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風雨人生路> 第96章 哥妹相稱含義深(5)

第96章 哥妹相稱含義深(5)

  第九十六章在家鄉勞動的三年裏(十四)(5)


  哥妹相稱含義深


  自從經過我反複多次地閱讀了她的那封回信以後,霎時之間,便在內心深處,萌生出非得及時動筆,進行書寫一封熱情洋溢的複信不可。並且,在回信的字裏行間當中,自然會流露出一種別具深情厚誼的特殊情感

  現在,從我那難以忘懷的記憶之中,所能想起來的,就是當年我曾經別出心裁地在寫此複信的開頭,就用了一個惦量了很久,才最後確定下來的一個稱呼:“鬆妹”。


  以至使到我在幾十年以後,還一樣永恒地銘刻在心坎裏,半點也沒有能夠輕易的將它忘掉……


  你可要知道,當初我之所以想到要用此恰如其分,且又別出心裁稱呼的原因,是曾經周密地考慮到,隻有這樣,大家在今後相互交往當中,用上這個稱呼之後,才會自然而然地起到相互理解,彼此再也無所顧忌地進行隨心所欲地進行交往了。


  我當年曾深思熟慮地想過,這樣去稱呼她,在客觀上並沒有去考慮彼此之間,是否存在年齡差異上適合。而隻是覺得,使用這個稱呼對於異姓的她,似乎顯得更為親切。彼此之間,那種隔閡在瞬息之間便自然而然就會馬上拉近了許多……


  另外,如果采用這個去稱呼她,似乎在主觀上也能夠起到作為“哥哥”的我,有一種對“妹妹”的特殊情感之外,在客觀上,還盡到“哥哥”對“妹妹”的一種不可推卸的天經地義的特殊疼愛,關懷,嗬護的責任。也符合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觀念。


  再說,對於她在自己內心上的感受,我想會令她感到如此地稱呼,在她內心深處原來存在一點戒心,那失落無助的感覺,便都會蕩然無存了。接踵而來的,便是一種在日後相互之間的親密來往,以及進行無所顧忌地在彼此之間的交談……


  因為,當年對於所寫的此複信的內容,全然都在我的腦海當中,早已構思成熟了。而剛一動筆,便像日泄千裏的大江大河水一般,一氣嗬成便很快便寫成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在信中我曾仿照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的一段聞名於世的格言,改寫成了一段令人奮發上進和鼓舞人心的語句:

  “親愛的朋友,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去度過,你曾經認真地想過這個問題嗎?現在應該好好地想想了吧!


  “人生什麽東西是最寶貴的呢?是青春,是生命,是愛情,是金錢,是西湖之春,還是東海萬頃波濤上噴薄欲出的紅日?

  “不,青春,離開了偉大的現實鬥爭,不過隻是東流水上飄浮的落花,至多贏得悠閑詩人的歎息;生命,離開了偉大的現實鬥爭,庸碌無為地度過,不過是白白耗費了幾十年的光陰;愛情,離開了偉大的現實鬥爭,不過也隻是一堆令人發嘔的竊竊私語;至於金錢,離開了偉大的現實鬥爭,更會變成腐蝕人們靈魂的東西……


  “而我最喜歡的,卻是東海萬頃波濤上噴薄欲出的紅日。因為,紅日象征著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東海萬頃波濤象征著無產階級偉大磅礴的革命事業。僅僅因為這一點,我才喜愛它。


  “我覺得,我們能生長在這樣偉大的時代,隻使幹著一些平凡辛苦的勞動,也是人生最寶貴的,是古今中外最寶貴的。朋友,你有這樣的體會嗎?


  “朋友,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如花似蜜的幸福的青少年時代;我們現在要有一個經受風雨和艱苦鬥爭鍛煉的壯年時期;最後,我們還要有一個老當益壯的活到老,戰鬥到老,學習到老的晚年。這樣的人生道路,我認為才是最幸福最有意義的。


  “朋友,將來在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毫無愧色地說:‘我沒有虛度這一生!’


