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國之霸王孫策> 93、袁術的使者

93、袁術的使者

  從許都而來的彭太監是此行正使,不過跟他孫策也沒什麽好聊的。畢竟真正的主事人是誰,大家都清楚。


  準確的說毛階可不算是大漢朝廷的官員,而是曹操本人的幕府官,而且還是極受重用的功曹從事。


  比如說,在孫策這邊,幕府功曹一直是由魏騰擔任,一來魏騰此人賞罰分明,二來魏騰出身會稽世家。


  宴會之後,孫策吩咐手下好好招呼彭太監就是,金銀布帛之類的,給他就是,算是交好與此人,萬一以後有用呢?

  至於毛階,他自然肩負著來自於曹操的特殊使命。不過孫策暫時還不想見他,所以隻是派人帶他在秣陵遊玩。


  這一日,袁術的信使袁胤到了。


  孫策與袁胤也是老相識了,很快便接見了他。


  討逆將軍府的匾額已經改成了吳侯府,孫策在府中正堂接見袁胤。


  “仲嗣,別來無恙乎?”孫策笑著問道。


  袁胤有些尷尬的笑了笑,神情之間,看起來頗為緊張。他的心裏一點底也沒有,對於孫策的態度,袁胤摸不著。不過根據他對孫策的了解,自家堂兄這次,有些癡心妄想了。


  “伯符,這是我家兄長給你的親筆信!”袁胤說著從懷中拿出了幾張折好的信紙。


  孫策點點頭,給一個親衛示意。


  那親衛接過袁胤手中的信紙,遞給孫策。


  孫策拆開信紙,雖然早已經知道會說些什麽,可麵上還是不免有些驚愕之色。


  過了半晌,孫策才皺眉說道:“袁伯父竟然在壽春稱帝了?”


  袁胤有些尷尬的答道:“伯符,陛下願封你為大將軍!”


  孫策聞言,也不由得被“大將軍”這三個字稍微砸暈了頭。臥槽,那可是大將軍啊,全國最高軍事統帥,位同三公啊!

  不過孫策很快便反應了過來,什麽大將軍?袁術的大將軍,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反而平白落個叛逆的名聲。


  “仲嗣,你為何不勸阻伯父?伯父稱帝,不是要成為眾矢之的嘛?”孫策又驚又怒的說道,言語之中滿是埋怨。


  袁胤聞言,竟然訥訥無語,不知該說些什麽。


  “出頭的椽子先爛,這道理你不懂麽?”孫策有些怒其不爭的罵道。


  袁胤聽了,臉上更是流下了冷汗。


  倒不是他們不懂,可是誰勸得了袁術?再加上升官進爵的誘惑,也就顧不得那麽多了。況且,在他們看來,袁術的勢力短時間之內也不會覆滅,這天下已經和當初的春秋戰國時代差不多了。


  說實話,抱有這樣想法的人,還真不少呢。


  春秋戰國綿延數百年,誰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最終統一?何不先過過升官進爵的癮頭呢?


  這是極其短視的想法。


  華夏已經統一了數百年時間,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是天下大勢。任何一個實力強橫的諸侯,都不可能允許分裂勢力的存在。


  這代表著一個合法性的問題,隻有統一中國,政權的合法性才能進一步鞏固。


  包括後世的天朝,為何一定要統一台灣,一定要堅決打擊*、*分裂勢力?就是因為,這代表著一個政權合法性的問題。


  分裂終究隻是短暫的。


  如後世的朱元璋,堅決奉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


  而孫策生活的21世紀中,眾多青年所敬愛的一位長者,曾經這樣說過:“中國有句話,叫做悶聲發大財!”


  沒錯,就是悶聲發財。隻有學會悶聲發財的統治者,才是一個有著充分經驗的優秀統治者。


  正所謂,*,出頭的椽子先爛。


  這些俗語告訴我們,做人要低調。


  可是袁術根本就不是一個低調的人,他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豪門,根正苗紅的官五代,天下各處皆有袁氏門生故吏。這樣一個人能低調的起來?


  說起來,袁術倒是和後世的平西王頗像。


  同樣的根正苗紅,同樣的做人高調,同樣的下場不好。


  而曹操就不一樣了,也是出身豪門,雖然閹豎之後的名聲不是很好。起初也很高調,可是隨著政治鬥爭經驗的不斷豐富,阿瞞便成熟了起來,不見他至死也未稱帝麽。


  這麽多的念頭,在孫策腦海中很快閃過。


  “仲嗣,替我勸伯父一句,如今曹公奉天子以令諸侯,據有大義名分。伯父稱帝已然是眾矢之的,世麵皆敵,危若累卵啊!”孫策語重心長的勸說道,那表情要多真摯有多真摯,連袁胤也被孫策感動了。


  孫策看袁胤依舊訥訥無語,知道這小子難當重任。


  於是,孫策說道:“這樣吧,我給伯父書信一封,還望仲嗣轉交。”


  袁胤聞言,這才輕輕頷首,開口說道:“伯符放心,我一定轉交!”


  孫策命親衛拿來紙筆,筆走龍蛇間,一蹴而就,信已經寫好了。


  兩人也沒有再談些什麽,畢竟孫策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袁胤接過信,便匆匆離去,準備返回壽春。


  看著袁胤匆匆離去的背影,孫策陷入了沉思。


  曆史上,袁術稱帝後不久,就分別與呂布、曹操爆發了大戰。


  也許是袁術時運不濟,稱帝之後,江淮之間發生大旱,蝗災四起,百姓易子相食,軍心民心動蕩。


  如此情況下,還能打贏簡直是天方夜譚。呂布和曹操的劫掠,終於使得袁術眾叛親離,於建安四年嘔血而亡。僅僅兩年多的時間,稱帝的袁術便敗亡身死,不得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陳壽在《三國誌》中這樣評價袁術:“袁術無毫芒之功,纖介之善,而猖狂於時,妄自尊立,固義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雖複恭儉節用,而猶必覆亡不暇。”


  這個評價,準確的說還是比較客觀的。


  孫策原本正在思索,何時準備動手奪取廬江郡和九江郡比較合適,卻突然聽聞說毛階求見。


  袁術派使者前來的消息,孫策並沒有打算瞞住毛階。


  袁胤剛走沒多久,毛階後腳就前來求見,顯然毛階是怕孫策被袁術給拉走了。


  想到這裏,孫策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