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反五路圍攻(十九)
命令下達之後,馬錚的心情再次變的沉重起來,並不僅僅是因為眼下蘇木山方向的戰局,更因為華中的情況。
??今天馬錚和正在華中前線的李德明通了電報,得到了華中前線的一手戰報。
??在他的提醒下,南京方麵終於降低67軍的多支部隊撤到了國防工事附近,組建了新的防線。
??隨後,從上海倉促撤退出的國軍左、右兩翼部隊,分別在太湖的南北兩岸建立了新的防禦陣地,以阻止日軍的西進,爭取時間使由上海轉移至南京的部隊進行設防。
??在太湖北岸防守的陳誠左翼作戰軍,除3個集團軍之外,又增加了改由香翰屏指揮的第9集團軍,並在蘇州與太湖以東建立了三道防禦陣地。
??即從長江南岸的常熟縣支塘鎮開始經任陽鎮、周墅鎮、昆山,建立了第一線陣地;在一線陣地以西的滸浦鎮(常熟縣江岸)、梅李鎮、古裏、唐市、巴城、正儀、角直鎮至南邵渡,建立了第二線防禦陣地;在福山港、常熟、莫城鎮、湘城鎮以及鐵路以南太湖以東的車坊鎮、同裏鎮、北澤鎮,建立了第三道防禦線。
??其中廖磊的第21集團軍,指揮5個師防守長江南岸的滸浦鎮、梅李鎮、珍門之正麵。
??羅卓英的第15集團軍,指揮11個師防守支塘、周墅附近一線。
??香翰屏的第9集團軍,指揮7個師防守昆山京滬鐵路當麵及兩側之陣地。
??上官雲相的第19集團軍,指揮6個師防守昆山西南的角直鎮至吳江縣的平望鎮一線正麵地區。
??而在太湖南岸防守的張發奎之右翼作戰軍,防守著南潯鎮向南經烏鎮、石門、崇福、長安鎮至錢塘江北岸的馬枚港一線以西地區。
??由於敵柳川平助的第10軍攻向嘉善、嘉興、平望鎮,張發奎的部隊因退向杭州地區的道路被封鎖,而改向蘇州方向退卻,致使太湖南岸一帶兵力薄弱。
??為此,國政府於11月11日,急調由廣西已開抵徐州並準備北上去山東省泰安的周祖晃第7軍,由津浦路車運至南京,然後以百餘輛卡車,從南京直接送至太湖南岸的吳興地區。
??其餘仍由火車運抵常州,再步行至吳興一帶。
??同時令由四川經長江水運已到達蕪湖地區的劉湘之第23集團軍的兩個軍,守備長興以西至南京公路的沿線地區,阻敵前進。
??但是日軍緊隨其後追擊而來,國軍經在太湖南、北兩岸與敵軍激戰數天之後,太湖北岸的部隊被迫於11月19日後撤。
??而太湖南岸的第7軍部隊獨木難支,相繼後撤到吳興至蕪湖公路以南的廣德和孝豐。
??吳興、泗安和廣德的正麵,則由剛從四川開來的劉湘第23集團軍所屬的唐式遵第24軍團、潘文華的第25軍團防守,以接替傷亡很大的廣西第七軍的170師和172師。
??國軍在上海地區作戰曆時88天,給敵人以很大的殺傷。迫使日軍向上海增兵4次,最後采用戰役上的迂回,南從杭州灣的金山衛,北從長江的白茆口登陸,與其正麵配合攻向守軍的後方麵占領了上海。
??但是國軍在上海的作戰,因裝備處於劣勢,在進行陣地固守時,傷亡亦大。
??後期到達上海地區的廣西第21集團軍,原為第7、第48兩個軍共有5個師、10個旅、20個團,吳興作戰結束後,部隊已傷亡一半。
??在到達孝豐一帶休整時,幾乎全部部隊被迫取消了旅部,以尚剩約10個團的兵力維持原來5個師的番號。
??其它各集團軍、各軍、各師傷亡也很大,多以各省的保安部隊作了多次補充。
??據李德明所說,前線雖然部隊不少,但是軍心已經亂了,想要固守住南京東部的這些國防工事,難度非常的大。
??更重要的是,南京城裏的那些大佬們都忙著往後方的武漢、重慶、成都等地轉運自己的家眷物資,根本就沒有幾個人在考慮南京城要不要守,又該怎麽守這個問題。
??可以說上海大潰敗引發的連鎖反應還在持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前線戰士們的士氣,並最終反應在接下來的戰鬥中。
??總而言之,李德明並不看好眼下的幾道防線!