  “願我們把自己的有限一生,獻給光榮的農業勞動吧!讓我們在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裏,展翅高飛吧!

  ……”


  在上述當中,這些當年發自於內心深處的豪言壯語,顯然是跟我回家鄉近一年來,跟社員們日以繼夜地摸爬滾打,奮戰在田間地角,並受到社員群眾對我點點滴滴在思想上的熏陶和耳聞目睹之下,才能夠激發和產生出如此耀眼的火花……


  當年發自內心深處的豪言壯語,是我一年以來,在投身“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的三項偉大運動”的實踐中,才能夠總結出來的如此感人的腑肺之言;同時,也是一年以來,日以繼夜和社員們一塊戰天鬥地的艱苦奮戰中的切身體驗。


  你可要知道,在上述這些當年發自內心深處的豪言壯語式的格言,決不可能是收藏在封閉的溫室當中,采取苦思冥想的辦法,能異想天開地用一些華麗且浮誇無實的詞語,就可以書寫得出來的極富哲理性的言辭的。


  因此,就是已經將近過去了半個世紀後的今天,當我們現在再次重溫起來當年的這些豪言壯語,仍然有著它絕對無法貶低得了其中所深刻包含的偉大現實意義……


  正當我最後寫完了此封複信,並在信的最後寫上“飛哥”,和“1969年7月17日深夜”的字樣的時候,突然之間,我才發現台上那盞昏暗的小煤油燈,已經快要到了油盡燈滅的地步。


  於是,我才慌忙著從床鋪底下,拿出前幾天才從大隊的小賣部購買回來,那瓶定量供應煤油的油瓶子,及時將煤油燈倒滿了燈油……


  此時,我便帶著疲憊不堪的身驅,獨自步行出到房間裏去。當我抬頭往天上一看,隻見已是農曆十七、八的一輪明月,正在高掛天空。在那繁星點點星羅棋布的夜空中,偶然之間,正好有一顆耀眼的流星,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瞬息之間,隨即消逝在了廣漠的天邊……


  就在這突然瞬間,我的思緒便像那顆耀眼的流星一般,出現了一個新的思路。於是,馬上返回到屋子裏麵去,迅速地擰亮那盞昏暗的煤油燈。


  頓時之間,就拿起台上那支銥金尖的水筆,一氣嗬成便在此信最後的一個空白處,詩興大發地抄錄了我們偉大領袖的一首七言律詩: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乃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其實,當時我所以要在信的末尾處,錄下這首偉大領袖的七言律詩的真正用意,便是顯而易見的。


  特別是,在詩中所出現的“勁鬆”,“亂雲”,“風光”,“險峰”等詞語,都是在暗示著我書寫此信的真正意圖。其實,這些真實的用意對於她來說,一旦當她看到了以後,定然便會神情領會和心知肚明的了。


  畢竟,她不愧為當年就是如此地聰明,且又睿智的一個女子……


  我還清楚地記得,自從這封信寄出以後,接著,大家彼此之間也都曾經有過幾次通信。但是,到了後來,便漸漸地卻變得杳無音信起來。於是,頓時之間,我倒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地奇怪起來……


  有一天下午,尹妹和運芳她們這幫村子上的妹子,剛剛從東平趕集回來後,便特地告訴我一個在墟上才知道的消息:


  “飛哥,今天在東平墟上,我們碰到富山大隊的一幫‘插青’。其中,有個叫王誌芳的女知青便告訴我說,就在前些日子裏,她回到縣城家裏的時候就聽人說,今年七月份,縣城安置下鄉插隊的知青,大多數都是安排到鬆山公社為主。誌芳還特別說到,其中有個她很熟悉的人叫做梁有昉,曾經寫信告訴她說,她正好就是被安排到了鬆山大隊的城橋生產隊這個知青點的……”


  正說到這裏的時候,尹妹略停頓了一下。接著,她又滔滔不絕、沒完沒了地繼續說下去:

