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風雨人生路> 第七十三章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裏(七)(4)

第七十三章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裏(七)(4)

  第七十三章 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裏(七)(4)


  科學實用想周全


  科學實用想周全


  翻開當年在我所寫的日記當中,就曾經有過好幾篇關於利用物理學方麵“杠杆原理”,去進行做吊水裝置的日記。


  在這些日記記錄的前前後後當中,都曾經詳細記述過關於此事。現在不妨公開在此,讓熱心的讀者大家共同去進行分享……


  1965年4月3日


  今天我學習了“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法”一文以後,覺得我過去對學生的生活關心得還不夠。主席教導我們:“我們對於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群眾的生活問題,就一點也不能疏忽,一點也不能看輕。”


  我們膳團的洗身用水問題還沒能好好解決,有時還沒有洗身水洗,或者有也是很不清潔的。怎麽才能進行解決呢?

  我認為,不能老是依靠學生自己去挑。要我們工友能夠想辦法進行解決。我細細地想了一下,內麵井水不夠,必須得要從外麵的大井上進行打主意,怎麽打主意呢?做水管。


  能行嗎?……能。


  1965年4月16日


  經過了一天的苦戰,終於基本上安上了水管,我心裏真是高興。


  昨晚,我反複地想:安水管,我從未幹過。起初,有些人說不行,會漏水;有些人說,用鐵杆捅;有些人說,接口處難接;有些人說,去水不大,中途如漏水的話就會失敗……等等。


  當時我有些動搖,但是,主席的話給了我力量:


  “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在黨領導下,隻要有了人,什麽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因此,我下了最大的決心,一定能夠搞出來,也一定能夠創造奇跡。


  但是,會不會失敗呢?一失敗就會浪費了十多根竹。主席的話又給了我無限力量:

  “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對,失敗了,就好好總結經驗,一定會搞成功的。


  早上一起床,我馬上去砍竹,自己便動手搞起來,一直搞到十一點鍾,便搞好了五根。


  我便和亞謝八一起安裝,後來,又去買了一些鐵線之類,回來又搞,便搞到水池那邊去了。


  中間接口怎麽辦?每個竹節眼怎麽辦?我想,用水泥。到晚飯時,我又獨自用水泥封口。總算初步按好了。


  我深深體會到,幹每一件工作,一定要敢字當頭,反複實踐,有困難找主席著作,世界上任何一件東西都會創造奇跡的。


  1965年4月17日


  第一條水管總算搞成功了,但是一條水管解決不了問題,消水不了,怎麽辦?好,搞第二條。


  因為,我們的洗身用水長期未能解決。同時外麵小溪的水又有些斷流,有時又很汙濁,而裏麵的井水少又不夠用。因此,必須從外麵大井想方設法解決。


  一想到這裏,關係到同學生活,主席教導我們要解決群眾生活問題。所以,我下定決心繼續再搞第二條。


  因此,我利用休息時候,吸取了昨天的經驗很快就搞好了。而且質量比第一條高,水流快。


  老師和同學看見我們這種大膽幹的精神很受感動,都說是我們學習了主席著作後幹出來的成績。


  我還清楚地記得,後來到了學校放農忙假的時候,經過學校領導的同意,大家便利用學生回家不用開飯的這段空閑的時間,準備在學校內挑選一棵又直又大的桉樹,在由工友小組組長雷行電的帶領下,將它砍伐下來。


  隨後,大家七手八腳便運回到學生飯廳去,自己動手將它鋸成適用的木板,再經過學校木工師傅的精心加工以後,將它們合釘成為“v”字形狀的木板糟。於是,就利用它去代替原來臨時做的那些口徑過小的簡易竹水管的管道。


  這樣一來,經過修理後的吊水裝置,不論在水的流量和流速方麵,都將比原來大大地提高了。


  後來,學校的木工師傅又按照我的預先設計,並經過大家的討論修改後,利用杠杆原理繪製的“圖紙”,再做一個堅固的吊水木架、一個裝水的小蓄水木槽和一個呈正方體形狀的吊水桶,以及一條堅實耐用的木行條作杠杆。最後,再把它進行重新進行安裝……


  大家經過了一個農忙假的不懈努力後,便全部把這個利用杠杆能省力的原理做成的吊水裝置全部做好並且安裝完成。又再經過幾次的試用,完全符合原來設計要求。


  當農忙假收假以後,不少老師和學生每逢來到水井旁邊,都會對這個簡易且先進的吊水裝置感到十分新鮮,且還對它產生了濃厚興趣。


  特別是,每次當我們使用這個打水裝置吊水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好奇地圍上來進行觀看,當那嘩啦啦地沿小水槽流淌進池中的井水的時候,他們每個人口中還不時嘖嘖地稱讚一番。


  有些力氣大一點的男同學,還總要親自上陣進行操作一番。過後,總會異口同聲地說上一句:

  “不錯,不錯,又省力,效果好,夠先進,又科學。”


  這個時候,在旁邊的朱光富支書,更是對於逢人便都會滔滔不絕地說道:


  “嘿嘿!這樣先進又科學的設施,全靠亞飛通過在工作實踐,利用過去在學校時所學過的物理知識設計出來的。不簡單啊,許多人,甚至就連學校的老師都還想不到呢!”


  每當到了早晨上班的時候,我們就再也不像過去那樣,幾乎全部出動進行吊水、挑水了。而隻要由一個人去操作這個吊水裝置進行打水,就能在二十分鍾左右的時間,把全部水池都打得滿滿的。其餘的人,就去幹其他該幹的事情。


  這樣一來,改變了不再要大家一起挑水之後,無形中便節省了勞動力。不但提高了工效,工作起來也輕鬆了不少。


  後來,我還想到利用物理中的“虹吸管”原理,在鳳山百貨商店買了幾條不同口徑和長短的膠管,直接從水池中將水引到水缸、水桶、鍋內。從此以後,再也不用木勺去一勺勺地取水了。


  有時,我們還用它進行放飯盅內的水蒸飯呢,真是多麽方便和輕鬆……


  正時:


  領導支持動手幹,科學實用想周全;

  不但省力又省時,全校師生都喜歡。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