??說實話,在了解到前線的情況之後,馬錚整個人的感覺都不好了。
??他可是知道這些國防工事對於南京保衛戰的重要性,一旦這裏無法守住的話,南京城就完了。
??曆史上日軍就是輕鬆突破了吳福線,然後輕而易舉的兵臨城下,最終占領了千年古城南京,然後在南京城犯下了那等不可饒恕的罪行。
??對於日本人而言,那不過是毫不在意的犯了一次錯誤而已,直到現在他們都不承認這事兒,還拒不道歉,但是對於全體中國民眾而言,卻是無法忘卻的苦難和屈辱。
??馬錚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他試圖改變這樣的情況。
??但是從現在反饋回來的情況來看,可能性微乎其微。
??曆史的慣性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令他這個穿越者也感到無力!
??但馬錚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華中的戰局他鞭長莫及,但是華北的戰局他是可以改變的,並可以通過華北的戰局來影響全國。
??所以,這次馬錚決定不但要打,而且還要狠狠地打!
??作為一個過來人,馬錚很清楚日本人的尿性,講道理擺事實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卵用,必須將他們打疼了,這些家夥才會知道收斂。
??日本之所以敢發動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有野心,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犯錯的成本很低,收益卻是驚人的。
??從清朝晚期以來,日本便開始膨脹起來,他們覺得中國是國大而不強,人多而不壯。
??因此他們才敢一次又一次地以小犯大、多次侵犯中國。
??甲午戰爭後,日本的野心極度膨脹,利用中國軍閥混戰的機會,再次侵略中國。
??他們先侵犯東北,再侵犯華北,最終發動了這場全麵侵華戰爭。
??日軍的侵略腳步是跟隨著國民政府的退讓前進的,可以說國民政府退一步他們就進一步,最終成就了眼下的亂局。
??可以說,是國民政府的懦弱鼓勵了日本人的野心。
??當年東三省淪陷,外敵入侵空前嚴重。麵對驟然降臨的抗擊外敵入侵任務,南京方麵依然堅持並強調“攘外必先安內”方針。國民黨四全大會期間,蔣再三表白抵禦外侮,“先要國家統一,力量集中”,。
??同時又指出:“攘外必先安內,統一方能禦侮,未有國不能統一而能取勝於外者。故今日之對外,無論用軍事方式解決,或用外交方式解決,皆非先求國內之統一。”
??硬是事變發生前,蔣致電少帥:“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
??當時,日本關東軍不到兩萬人,中國東北軍駐在東北的有16.5萬人,在關內還有近十萬人。
??東北軍部隊多次接受不準抵抗的訓令,在日軍突然襲擊麵前,除小部分違反蔣的命令英勇抵抗外,其餘均不戰而退。
??正是由於民國政府的忙於剿共,不準抗日,縱容了日本更大的野心,使日本輕易得到東北三省之後,進而挑起了對華北、華中和華東的侵略。
??眼下的情況同樣如此,盡管雙方已經殺的血流成河了,但是國民政府方麵卻依舊畏畏縮縮,遲遲不敢對日宣戰。
??南京方麵一直期望通過外國調停,來結束日本對中國的侵略。直到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才公開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戰,如果按這個宣戰日算起,中國抗日戰爭曆時不到4年,由此可見民國懦弱到什麽地步。
??通過對曆史上中日戰爭的梳理,特別是對近代兩次日本侵華戰爭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雖小,卻敢於發動戰爭。
??日本敢於冒險搶奪,敢於挑起戰爭,敢於以小搏大,敢於以蛇吞象,也確實嚐到了對華戰爭的甜頭。
??甲午戰爭勝利的這種心理優勢,日本人一直保持到現在。
??中國雖大,並非無懈可擊。
??中國表麵上地域廣、人口多,但是日本通過甲午戰爭發現了中國的不堪一擊,通過侵占東北發現了中國的不敢抵抗,通過全麵侵華發現了中國的不能團結。
??不堪一擊是實力不夠,不敢抵抗是心理不堅強,不能團結是民族劣根性。
??所以想要改變戰局就必須要讓日本人見識到中國力量,就要將他們打疼。
??因此在麵對日軍此次圍攻,馬錚的想法遠比周生、呂力、王鐵漢等人要複雜得多。
??其他人或許隻是想打退敵人的進攻,如果能取得一些戰果那就更好了。
??但是馬錚卻不一樣,他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勝利,而是酣暢淋漓的大捷。
??還是那句話,要麽潛伏不動,要麽石破天驚!
??也正因為如此,馬錚現在並不想動用第88軍的主力,他有預感,這支部隊接下來會有大用處。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