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 136 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小和尚被人用刀抵住脖子,從容不迫的臉上終於有了些許懼怕。

  戰戰兢兢的向老和尚求救:

  「師父,救我。」

  老和尚喊道:「這位施主,我佛慈悲,老衲願做人質,請你放了小徒。」

  誰知他越喊,那賊人就越是按住小和尚不放,匕首鋒利,擦過小和尚的脖子很快就見了血痕。

  老和尚腿腳不便,想站起來去救人,可有心無力,焦急不已。

  謝郬趕忙扶住他:「大師當心。」

  那人呸了一聲老和尚,就揪著小和尚轉過身去跟制服大哥對峙:

  「符延東,這可是條無辜的人命,你們大理寺辦案也不能草菅人命吧?我告訴你,今兒你要是不放我兄弟,我就……啊——」

  那人的話還沒說完,拿著匕首的手腕就被一根從他背後射出來的筷子穿透,匕首應聲落地,小和尚嚇得四肢發軟,跌坐在地,肩膀上沾了那賊人手腕流下的兩滴血。

  符延東正為難怎麼救那小和尚的性命,沒想到變故就生了,他親眼看到扶著老和尚,女扮男裝的女人把筷子當飛鏢用,關鍵是她居然還用成功了。

  大理寺的官差們見狀,往捂著手腕在地上嚎叫遊走的賊人撲去,一個壓一個,壓得那人動彈不得才罷休。

  看來犯人攏共三人,如今全都落網,官兵們也就沒有繼續扣著船上普通百姓的理由了,吩咐船家繼續開船,在下一個碼頭靠岸,讓他們下船走陸路。

  船家已經被這群官兵給嚇傻了,哪敢有任何異議,連聲稱是,讓船員夥計們領甲板上的船客們回艙休息。

  謝郬把小和尚和老和尚扶起來,在他們的感激聲中告別,正要回艙,卻被一條手臂攔住。

  謝郬看向那制服大哥,說道:

  「大人,我是個走江湖的,跟那些人可不是一夥兒。」

  符延東當然知道她不是一夥兒的,那三個犯人他追了近兩個月,好不容易把他們都聚到一艘船上捉拿歸案,他只是好奇這個人的身份,有這般身手的,便是男人也少見,何況是個女人。

  「名字。」符延東冷聲問,並不揭穿她是女人這件事。

  謝郬脫口而出:「鄙姓謝,家中行一,故而名為謝大。」

  符延東對這個名字蹙了蹙眉,又問:「師承何處?」

  謝郬說:「我爹。」

  「令尊何人?」

  「曾經名震江南的鐵手鏢師謝一鏢,說的就是家父。」

  「謝一鏢?」

  「是,大人認識家父?」

  「不認識。」

  「哦。」

  「家住何處?」

  「江南綠柳巷。」

  「所去何處?」

  「京城鳳來閣。」

  「去做甚?」

  「去找我那家道中落淪落風塵的未婚妻。」

  符延東:……

  如果不是看穿這人是女的,符延東都要被她這沒有絲毫停頓的謊話給說服了。

  不過,此人雖身份成謎,卻未做惡,符延東只是有些好奇她的身份才多問了幾句,既然她不願說實話,那符延東也不會相逼。

  正要轉身離開,被謝郬喊住:

  「大人且慢。」

  符延東回首,只見謝郬壓低聲音神秘兮兮的問他:

