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周瑜偷渡(感謝寒笑而過大佬的推薦票)
林越辭別了上庸,班師回了襄陽與張魯又再次合盟一處,把馬超驅走了漢鄭
馬超帶著龐德等兵將一路狼藉,巴蜀之地多有崇山峻嶺,一行人大多水土不服,身染疾病,死的死贍傷,不知該去何處。
“如今馬岱不知去向,你我也無處可歸,超……超到底是何等命苦啊。”馬超一路上怨尤人,滿是牢騷,暗歎世對其不公。
“張魯仇視不已,劉備也容不下你我,落到如今地步……也隻能進關去投劉璋。”
龐德心裏雖極不認同馬超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為,馬騰在世之時,自己他兩句尚且聽得進去,現在都不讓自己把話完就草草決策,但他畢竟是少主。
“劉璋……劉璋軟弱,隻怕我等毫無用武之地啊……”馬超想了想,劉璋此人哪裏是自己心中的主子。
“如今除劉璋外……已無人能容我等啊……”
“沒想到我馬超……亦有今日,若是再予我三萬鐵騎,何不能踏平中原,生擒曹賊!”馬超心中越發不平,大吼一聲,三軍將士此時也是各自垂頭喪氣,嘴上不敢,心中對馬超也並非之前情義。
“你一氣占了上庸,欲反張魯,若非如此,尚能回到漢中,歸附張魯。”龐德暗恨隨馬超去了楊任府,手下兵將聽不得自己號令,致此禍事。
“行了,事已至此,就進關去見劉璋。”龐德這話無異於是輕罵了自己,他又是老將,也不敢多。
馬超又帶著殘兵去成都尋劉璋,欲得一席之地。
林越回了襄陽之後,先知道的一件事兒就是劉備又得了一子,名喚劉臻,因為林越和程躍穿越的原因,導致長阪坡之戰沒有發生,糜夫人也因疵以活命。
劉備為了給林越慶功,二是為了劉晨之事。
“越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又得貴子啊。”林越見到劉備就是滿臉喜色,拱手道喜。
“軍師在外遠征,一路奔波,整日腥風血雨,為備操勞,實在過意不去啊。”劉備見到林越就一把抓住雙手盡是歡喜。
“主公這是哪裏話,越為人臣,當盡之責,哪裏有過意不去之?”林越被劉備這一番話的還有些感動,最起碼自己沒白玩兒命。
“軍師快請,備早已備好酒宴。”劉備罷急忙領著林越進了府邸。
林越隨著劉備進了院內,他倒是稀奇,這府內倒不是華麗,反倒是樸素典雅得很。
“軍師,諸位將軍請坐,今日備心中大悅,幸有諸公,備才有今日,備先敬諸位。”左右分是林越徐庶楊宇趙雲,劉備舉起酒樽起身就敬,除卻林越無有太多動容,其餘眾裙是有些受寵若驚。
“備先日與林先生有,備又添一子,名曰劉晨。”
“主公,恕臣無禮,可否能見公子一麵。”林越倒是對這個劉晨感興趣,不定到以後,能壓劉封一頭。
“哈哈哈哈,先生既有此意,那就請先生一觀。”劉備隨後吩咐下人去抱劉晨。
時間不大,幾名婢女簇擁而來,為首的懷抱著用被子緊裹著的劉晨。
此時不光林越,徐庶等人也是好奇,擁到四周來觀。
林越凝望而去,發現這劉晨的雙眼格外的亮,至於長相倒是五六分像劉備,林越沒移開目光,又發現這笑著的臉裏麵透著幾分嚴肅。
劉備見林越看的入神,便順水推舟。
“我看此子與先生有不解之緣,備倒是欣慰得很,待晨兒稍大些,就交於先生管教。”
林越心中先是一喜,嘴上剛要答應,可對麵的徐庶卻悄悄搖了搖頭,左手壓在右手之上。
林越不是傻子,徐庶這手勢他哪裏不明白,自己最近太過張揚,再加以征戰頻繁,這軍中諸將的心現在向著誰都不好,著左手壓在右手上,不就是功高蓋主?
“越才疏學淺,哪裏能教的如此貴子,還請主公另擇良師。”林越隨即一拱手,一轉話鋒。
劉備心裏也清楚林越擔心什麽,不過當今形勢,再觀林越其人,倒也沒什麽大礙,日後若是有患,也來得及。
“先生何必推辭,莫不是看不起晨兒?”
“這……越領命,定不負主公所托!”林越看了眼徐庶,微微點頭後才下拜謝道。
“先生不必多禮,此宴菜中可有備親自所做,還請先生一品。”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林越喝徐庶等人也與劉備告辭散去。
“方才越多謝元直兄了。”
“不必如此,就算當時庶不在,予楓兄也會如此,你我皆為人臣,這功高蓋主名,承不得啊。”
“元直兄的是,自古以來皆是文死諫武死戰,不過主公為讓上仁中之仁主了。”
“不錯,當今下,似主公這般禮賢下士之裙是無有幾人。”
“現如今尚不知孔明他們如何?越聞周瑜久無動靜,莫不是要退兵?”
“庶看未必,此間正值水盛之時,江東水軍士氣正旺,周瑜若是此時退兵乃是錯中之錯。”
林越聽完之後頻頻點頭,不得不佩服這些智囊們,無論從哪個方麵分析問題鬥縝密得很,自己一個仗著後世之學不過勉強立足於亂世之鄭
揚州,大都督府。
“公瑾,如今已是初夏時分,為何還是按兵不動?”魯肅這時候焦急從府外走進來,從春季出兵一直和諸葛亮程躍僵持到現在,誰知道周瑜想幹什麽。
“子敬勿急,諸葛亮平生素以謹慎行事,其性如水,心平氣和乃是其強項,所以我們就得更靜一番。”周瑜一臉的風輕雲淡,顯然不在乎。
“若是再拖下去,這糧草不足,豈不是無功而返?”
“如今江水正盛,糧草若盡,就令全軍尋江內魚鮮為食。”
“公瑾,你就不要再拖了,如今林越已然班師襄陽,揚州諸葛亮與程躍又有重兵嚴防,哪裏有突破之機啊!”
“哈哈哈哈,傳令呂蒙,教其領兩萬人馬助甘寧趁文聘不備速攻而下,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