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
這個方法是如今最有效的,可卻也是很危險的,而且要盡量和那位厲縣令有身體的接觸,最好能夠看到他最想隱藏的東西,或者能看到莫家這件事的幕後主使。
秦小文打著這樣的算盤,就未曾回村裏,但是,一直在外麵租賃也不是辦法,也不安全,所以秦小文用一天的時間,動作迅速的買了一個小院子。真的是小院子,就兩三間房,而且還有些偏僻,所以價格比較低,但同樣,也比較清靜。
縣衙大堂上,新任厲大人,看著跪在地上的人厲聲喝道:“周林,你還不招嗎?周家和莫家關係密切,除了織造還有很多其他方麵的生意往來,你說此事你完全不知情?你覺得本官會相信嗎?”
跪在下麵的中年男人抬手擦了擦滿頭大汗:“大人,小人真的願望,莫家為陽承縣的首富,這陽承縣的織造業,有八成在莫家手上,小的是做綢緞生意的,自然少不了和莫家打交道。可是莫家所做的事情,小的是真的不知情啊。”
“不知情?你以為說不知情就能撇得一幹二淨?既然你不肯說,來人,把人押進大牢。”厲大人大手一揮,就對著手下的衙役下令道。
幾個衙役上前要把人押走,坐在下首的季書傑皺了眉頭:“厲大人,此事怕是不妥吧,這無憑無據,怎能將人收押?這周家主要是從莫家拿貨,而莫家的事情是貢品出了問題。這日常的綾羅綢緞和貢品,根本就不是在一個地方織造,而且周家也未曾拿過浮光錦,此事……”
“季大人這是在教本官辦案了?若是我沒有記錯,從本官到任之日起,季大人可就卸任了,按理說,如今季大人都不該再坐在這公堂上。”厲海陰陽怪氣的,說出的話讓季書傑一肚子氣,此事他是根本不想管,可這位厲大人,實在是……讓人難以放心。
莫家抄家之事,原本應該在莫家的時候,就有文書記錄了抄沒的所有東西,記錄在冊,由在場的人簽字確認。可是他卻隻讓把所有東西都先裝入箱子裏封存,等到回到縣衙以後,再由文書造冊登記。如今那一批東西,都還在庫房裏麵鎖著,未曾造成登記,說得難聽點,若是有心之人,從裏麵取了什麽,根本無從查證。
這些,季書傑就不說了,還有對莫家犯人的審訊上,這位厲大人,在第一次審訊的時候,就要讓人動重型,看那架勢,好似要將人屈打成招一般。
最後,季書傑實在是看不過去,阻止了他,阻止的理由是,此事聖旨說得很清楚,交給大理寺卿負責審訊,而犯人的押解是在季書傑身上,若是犯人有何損傷,在路上病死之類的,到時候季書傑就脫不了幹係。而且,本朝律令也是嚴格禁止,嚴刑逼供的,厲海此舉實在是不妥。
在季書傑的幹涉下,厲海才未曾用重刑,可是卻也未曾讓莫家人好過,這已經一天一夜了,莫家人滴水未進,滴米未沾。
如今,這厲海又在毫無證據的情況,要將其他人收監,完全是不懂律令,不顧法紀,完全憑借著自己的喜好做事,季書傑都要懷疑,他是怎麽坐到這個位置的。
“厲大人,您坐在這個位置上,就是百姓的父母官,判案應該依據……”
“季大人,你好像不是本官的上級吧,如今就在這裏教訓本官了,這裏可是公堂,審案自然是本官說了算,我看季大人日後還是不要來上堂了,好好的整理要移交的公文,然後早些上路才是吧。”厲海不悅的打斷了季書傑的話。
兩位大人打架,下麵的人隻能看著,不過,還是有眼色的衙役,早就將那周林給帶到了外麵聽候發落,而站在季書傑身後的莫翌則是一言未發,隻是靜靜的聽著。
季書傑漲紅了臉,最後拂袖而去,他為官日子不長,又是直接外放來這裏做縣令,外放的雖然是一個小官,可卻有一個好處,關係網簡單。這陽承縣又不是什麽要塞之地,所以周圍未曾有駐兵,不用和兵部的人打交道。隻用定期向州府匯報一些工作,或者與周圍縣衙聯係,合作處理一些案件。
像厲海這樣的人,他還是第一次見,可是如厲海所說,他非厲海的上司,而且厲海已經上任,他沒有任何權限去幹涉他問案。但,他這般行徑,實在是視朝廷律令為無物,他看著著實心焦。
回到書房,季書傑就再也忍不住了,對著剛關了門進來的莫翌道:“昏官,昏官,就這樣的人,是怎麽能夠做官的?他以為他是誰?他以為這朝廷律令都是擺設嗎?不行,我要向州府的徐大人寫信,告知徐大人厲海的糊塗行徑,另外等回到京城了我定然參他一本。”
季書傑氣得在房間裏麵來回疾走,莫翌輕聲道:“大人息怒,聽說徐大人今年也到任期了,怕是過不了多久也會卸任了。厲海是朝廷任命的,如今看來,他能夠坐到這個位置,依靠的應該不是能力,而是……關係!大人貿然上書,可能會得罪他頭頂上的人。”
“嗬嗬,得罪了更好,我倒是想要看看,誰會跳出來為他說話,能夠保舉這樣的人為官的,定然也不是好東西。你不用勸我,大不了是辭官,日後寄情山水,若是我對這樣的事情視若無睹,那我和這厲海又有什麽區別?留著他在這裏禍害我陽承縣的百姓,我實在是……”季書傑痛心疾首,這陽承縣是他為官的第一任地方,他這些年勵精圖治,很有感情。
如今,就好似,他盡力護著的孩子,被這個厲海使勁糟蹋,他怎麽可能看得下去。
莫翌也未曾再勸,隻是冷靜的道:“大人隻要記得從長計議就好,交接的公文,大人已經早就整理好了,不如早些移交了啟程上路,到了京城打探一下他的背景,再決定要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