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0120 林黛玉首見太上皇, 飛龍君恭請廢太後

  林家也養貓,林海尤其喜歡貓,常稱貓為狸奴。黛玉記著依稀是很小的時候, 家奴捉住了一隻麻雀, 裝在竹子雕成的籠子裏來哄她玩。那原是裝蟈蟈的, 開口小得很, 也不知怎麽塞進去的。黛玉見麻雀轉身都困難, 便拆了竹籠子放它出來。隻拿一條細絲線束住腳, 托在手裏牽著玩。那隻麻雀傷了翅膀, 黛玉原想等它傷好了就放它走。未料養到第三天, 家裏的貓撲出來,一口把麻雀叼去了,隻剩下一條血淋淋的腿。黛玉叫這事嚇住了, 當即哭起來, 後來還因此病了一場。


  儀仗在水木自親門前停下,皇帝率先下轎,見黛玉麵似不愉, 瞧了眼蘭陵, 便低聲問黛玉:“可是天熱悶著了?”


  車裏光冰就兩盆, 哪會悶熱。黛玉搖頭答不是, 又告訴他,是聽了些話,想起了舊事。說著,便將那隻麻雀的事告訴他,末了忍不住蹙眉, 道:“鳥兒多可憐, 貓也沒錯處, 那本是它的天性。隻怪奴才們沒看好,才致使貓做出這事。”


  黛玉對這件事記得很深,所以雯孺一說東太後為了撲殺鳥而養貓,她就想起來了。


  皇帝側頭聽她說話,這實在是一件很小的事,但他聽得很認真。


  黛玉反倒不好意思起來:“當時年紀小,見了難免覺得害怕。那貓我平日裏也常抱,乖巧順服得很,再沒料到他撲起鳥來這樣心凶狠。”


  她隻當皇帝要笑話她膽小,幼年一件小事能記這麽久。未料皇帝卻安撫她道:“確實有些嚇人,我小時候也見過。”


  為了讓這寬慰更真實些,皇帝不惜把自己小時候的事也說與她聽:“那時我還隨東太後住,親眼見貓兒爬上樹,不多時就叼著鳥下來了。東太後就立在廊廡下笑著瞧……”


  那種笑意皇帝一輩子都不能忘記,透出濃鬱的惡意,簡直讓人不寒而栗。


  皇帝朝黛玉笑了笑,意氣風發的少年天子,在提起往事的時候總有一股無能為力的悵惘。平日裏剛強的人,偶爾流露出一些脆弱才更讓人心疼。尤其是在黛玉知道,皇帝六歲就去太皇太後身邊之後。她就知道,這事一定發生在皇帝六歲以前。


  “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她就不敢這麽做了。貓也不敢再養,或打發出去,或叫宮人打死。”現在想想,她當年敢這麽做,無非是仗著太上皇心裏那份愧疚。


  黛玉隨皇帝進了樂壽堂,但見庭院正中有一塊巨大的青石,狀似靈芝,壓在鐫著波浪紋的石頭底座上,邊上圍著一圈木欄杆,瞧著倒像是一扇天然的石頭屏風。


  黛玉也曾聽過一些,知道樂壽堂有一塊奇石叫“青芝岫”,是太上皇特意找來討西太後歡心所用,想來眼前這塊就是了。黛玉將坊間的傳言說與皇帝聽,皇帝頓覺風言風語實在離譜,不由笑起來。


  “這石頭是先帝在時就得了,原是北靜王府送上來的賀禮。一開始是擺在乾清宮,後來先帝和老祖宗常住樂壽堂,就移了過來。西太後也挺喜歡這塊石頭,說有天然之態,還稱其為‘神瑛’。興許是這些話叫奴才們傳出去了,一傳十十傳百,就成了你聽說的模樣。”


  黛玉聽得直想笑:“可見流言大多都是胡編亂造的,捉住些影子,就開始捏樣子了。”


  說話間兩人繞過青芝岫,正欲過堂階往樂壽堂裏去,便見裏頭出來個年紀略大些的太監,笑著朝兩人見了禮,便道:“太上皇聽著聲音就猜是皇上來了,交代奴才來迎您呐。 ”


  那太監笑眯眯的樣子,無端端讓黛玉覺得有些眼熟。他又跪下去,笑著與黛玉行了大禮:“想來這就是咱們大慶朝的新皇後了,奴才沈傳誌,給皇後娘娘請大安了。”


  原來是太上皇跟前的大總管,黛玉忙叫他起來,心道怪不得這姿態模樣瞧著眼熟。聽說奚世樾就是他調理出來擱到皇帝身邊的,奚世樾見了他還得叫聲幹爹。


  太上皇和西太後正坐在二樓明間,就等著皇帝攜黛玉過來。兩人一前一後上樓來,但見前設寶座、禦案。九桃大銅爐端端正正立在堂下,散出嫋嫋香霧。


  黛玉緊跟在皇帝身後,心裏不住地打鼓。見皇帝跪下請安,她也不敢抬頭細看,緊跟著跪到皇帝身側,目之所見隻能瞧見兩抹衣裳的顏色。坐在正中的穿著藏青衣裳,襞積上繡著團龍,墨色風靴上都繡著密密麻麻的龍紋,無形中透出一股威嚴氣象。不必細想,這必是太上皇。另一個穿著天水碧色繡藤蘿軟緞下裙的想必就是西太後,端坐在太上皇下首,一直沒作聲,眼見他們跪下了,也沒額外的動作。


