病房裡,什麼師兄啦、老師啦,真是逢人便打招呼,時不時開幾句玩笑努力拉近雙方的關係。 

  如果是別的醫生,這些主任們可能也就客套幾句,可是陳夏再怎麼說也是論文的作者之一,於是他們也饒有興趣地向陳夏請教起了幽門螺旋桿菌的一些問題。 

  一方好奇,一方有心奉承,雙方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差不多就要稱兄道弟了。 

  正在住院部里忙進忙出的顧琳看到老公和這些大城市來的醫生聊得那麼投機,心裡也是充滿了自豪感。 

  瞧瞧這陳老二,果然是她看中的男人,就是這麼優秀。 

  隨著門診開始,住院部也馬上忙開了,接著就是病理實驗室也開始陸續收到了組織標本,當然這一切全部是有教授團隊進行。 

  陳夏一點也不著急,這一切都是他希望看到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