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秦氏的秘密
“李家小子,那是老太太的親閨女兒,比你親近得多。”
老太太見不得李靄對錢明珠不好,可這不分青紅皂白就說讓她擔待,老太太也不愉快。
她可是錢明珠的親娘,用得著李靄來說?
李靄莫名其妙被訓斥了,也不見他惱火,依舊陪著笑臉。
“是,您老最厲害了。我去看看珠兒那有什麽要幫忙的。”
乖乖呀,他可算知道錢明珠那小脾氣從哪裏來的了。
簡直和老太太一脈相承。
“哼。”
老太太可不知道新晉女婿在心裏這麽嘀咕她,轉過頭就把小秦氏叫進了屋。
“交代你的事辦的怎麽樣了?”
老太太讓小秦氏管家是有條件的,她要小秦氏調查清楚秦氏不生孩子的秘密。原本老太太還沒在意這件事,她不在意,錢老二不在意,秦氏卻在意。
想到之前秦氏責問錢老二的情景老太太還是想自己心裏先有點譜兒。
到底是秦氏不想生,還是不能生?
小秦氏一聽這話,便明白了老太太的心思,趕緊回話:
“上回城裏的郎中倒是說了二嫂的身體沒問題,可……”
她們之前想當然以為問題出在秦氏身上,可誰也沒想事情或許會出現在錢老二身上。
做弟妹的不好置評伯哥的私事,但秦氏之前的話也說得明白,秦氏都明言錢老二的子孫根有問題,小秦氏便猜測這裏麵許是錢老二有問題。
當著老太太的麵,她不敢直說,錢老二到底是老太太的兒子,她一個媳婦兒亂說什麽?
她不說,老太太也能猜到。
“許是老二的命根子有問題?”
老太太的直言不諱可把小秦氏嚇到了。
“娘……”
小秦氏哭笑不得,老太太這張嘴呀,簡直太敢說了。
老太太擺擺手,“你有話就說,老太太頭疼,想不來那些麻煩事兒。”
她還指望小秦氏能夠幫著她料理家事,這點直言又算得了什麽?
小秦氏聽到老太太頭痛,頓時技癢。
“娘頭痛?可要我給您按一按?”
小秦氏這手藝也是許久未用,最能治婦人頭痛之症。
老太太一愣,“能緩解頭痛嗎?”
她也不知道是怎麽從,從早上起床頭就不得勁,被秦氏鬧了那麽一場,頭就更痛了。
現在痛的都不想思考,小秦氏還在這和她打啞謎。
“您試試不就知道了?”小秦氏抿嘴微笑,她長相偏幼,快要三十的人了,抿嘴的模樣還像個小孩子。
小秦氏素來很少顯露笑容,老太太倒沒發現她還有一顆嬉笑之心。
“來吧。”老太太死馬當活馬醫,反正治不了也就維持現狀。
小秦氏先淨了手,將手搓熱後才用指腹按壓老太太的額頭,從額頭到頭頂到腦後,她的力度不輕不重,適度的力度仿佛讓老太太感受到了現世的按摩之效。卻又比按摩更為有效,不大會兒的時間,老太太明顯感覺疼痛減輕。
“你別說,好像確實強了點。”
老太太四處張望了下,頭裏也沒有那種被壓著的感覺了。
“娘大概是氣著了,多多理順穴位讓這口氣順著就好了。”
說起按壓,小秦氏頭頭是道,她隨口一說便包含許多意義。
“你還懂穴位?”老太太可從來不知,一個逃荒而來的流民居然連穴位都懂。
小秦氏這些年隱藏的很辛苦吧?
小秦氏手下的動作略微一晃,很快穩住了。
“逃荒的時候偶然聽見別人說了幾句。”
說了幾句,便有如此功效?
老太太雖不懂什麽穴位、按摩,卻能感受到小秦氏的動作非一時片刻能夠練就。
不過小秦氏不說,老太太也不會追問。誰都有秘密,能夠活著已是萬幸。
被小秦氏按壓了一會兒,老太太的頭已經不痛了。這麽神奇的療效,讓老太太對小秦氏也多了一份親近。
在老太太的親切下,小秦氏也說了自己的主張:
“娘,我覺得不如找個大夫來家裏看看。就說為您請脈,也給大大家夥都瞧瞧?”
帶著秦氏去城中看病,還能說得過去。帶錢老二去看病,就沒有那麽好的說辭了。
但借著老太太的東風,為家裏人都請脈,誰也不會懷疑什麽。
老太太也頗為認同,“嗯,這個主意好。就按照你說的辦。”
小秦氏果然適合管家,老太太的眼光沒錯。
老太太看小秦氏的目光發亮,真心實意感慨了句:
“這個家有你,娘才放心。”
若不是有小秦氏這麽個幫手在,光是錢明珠的婚事就能讓老太太手忙腳亂。
什麽納吉、迎親之禮,老太太一概不懂。誰說李家沒要求,可他們懂這些自然最好。
老太太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當小秦氏拿出錢明珠禮數周全的嫁妝詳單,李氏有多麽吃驚。
要的就是這種出其不意的效果,也讓李氏明白,錢家雖然家世不如人,卻不是能輕易小瞧的。
錢家在慢慢變好,反之李家這輩子怕也難見天日。這門親事,誠如村中所言,是李家高攀。
小秦氏給足了老太太顏麵,老太太也願意為她撐腰。
小秦氏靦腆一笑,對老太太的親近也感到高興。她在這個家裏待了許久,怕是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當小秦氏打開房門,卻很快又回來了。
“娘,白哥兒等在外麵,要讓他進來嗎?”
錢書白不知道在外麵待了多久,君子如玉,當小秦氏看到錢書白的那一刻,便趕緊她這個侄子怕不是池中物。
老太太大概想到錢書白來此的原因,點點頭:
“進來吧。”
張院子為錢書白聯係了臨安城的書院,他也到了啟程的時候。
那年長安破,皇帝不得不南遷臨安。臨安,臨安,乃取自臨時安穩之意。誰都知道,皇帝終究是要回到長安的。
卻不想,臨安一行便是二十年。事到如今,誰也不會再提皇帝要回長安了。
金人掠奪無數,連先皇都被奪去了,故城不再,臨安就成了唯一的都城。
各地的學子趕赴臨安,為的就是那裏的文化氛圍。古人都知孟母三遷,老太太也覺得錢書白既然有這個機會,自然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