  皇帝揚聲道:“兒子領新立的皇後林氏來給父皇請安,恭請太上皇龍體康健,請西太後鳳體安。”


  西太後略頷首,淡聲道:“皇帝有心了。”就這麽一句話,也沒叫他們起來,冷淡得倒像是看一場戲。


  沒聽到太上皇開口叫免禮,就是皇帝也不能擅自起身。黛玉如芒在背,總覺得有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像是審視,又像是挑剔。


  兩人跪得極近,皇帝見她緊繃著,唯恐她真叫這陣仗嚇著了,悄悄伸出手去,在衣裳遮掩下覆住了黛玉的手。果不其然,她的手冷極了,炎炎夏日裏倒像是握住了一塊冰。


  太上皇也是洞若觀火的人,如何看不清這種小動作。作為一個父親,他心裏真是百味陳雜,有種時光易逝的感覺。時間真是如流水,匆匆就逝去了。明麵上最小的兒子也終於開了竅,知道喜歡姑娘了。


  他見黛玉身形孱弱,想起林海原先也提過,家中嫡長女素日嬌弱這樣的話。原想再立個威的念頭也淡了:“起來坐罷。”


  黛玉如蒙大赦,在心底悄悄吐了回氣。跟著皇帝起身,坐到繡凳上才發現,手心已經汗濕了。她今日才算是品嚐到皇帝見林海時的滋味,說不出是什麽原因,心裏就是害怕。大抵每個人初次見對方的長輩,都是這心態罷。


  太上皇端起茶細品了一回,方與皇帝道:“皇後和往日的後妃不一樣,皇後是發妻。既然立了,就該敬重她。別像從前對待和淑妃和貴妃似的,隻知道冷著臉不說話。”


  若說第一句還是作為太上皇對皇帝的訓誡,那後頭就赤|裸裸是父親對兒子的教導了。他雖更偏愛西太後養的兒子,但對皇帝等也算關切疼惜。


  皇帝麵對太上皇的時候,卻是恭敬多於孺慕。一舉一動都像是在朝堂上和臣工對話,規矩守禮得不像話,沒一點父子間該有的親和氛圍。


  聽到太上皇教導,皇帝皆頷首應是 。太上皇見他這模樣,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終究是錯過了,他最需要父親的時候,自己一直是皇帝。如今他想當父親了,卻永永遠遠隻能是太上皇了。


  太上皇歎息了一聲,知道兩人不能有貼心的交流,隻能正正經經談正事,興許還能多說兩句話。


  “忽然把榮壽公主送來,園子裏出什麽事了?”


  皇帝是個剛強的人,若不是出了自己沒法解決的事,絕不會把榮壽公主送進頤和園。


  黃渡欲言又止,一時不知如何開口。西太後忽而立起來,聲音依舊冷淡無謂:“你們說話,我不便相陪,這就去了。”


  自己要走不算完,還得拉上黛玉:“皇後也隨我來罷。由他們說正事,咱們往外去散散。”


  黛玉下意識看向皇帝,要問他拿主意。西太後和東太後不合在宮裏不是秘密,皇帝是東太後所出,指不定和西太後有嫌隙。但她沒料到西太後是個最不愛多管閑事的人,皇帝當年所受的苦楚大半來自東太後和左太貴人,對西太後反倒平平,甚至態度要比對待東太後好得多。


  故而見黛玉瞧過來,他便點頭道:“你去罷。”


  有些話當著西太後和黛玉的麵說不出來,他們走了,反倒能順暢地出口了。皇帝想起東太後,臉上充斥著不耐和厭惡。太上皇從沒見過他這樣直白的情緒,委實有些驚訝。


  “究竟是什麽事?”


  皇帝低垂著臉,像是在思索如何開口。低頭琢磨了半天,方低聲道:“掌嬌病得很重。”


  當了幾十年皇帝,太上皇不至於連這點敏銳度都沒了。驟聞此言,立刻品出三分怪異:“這病有古怪?”


  “父皇可還記得詠樂王的雙眼?”皇帝猛然抬起頭,一雙眼都是紅的,眼眶中甚至有淚意。


  詠樂王養下來就盲了,都以為他是胎裏不足導致的。可太上皇不相信,查到最後,線索都指向東太後,後來也證實了,確實是她在西太後分娩的時候動手下藥,才致使詠樂王雙眼俱盲。


  這時候皇帝提起舊事,是什麽意思?

  太上皇麵上表情頓時嚴厲起來,不及細細思索,便聽皇帝斬釘截鐵道:“兒子今日來,是想請父皇下旨。恭請太上皇廢除東太後!”


  ※※※※※※※※※※※※※※※※※※※※


  感謝在2020-08-26 23:45:22~2020-08-27 23:38: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3052867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