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徐庶丟了(感謝墨陽,煙雨和炎寒的推薦票)
城門處進了軍馬,打頭的正是諸葛亮與程躍,其後分別是蔡瑁張允,軍士各舉“諸葛”“程”“蔡”“張”四杆大旗,各軍士手持刀槍,位於前的刀盾兵著清一色的重甲,中間為槍兵陣,輕騎兵在左右護衛,在後便是諸葛連弩兵,英姿颯爽,各露傲色。
劉備等人立即策馬來到隊列之前,拱手相迎:“諸葛先生,程先生,二位將軍,備多謝諸位了。”
劉備罷便在馬上深行了一禮。
諸葛亮跟程躍倒是有料到劉備會來迎,蔡瑁張允哪裏敢想,打了勝仗是應該的,主公還出來迎接自己?
二將先是下馬連稱不敢,隨後諸葛亮和程躍下馬也紛紛道。
“孔明文瀾,多日不見,越可是念得緊啊。”林越從劉備身後竄了出來,向二人道。
“予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亮聞你林越在漢中大破張魯,又與張魯共破了馬超,報了魏興之仇,予楓之才,亮不及啊。”
“哪有,馬超張魯不過是一介武夫,若是讓越去鎮守揚州鏖戰周瑜,又哪裏是對手。”
“軍師就莫要再這些了,這轎中二位可還等著呢。”楊宇走到林越身旁一,林越便欣然一笑。
“咳,那好,子軒子龍,你二人把她們扶出來,讓她們倆好好見見程大軍師。”
楊宇跟趙雲把梅氏二女從轎子上接下來,程躍此時心哪裏靜得下,別提多亂了。
“你你把她們帶來幹嗎……”程躍嘴上一個勁兒的抱怨林越。
“她們倆可是一個勁兒的要跟著,我是攔都攔不住,不信你問子軒。”
“沒錯,二位夫人日夜盼著軍師回來,今疵知消息,急著要跟著林軍師來。”
“女亦是盼先生心切,失態了,還望先生恕罪。”梅辰開口後,程躍急忙扶起她。
“躍三生有幸能得如此青睞,倒是失禮了。”
“軍師啊,備看你們三人情投意合,若是先生不嫌,備成全你們,若何?”劉備見時候差不多了,便開了口,若是日後再有大戰還不知多長時日再回,趁著這個機會。
“這……主公……躍如今……尚未想好……”程躍沒想到劉備這麽直接,倒是不知該什麽。
“哎呀程軍師,你磨嘰什麽,人家都這麽傾心相待了,還不領情?”周倉這時候看不下去,跳出來插句嘴。
“躍子,這還有什麽想不好的,長的不賴人品有好,你還有什麽不知足的,裝個屁啊。”林越在程躍耳邊叨咕了兩句,程躍點零頭。
“承蒙主公厚愛,躍願與其共結連理!”程躍朝劉備一跪,梅氏二女也隨之跪下,臉上滿是欣喜。
“哈哈哈哈,好,那就擇個吉日,調李典,二弟三弟,還有揚州諸將回來一同慶賀。”
“主公,揚州諸將還是勿要調回了吧,周瑜若是趁機奪了揚州,可是……”
未等林越完,諸葛亮擺了擺羽扇,連稱無妨。
“不會,先前黃忠魏延大破甘寧呂蒙,今此周瑜又遇伏敗走,軍心渙散,再加以糧草已斷,此回江東周瑜隻能養精蓄銳,不敢動兵。”林越聽完之後點零頭不再什麽。
“那就依諸葛先生之意,把諸將請回,一來為軍師之喜,二來同聚一次,為將士們這些年來浴血拚殺慶功。”
“躍多謝主公成全,定當以死相報。”程躍又行了一個大禮,隨後起身。
“哈哈哈哈,末將給軍師道喜,到時倉可要一飲為快!”周倉見好事已成一個勁兒的興奮,大聲嚷嚷起來。
周倉賀喜後,廖化蔡瑁張允楊宇趙雲等一幹大將也紛紛道賀,程躍在軍中威望也是不,雖比不過林越,但也都處得來。
其餘諸將紛紛回到軍中各自散去,程躍和梅氏二女也先行告退,隻剩了劉備,諸葛亮,林越,楊宇趙雲五人,又談了許多。
“如今曹操西征,不知諸位如何看待?備若是趁勢進軍中原,如何?”
“主公不可,曹操雖率大軍親征西涼,不過是虛張聲勢,曹操進可攻退可守,西涼之亂何時平皆可,若是此時趁勢北上,恐曹操回軍,孫權北上,那時不光失了揚州,荊州也會不保。”林越這幾可是沒少研究曹操,自打征完馬超候,覺得這亂世並非是自己這個後世人所能容易掌控的,古人不可覷。
“予楓所言極是,曹操麾下虎豹騎來去自如,我軍麾下之鴛鴦陣雖克,卻行軍緩慢,曹操雖揍,但中原之地萬不可妄動。”諸葛亮又附了林越之言。
“末將與林軍師征張魯之時,有幸得一見西涼鐵騎,可謂是精銳,可匹敵虎豹,不過……不過馬超……”楊宇完後,林越暗自歎了一聲。
“馬超之所為……唉,越也是難於啟齒,魏興遭屠後,日後就算想招馬超也是難事啊。”
“漢中一戰擒了馬岱,不過馬岱統不了西涼軍,其隻是戰將罷了,現如今又折了一臂,更別征戰沙場了,要想重整西涼,還需馬孟起。”趙雲剛罷,便覺得少了些什麽。
“軍師,不好,元直先生到如今還未歸軍中!”
林越聽完也懵了,自打那要給自己個驚喜之後就毫無蹤影,自己回襄陽近一月時光都不見蹤跡。
“壞了……此乃越之大罪啊!”林越暗恨自己任由隨了徐庶獨自而去。
“先生可否將此事一一道來?”劉備也心生不妙,跟林越道。
“唉……那日與張魯共破馬超後,元直尋至臣,去辦一件大事,叫越先回襄陽,其隨後便到,可越回了襄陽近一月時光都未曾見其蹤跡,越大罪矣!”
“一月時光還未有歸,也不曾書信來往,雲料……可能不測。”
“不會,宇先前許昌救徐先生之時見過其劍法,一般人傷不到,不測應是不會。”
“元直行事一向灑脫,獨來獨往亦不是怪事,依亮看應是其要辦之事不到時機,若是派兵去尋亦不得消息,不如再等上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