  「大人,那三人可是逃犯?」

  符延東頷首。

  謝郬又問:「官府可曾懸賞?」

  符延東蹙眉頷首。

  謝郬眼前一亮,對符延東伸出一隻手,說:「那我助官府抓人犯,是否可以領些懸賞?我不要全額,大人看著給點兒。」

  不是謝郬膽大包天,而是她身上的錢快見底了,雖說也能撐到京城,但如果能多點兒,路上不就更寬鬆些。

  符延東在謝郬伸出的手上盯了好一會兒,大概他從來沒遇到過像謝郬這種當面討賞金的人。

  「哼。」

  符延東沒同意,也沒拒絕,用一個冷冷的『哼』來回答,一切盡在不言中。

  哼完,符延東便轉身離開,謝郬喊了他一聲『喂』他都沒有回頭……然後,他就踩在了兩塊牛雜上,腳下一滑,身子往後倒去。

  謝郬喊他就是要提醒他地上有東西,小心滑倒。

  她腹部有傷,不能用力接,於是用了個太極的手段,借力拖力,把原本只是小摔一下的符延東整個人往後拖了拖,讓他的後背倒在謝郬撐起的大腿上。

  這樣姿勢雖然有點不雅,但好歹沒摔到屁墩兒。

  兩人一上一下的對望,如好些坊間話本中描繪的英雄救美畫面如出一轍,只可惜,符延東是個不折不扣的老爺們,要是個美人,這畫面定然還要更唯美些。

  符延東彈簧一般從謝郬懷中站起身,氣急敗壞看了一眼自己的鞋子和地上被他踩扁了的兩塊羊雜,厭惡至極的憤然離去。

  於是,謝郬便看到地上掉的一隻錢袋,玄色金錢紋,看著就很富貴。

  看來這賞金,天都覺得應該給她。

  這麼想著,謝郬腳尖一勾,那隻錢袋便落入謝郬手心,回到船艙翻看了一下,對裡面的金額還是比較滿意的,兩張千兩銀票,三錠二十兩的紋銀,還有一根像是小孩兒端午那幾日戴的五彩繩,看著有些年頭。

  而等到符延東發現自己錢袋子沒了的時候,他已經從船上下去,快到京城了。

  **

  謝郬拿了人家的錢袋子,生活又滋潤起來,順便還有餘力幫那老和尚在船上請了個大夫看腳。

  下船的時候,一老一小兩個和尚特地在碼頭上等謝郬下船道謝。

  「施主恩情,老衲無以為報,今贈簽一根,若施主今後有難處,可往白馬寺尋老衲。」

  謝郬看著手裡那根只有半掌長短的木簽,上面一個字都沒有,若非有點底色和燙金銀杏的花紋,謝郬都懷疑這是不是老和尚在船上自己削出來敷衍人的。

  「我有難處可以去白馬寺找你,你會幫我解決嗎?」謝郬問老和尚。

  老和尚說:「老衲會為施主占卜吉凶。」

  謝郬:……

  就很無語。

  可不管怎麼說,這也算老和尚的一片心意,謝郬還是有禮謝過,看著他們師徒二人一瘸一拐的相依前行。

  她將木簽放進撿來的錢袋子里,只覺得這趟從江南來的水路見聞有些奇特,不過這世間的事情,本就不可能千篇一律,人活久了見到什麼都不奇怪。

  從船上下來,謝郬雇了匹馬,徑直奔向城中。

  她離開京城的時候,正是京城最為混亂的時候,時過境遷,如今京城已經恢復如從前,沒有兵荒馬亂,方能一片祥和太平。

  謝郬騎馬走在繁華的馬道上,看著人聲鼎沸的街景,再想想邊關蕭條的景象,儘管不願意承認,但謝郬還是挺想念京城的喧鬧繁華的。

  沒有直接回將軍府,謝郬直奔天香樓吃肘子。

  天香樓依舊客似雲來,如今謝郬再不用藏頭露尾,可以用謝郬的名字行走,便沒去二樓雅間,直接坐在天香樓一樓大堂中。

  大堂里人多嘴雜,謝郬特意選了個角落裡坐,仍然能聽見旁桌那些高談闊論,那些家長里短、

  「哎,你聽說了嗎?謝家嫡女救駕有功,竟然願意犧牲自己的女子名節,假裝入宮為妃,就為了幫陛下抓住那些個亂臣賊子。」

  「聽說了。這個謝家嫡女可真不簡單,當然了,最不簡單的還是謝家,可真是忠君愛國,為了替陛下效勞,連女兒的名節都不顧了。」

  「那謝家嫡女入宮當貴妃竟然是假的嗎?」

  「你還不知道?自然是假的!你不記得謝家前陣子剛把嫡女出殯了嗎?據說那就是用來掩人耳目,混淆亂黨視聽的。如今那謝家嫡女好端端的回來了,還不能說明一切嗎?」

  「那……她宮裡的貴妃,就不做了?」

  「不做了!我聽說,將軍府的老安人和將軍夫人一同入宮為貴妃娘娘向陛下求了退婚書呢。」

  「我還是覺得不怎麼信。不過今日將軍府老安人做六十的壽,我隔壁張大人家的姨姐跟將軍府好像沾點親,回頭我讓我娘子私下裡去問問,看到底是不是有這回事。」

  「對對對,你讓你娘子去問問,問出什麼,別忘了跟我們說說。」

  「……」

  謝郬聽到這裡,實在忍不住回頭去看旁邊那桌扯閑話的人。

  他們說的救駕的謝家嫡女,不會指的是謝苒吧?

  她救了屁的駕,跟人私奔回來,她倒成了救駕功臣?

  怪不得蔡氏在給謝郬的信中一味跟謝郬打招呼,讓謝郬看在姐妹的份上,不要計較妹妹的所作所為,謝郬當時還以為蔡氏是為謝苒在邊關的事道歉呢,原來竟是她誤會了。

  原來從謝苒回京開始,蔡氏就為了她能光明正大重新回到人前而編故事。

  作者有話要說:三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