  “梁有昉她所在的城橋生產隊這個知青點,共有六個知青,兩男四女。你的那個高中同學也在這其中。並且,她插隊的那個生產隊距離鬆山墟最近,隻需要十多分鍾就可以從村子上走出到鬆山墟了。而並不像安排到嶂肚去的那幫,需要走不少山間小路,經過不少高山大嶺之後,才能走出到鬆山墟上。”


  說到此時,她似乎有意地放低聲調,接下去繼續說道:

  “還聽說,你的那個高中同學她姐有個才十五歲的侄女,也像我們家的八妹一樣,還未到下鄉插隊的年齡,便在這場上山下鄉運動當中,不知何故,也同樣鬼使神差地安排下來了,還是被分派到那偏僻的嶂肚上去的呢,那真是夠可憐的了……”


  聽到尹妹說了之後,頓時之間,我似乎才恍然大悟起來:


  “噢,怪不得她已經有一些時候沒有信來了……”


  此時,我心中便忖量起來,原來在前些時候因為大家之間的書信往來,都是隻要一個星期左右,並且還是十分準時。而在這些時候,她沒有來信的原因原來竟然如此……


  一直等到了中秋佳節過了以後,在有一天下午,我才收到了公社郵遞員老李送來她的一封來信。


  當時,我也跟往常一樣心情便會異常地激動起來,高興得便想盡快地知道在信中究竟都說了些什麽?

  正當我剛剛打開此信一看,“飛哥”這兩個采用點水筆書寫的蒼勁有力,且又份外醒目的字體,便立即映射到了我的眼簾。


  此時,便有一種特別引起我格外關注和種種的遐思聯想,霎時便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你可要知道,“飛哥”這個如此親熱的稱呼,卻並不同於在平日裏那幾個弟妹,以及村子上的輩分稍高者或與我同輩人對我的那種一般地稱呼,而顯得平常無奇。現在這樣稱呼起來,其中,讓我聽了以後,就有一種異呼尋常的感受。


  於是,霎時之間,讓我熱淚盈眶,心中久久也無法平靜下來。你可要知道,這“飛哥”兩個字,可是出處於她筆端下所書寫的第一個顯眼的字句啊……


  接著,信中便寫到在近這一個月以來,有關於在這次上山下鄉的安置運動中,所進行的一係列動員、報名、張榜公布,歡送,和公社、大隊的歡迎。甚至連生產隊細致的安排等等,她都在信中娓娓動聽地訴說給我知道。


  最後,她還念念不忘地告訴我的,便是“縣知青辦”還給每個上山下鄉的知青每人所贈送的一套雄文四卷。


  而在這幾頁十六開的信箋裏,滔滔不絕的描繪之中,還將自己所經曆過程的種種感受,都在字裏行間中表達出來了。再也不同於在前幾封信中,幾乎全是寫上不少的怨言,和嘮嘮叨叨的怪話,以及表述一些對現實不滿的情緒……


  其中,在信最後一頁的開頭,竟然奇怪地冒出了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而特別引起我的注目……


  頓時之間,情不自禁地令我想到,此句唐詩不正好是出處於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詩中的第二句麽?


  我此時便知道,她一定是對一些流行於民間上的唐詩、宋詞、元曲來說,是十分熟悉的了。要不然的話,便不會運用得如此自如。


  此時,我當然還十分清楚,她就是借用這首唐代詩人王維的此句詩文,抒發和表達她現居於異鄉為客,而在這中秋佳節到來之夜,不免獨自思念起親人時的那種深摯的感情……


  其中,在最後信中還真情地說到,我們全家人都對她格外好,都把她當成家裏人一般。


  因此,她從內心裏,全然把我們當成為自己的親人,便由衷在中秋佳節之時,想念到了我們,這也是很自然不過的了……


  另外,信中也抒情地表露了自己獨身一人,在這窮鄉僻壤的山村之中,感到有一種“上無雙親,下無兄弟姐妹”在身邊,那種異常孤苦零丁和無限悲傷的情懷……


  正是:


  哥妹相稱含義深,回首人生奮上進;

  窮鄉僻壤異鄉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