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新的機遇
“金悅手機牛叉啊,這妥妥的抓住了非洲朋友的消費心理!”
“牛啊,為華夏國企業點讚!”
“沒想到,非洲國家竟然也有我們華夏國企業的身影,給力。”
“光哥,這些華夏國企業為什麽會跑到非洲做生意?”
劉小光把手機還給黑人小哥。
“相比起其他市場,非洲國家還沒有被完全開發,這樣的市場,到處都是機會。就像剛才我說的金悅手機,如果不是創造性的開發出適應非洲市場的功能,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在華夏國市場立足。”
水友們紛紛表示讚同。
“對呀,華夏國市場太激烈了!金悅手機在華夏國市場,根本一點機會都沒有”。
“光哥,這樣說的話,大家如果想要發財,是不是應該去非洲尋找機會?”
“搞不好咱們在非洲可以發財。”
水友們開始動心。
如果非洲真的遍地是機會,那麽他們是不是可以去非洲發財。
劉小光趕緊勸阻,“兄弟們,想在非洲成功,並不是大家想的那麽容易,大家還是要考慮清楚再做決定。”
眼看著天色不早,劉小光對水友們說道,“兄弟們,時間早了,咱們先回酒店休息,明天我們直播播種的過程。”
晚上,劉小光在酒店休息。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劉小光吃過早飯,早早來到農場。
等到劉小光來到農場之後,才發現到場的隻有華夏國的員工。
當地的非洲員工,一個都沒到。
“這是什麽情況?”劉小光問吳浩。
“現在還沒到上班時間,他們絕不會早到。”吳浩有些無奈的說。
劉小光歎了口氣,看來,非洲大陸之所以貧窮,也不單單是因為氣候的問題。
時間來到上午九點,非洲員工才陸續來到農場。
劉小光在農場開啟直播。
“兄弟們,今天我們準備在農場種植玉米,大家看一下,我手裏拿的就是老龍湖農業谘詢服務公司新研發的玉米種子。”
劉小光把鏡頭拉近,把手裏的種子,展示給水友。
“這種子看起來跟普通玉米種子沒啥區別啊!”
“是啊,光哥,這種子真能在非洲生長?”
“感覺不靠譜啊!”
正如水友們所說,劉小光手中的玉米種子,看起來跟普通玉米種子,沒有任何區別。
“老龍湖農業谘詢服務公司對玉米種子的改良,是微觀層麵,大家從表麵上當然看不出區別。雖然種子在實驗室的種植效果很好,但是能不能在非洲大陸取得成功,我們還沒有太多的把握,隻有等到玉米收獲的時候,我們才知道玉米種子到底適不適合非洲大陸。”
劉小光實話實說,並沒有吹噓新研發玉米種子的品質。
“兄弟們,我們現在就開始播種!”
劉小光大手一揮,十幾輛聯合播種機器,同時開動。
這些聯合播種機,是老龍湖集團從華夏國運輸過來的。
非洲員工大多是第一次見識到聯合播種機。
一個個都是瞪大了眼睛。
“我們之所以選擇玉米,作為老龍湖農業谘詢服務公司的主要作物,是因為大多數非洲國家,習慣把玉米作為主食。另外玉米對土壤的要求比較低,不像水稻需要大量的水澆灌。”
劉小光用手機拍攝播種機工作的過程。
“除了玉米之外,老龍湖農業谘詢服務公司還會繼續研發其他作物的種子,豐富非洲大陸的農作物品種。”
兩千畝多農場,播種足足用了兩天的時間。
吳浩挑了幾個看起來比較精明的非洲工人,教會他們駕駛播種機。
幾個人輪流作業,工作效率才算提升上來。
劉小光這次來到非洲,除了考察玉米種子的播種情況,也是為了在非洲需求做生意的機會。
非洲國家的礦產資源豐富,之前華夏國就是從非洲國家進口礦石,給澳洲的礦石廠家,帶來壓力,這才讓礦石的價格降了下來。
劉小光在走了非洲的幾個城市,發現非洲的太陽能資源,還是很豐富。
如果能夠在非洲推廣太陽能設備,可以給老龍湖清潔能源公司帶來新的增長點。
結束了為期五天的非洲之行,劉小光返回劉家村。
一回到家,楊麗萍和胡妍趕來給劉小光接風。
“光哥,你看到非洲草原了嗎?”
楊樂平對非洲,充滿好奇。
兩人小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非洲大草原,獅子,長頸鹿,獵豹……各種各樣的動物,讓兩個人充滿向往。
“我一直忙著出差,哪有時間去看草原!”劉小光有些無語。
“哎呀,太可惜了!”
胡妍被楊樂平逗樂,“你怎麽跟小孩子似的!”
“我這不是沒去過嘛,光哥,下次咱們一起去非洲度假,一起去草原看看。”
劉小光點頭答應。
這時候,楊樂平才想起正事,“光哥,玉米種子在非洲適應情況怎麽樣?”
“種子才剛種下去,至少也得一個星期之後,才能長出來,而且,想要看評估種子的最終效果,還要等玉米收獲。”
“光哥,你這麽大費周折的在非洲開展業務,是不是太虧了?”胡妍問劉小光。
她一直有這個疑問,老龍湖集團在華夏國的業務做的好好的,幹嘛非得去非洲開拓市場。
“老龍湖農業谘詢服務公司在非洲開展業務,還是出於商業目的。非洲是一塊未被開發的大陸,我們越早進入非洲大陸,越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利益。”劉小光實話實說。
他不是一個虛偽的人,投資非洲,劉小光主要的想法,還是提升老龍湖集團的影響力。
四個人聊了一會,考慮到劉小光剛剛經曆過長途飛行,楊樂平和胡妍早早告辭,讓劉小光早些休息。
大熊電影這種公司製作的紀錄片,《帕敢》亮相戛納電影節。
《帕敢》以當地翡翠礦工人的視角,展示帕敢幾十年間的滄桑變化。
影片在戛納電影節,獲得廣泛的好評。
評論家稱《帕敢》用一種冷峻的視角,展示帕敢地區的光陰變化。以小見大,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