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朝堂爭議
長孫無忌對於程咬金絲毫沒有辦法,在他麵前的程咬金是油鹽不進的。無奈的低頭笑笑,長孫無忌也放棄了對薑雲明的叮囑。
“你小子就放心好了,放心大膽的去做你的,隻要我們這幾個老不死的還在就沒人動得了你。”程咬金哈哈大笑,還隨手拍了拍薑雲明的肩膀。
感受著肩膀上傳來的力量,薑雲明齜牙咧嘴的,之前還覺得老程聲音好聽的想法瞬間就被他踹到了九霄雲外。
“好了好了,走吧。”就在程咬金準備再說兩句的時候杜如晦出聲打斷了他,因為他們熟悉的那個太監來了,這就代表著早朝要開始了。
薑雲明也抬起了頭,跟在一群紫袍大佬的身後朝著兩儀殿方向走去。
和以往的早朝不同,但是和薑雲明心裏的預計是一樣的,今日老丈人沒有說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上來就直接點名了主題,前幾天沒有得出結論事情如今迫在眉睫了,而且現在的事態已經變了,不像前幾天的時候那樣了。
原本四萬的降卒如今變成了近十五萬,之前的降卒和現在的俘虜在根本的意義上差不多,但是和大唐即將要接收的突厥百姓不同,他們不能和突厥百姓們用同一種方式處理。
對待那些突厥百姓,尤其是先前在朔州對大唐表達出善意的突厥百姓們要用一些懷柔的政策,但是對這些從軍的降卒和俘虜卻不行了,而且降卒和俘虜也不是一回事。
“諸位愛卿各抒己見吧,再有月餘的時間藥師帶領的大軍就要回到長安了,事情可以說是迫在眉睫了。”李世民看著下麵默不作聲的官員們。他多少有些苦惱,他的這些臣子們本事是有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房玄齡杜如晦,在這種大事上往往鮮少有人發表意見,而且那些發表意見的人中又鮮少有能用的。
“稟陛下,臣與太師討論已久,還是覺得涇陽候的意見最為妥當。”
最先站出來的還是魏征,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這次的他一上來就讚同了上次薑雲明所說的話,而且還代表了孔穎達一起,這讓所有人都有些驚訝。
“哦?魏愛卿現在……”
“臣有異議!”
李世民的話還未說完就被人高聲打斷,而讓所有人都跌破眼鏡的是這次持反對意見的竟然是薑雲明。
百官們一時間五味陳雜,啥啊?大佬們你們逗我們玩呢?上次反對的這次讚同,讚同的反倒是反對了?
“這不是你提出的意見嗎?怎麽這次反倒是反對了?”李世民看著手持笏板站出來的薑雲明,不禁扶起了額頭,他有些頭痛。
“回父皇,今時不同往日,之前的情況和現在並不一樣,所要決出的對策自然也是不同的,不能以偏概全。”
“還請涇陽候解釋一下,老夫洗耳恭聽。”魏征對薑雲明的態度和孔穎達不同,他知道薑雲明往往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就算是他也時常能夠感到收益。
“對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態度,或強硬,或包容。在小子看來,對待有心向往我們大唐的突厥百姓要優於那些降卒,對待降卒要優於那些被俘虜的士兵。”
“敢問涇陽候,對待突厥百姓要優厚一些老朽還能理解,但是為何對待降卒和俘虜又有不同?皆是助那頡利與我大唐作戰的士卒,為何要區別對待?”
孔穎達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薑雲明八字相衝,每次在薑雲明說話之後都要問上兩句。
“在小子看來,突厥百姓是為了生活,也是能最快最簡單的融入大唐的,現在的我們隻要和他們通商並且給出一個相對公平的價格就能讓他們滿足,當他們感受到接受我大唐統治的生活遠比被他們的可汗統治過的好,那就不會出現複辟的現象。”
“不知道太師是否認同?”
孔穎達沒有說話,但是卻對著薑雲明拱了拱手,以他的身份做出如此姿態就表明了他的意思。薑雲明也不是個咄咄逼人的人,所以他也就準備接著說下去了。
“其次,咱們再說降卒的問題。”薑雲明說著轉向了坐在高位上的李世民。“父皇年輕之時也是帶過兵,自然也應該知道降卒之所以會投降,無非就是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或者認為歸於大唐的管轄會更好一些,所以說他們的心中或多或少也是覺得我們大唐好一些的,所以兒臣認為對待降卒可以多少放寬一些。”
“那小子你如何確定他們之中沒有心懷異心之輩呢?”
能發出這樣聲音的在這朝堂上也就隻有程咬金了,薑雲明知道基本上帶過兵的人都不會認同這個處理方法,這也是他今天的難點所在,他需要說服武官以及將軍出身的李世民。
“這個簡單,雖說是優待,但是可能和程將軍心中所想的優待不同。在小子看來,不論是降卒還是俘虜,最適合安置他們的地方就是大唐境內,而這樣做的理由隻有一個,一個讓大家都能接受的理由。”
“修路!”
李世民本來也在思考著薑雲明要怎麽說才能讓自己同意,但是隨著薑雲明最後的這兩個字一出口李世民就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拒絕了。
和皇帝李世民露出同樣表情的還有長孫無忌和魏征等這一眾文臣。從西京到東都的這條水泥路修成的時間已經不短了,雖然他們中很少有人走完過全程,但是僅僅長安城外的那段水泥路就讓他們體會到了它和原來土路的區別。
其中最為興奮的要數戴胄了,已經建成的這條水泥路已經開始收取養路費了,即便是這樣很多商人也選擇了更加快捷的水泥路,看著稅收的報告沒有人比他這個戶部尚書更高興了。
“諸位大人都知道,這水泥路是非修不可的,其中能帶來的效益和收入也能看得出來,所以我們可以讓這些降卒和俘虜去修路,以此替代我們大唐百姓的徭役。然後我們可以從吃食,居住環境的不同讓降卒和俘虜們知道.……”
“他們的待遇不一樣的,僅僅是因為他們當初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