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大喜日子
翌日,葉蓁蓁早早就被丫鬟叫醒,與崔維楨收拾妥當後才齊齊趕往聚仁坊——因為旺仔還沒醒,崔大娘便留下來照看,並沒有與他們同行。
聚仁坊的宅子已經是燈火通明,葉家其他人作為娘家人,昨日已經陪同芃芃一同住入宅子,待葉蓁蓁來到芃芃閨房時,見到的便是她因為淨麵而痛得嘶嘶叫的場麵。
葉大嬸雖然心疼女兒,但還是狠心地讓丫鬟把人按住,一邊刮著她臉上的絨毛,一邊說道:“新娘子開臉,都有這一遭,你忍忍就過去了。”
芃芃看樣子是剛沐浴出來,身上隻穿著一身紅色的中衣,長發帶著水潤的濕氣,身後還站著兩個替她拭發的丫鬟,一堆人圍著她團團轉。
她痛得無法說話,隻得用淚汪汪的眼睛看著葉蓁蓁,眼神委屈極了。
葉蓁蓁也沒法幫她,非常蒼白地安慰了幾句:“美麗是要付出代價的,以後多刮幾次就習慣了。”還好她臉上沒有絨毛,從未遭遇過這等酷刑。
葉芃芃渾身一抖,這種痛苦經曆過一次就夠了,日後她怎麽會自討苦吃呢。
顯然,此時的小姑娘還不知人類永恒的真香定律,待看到拔完絨毛後光滑了許多的臉蛋,她還是露出了些許笑容。
雖說早早就來了,但葉蓁蓁是幫不上忙的。
新娘必須由福祿壽俱全的長輩幫忙梳頭,李二娘顯然沒有這個資格,葉蓁蓁拜托了鄧將軍家的老夫人幫忙——這位老夫人亦是窮苦人家出身,但一生頗具福運,年輕時被夫君寵愛,老了便與解甲歸田的夫君頤養天年,兒子兒媳孝順,家庭和睦,子孫綿延,是個當之無愧的人生贏家。
鄧老夫人對葉蓁蓁印象很好,因此在她請托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今日一見葉芃芃,對這個滿含著羞澀和期待的新娘子也頗具好感,笑道:“好孩子,別緊張,魏家那孩子我認識,是個值得托付的良人,當初要不是我家沒有適齡的孫女,早就搶先定下來了。”
芃芃害羞地紅了臉,葉大嬸則是高興極了,連將軍家的老夫人都誇獎她的二女婿,想必是真的優秀的。
葉大嬸的淳樸讓鄧老夫人覺得親切,一邊給芃芃梳頭上妝,一邊與她聊天,不過短短的一段時間,兩人就結下深厚的友誼,鄧老夫人還邀約了葉大嬸改日去鄧府看她在園子裏種下的蔬菜呢。
李二娘和李翠兒婆媳倆也在,這倆人得知鄧老夫人的身份後,多次想要插話奉承,可惜鄧老夫人雖然給麵子搭話,但神色淡淡,並沒有多談的興致,每次都巧妙地轉移了話題,可把婆媳倆氣得咬牙切齒,心中暗暗咒罵對方狗眼看人低。
這倆人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實在破壞氣氛,隻是她們畢竟是親屬,趕都趕不走。
沒過多久,鄧老夫人終於替芃芃梳妝打扮完畢,被下人請下去休息,芃芃在丫鬟的伺候下穿上嫁衣,輪到了家裏人添妝訓話的環節。
李二娘作為長輩,第一個代表訓話,全是一些讓芃芃日後要相夫教子、遵守婦德或者日後多多幫扶娘家弟弟的話,並不怎麽悅耳,但看在大喜日子的份上,大家都沒她計較,就算她隻是添了一直木簪子也沒說什麽。
葉大嬸作為親娘,說的都是體己話,幾度哽咽,芃芃也跟著哭了一場,還好有葉蓁蓁從旁提醒和補妝,才沒讓芃芃從美麗的新娘子變成一隻大花貓。
等到李翠兒說話時,芃芃便徹底地冷靜了起來。
葉蓁蓁不知該說些什麽,該囑咐的都已經囑咐了,千言萬語到了嘴邊,隻化成一句話:“娘家和姐姐永遠都是你的依靠。”
芃芃好不容易才控製住的眼淚,又有了蔓延的趨勢,葉蓁蓁哭笑不得,連忙笑道:“可哭不得,你再哭我可不想給你補妝了,就讓妹夫娶了大花貓去得了。”
噗嗤。
葉大嬸正默默抹著眼淚呢,看著四女兒不上不下的模樣,沒忍住笑了聲,閨房的氣氛也漸漸喜慶起來。
再過不久,葉芃芃的閨中密友也紛紛前來添妝,其中也不乏葉蓁蓁的好友,譬如說楚凝嫣、秦夫人等等,旁人見新婦如此廣闊的朋友圈子,暗暗咋舌,一時間不敢小覷這位葉四姑娘。
魏家雖然還未迎親,但有派遣仆人在兩府之前傳遞消息,參加婚宴的魏家族人聽聞新婦的朋友俱是京中貴夫人小姐,心中頓時高看了一份,在聽聞寧陽公主也前來添妝時,更是震驚得坐不住了。
這,這哪裏像是鄉下來的村婦!這樣的廣泛的交際圈和人脈,怕是京中尋常的大家閨秀也不及吧?
魏家的情形如何,葉家這邊暫且不知,不過此時的場麵是真的熱鬧非凡,寧陽公主百忙之中前來添妝,雖然很快就離開了,但給足了葉芃芃麵子,日後就算她去了夫家,也很有臉麵。
再過不久,崔大娘也抱著醒過來的旺仔過來,旺仔醒來沒見爹娘,很是鬧了一場脾氣,葉蓁蓁見到他時,眼睛鼻子都有些紅,沒有第一時間讓她抱,還甩小脾氣地扭過小腦袋,但眼睛卻不停地偷瞄著她,這副可愛的小模樣,可把她心都給化了。
她忍不住在旺仔胖嘟嘟的臉蛋上親了一口,聲音又軟又綿,像滲了蜜似的喊他:“寶貝兒,是想爹娘了嗎?來,讓娘親抱抱,咱們去找爹爹好不好?”
旺仔的道行終究比不上他娘,很快就被哄得咯咯笑,乳燕投林般撲進葉蓁蓁懷裏,葉蓁蓁抱住已經沉得壓手的小胖子,心裏痛並快樂著,對崔大娘說道:“娘,我帶旺仔去找他爹,芃芃那裏你先幫我招待著。”
崔大娘點頭:“去吧,別擔心,有我呢。”
旺仔若是沒見著爹爹,又該鬧脾氣了。
葉蓁蓁這才放下心來,與楚凝嫣等人打了聲招呼,才抱著旺仔去前頭找崔維楨,結果前頭來了不速之客,原本喜慶的日子頓時蒙上了一層陰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