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李世民的妥協
隻是,第一次準備那麽長的計劃都失敗了,究竟有讓什麽辦法來阻止秦牧的胡來。
很多事情並不是想想就行,如果秦牧隻是開玩笑,籍此獲得足夠的利益,這種事情還好說。
坐下來談談就能夠將事情都解決了。
但是秦牧完全沒有這方麵的打算,就跟買菜一樣,別人都在討價還價,但是秦牧就是一口價,皇帝又不是菜,這家不行了換靈一家,是唯一的。
這種完全沒有任何商量的方式,讓他很是被動和難受。
不商量,一口價,就要買這個菜,不賣就搶,想方設法的弄到手裏,甚至不惜砸爛了這個攤位。
可他呢,是不可能就這麽將菜給賣出去的,秦牧現在的種種行為,指不定會用這菜做什麽,會出問題。
這是一個不可調節的問題,他有他的倔強,但是秦牧有秦牧的目的,現在就隻能這麽幹耗著。
“不過,經此之後,大唐方麵應該也了解了所有的事情,相信很快就有大軍前來,到時候,就有跟秦牧談條件的餘地了。”
李世民喃喃自語,現在的情況就是秦牧帶著一幫人來買菜,但是他隻有一個人,打不過秦牧,這讓秦牧肆無忌憚起來,如果他的手下到來,比秦牧還要強大,那麽秦牧出手之中,就需要考慮能不能打得過他的手下。
縱然是現在秦牧在威脅他的性命,逼著李秀寧撤退。
但是等到真正的強勢力量介入之後,秦牧若是繼續威脅,那就沒有了任何的意義。
這就是唯一的餘地了。
可以說,經過這麽長的時間,基本上買賣雙方已經談崩了。
這談崩了後果就是再也不可能出現剛開始樣子,雙方還能和氣的交流,隻要雙方的語氣稍微再商上升一個點,那麽就會引爆,當場打起來。
這也是為什麽李世民非常後悔的願因了。如果他在城外召見秦牧,告訴秦牧的身份,那麽是完全可以改變現在的情況的。
縱然秦牧有什麽別的心思,但是他依舊掌握著主動權,但是現在秦牧完全掌握了主動。
他被抓是最大的問題,考慮他的生命安全,就搖頭投鼠忌器的情況產生。
當然,他作為大唐的皇帝,不到最後一刻,也不可能說是慷慨赴死什麽的,一方麵,大唐至高無生的皇位他不會放棄。
另一方麵,大唐千千萬萬的百姓他不不能輕易的辜負。
哪些追隨他的人如果他在這裏就俯首投降了,這牽扯這一群人。
最終弄亂的,隻會是大唐。
有些事情是可以妥協的,但是有些事情是決不能妥協的。
哪怕是現在秦牧稍微降低一點要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並不是不可以,哪怕是秦牧想要在大唐建立封國,此情此景之下,他也不是沒有答應的可能。
但秦牧一次性將條件頂到最高處,這讓就沒有辦法了,這個條件,超出了他可承受的最大限度。
李世民沒有再對秦牧這樣對待自己發出什麽不滿的聲音,因為此時已經沒有了他咆哮,叫嚷,不滿的餘地,很淡漠。
猶如放棄了自己一樣,這是最好的結果,卻也是最壞的結果。
代表著一場可以在談判桌上解決的事情,將鬧到殺場上。
互不退讓也無處可退的情況下,或許隻有在戰場上真正到底殺一場,才能進一步的在談判桌上安靜的坐下來談判。
到時候,雙方自然可以在輸贏的情況下進行退讓。
同樣的,真要是在這裏,李靖帶著的大軍被秦牧慘敗,他會繼續考慮秦牧所說的,禪位的事情。
當然,到時候就不是禪位,而是讓位,就如同當年的事情一樣,他將大唐的接力棒交給秦牧。
家天下這個事情,是永遠不可能改變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雖然沒錯,但是大唐終究是他李家的天下。
若不是他知道秦牧就是他的兒子,現在這種情況,寧死也沒有任何可談判的餘地。
禪位,這種詔書,打死他都不會下。
要知道,相比起讓位,禪位要更加可怕的多,而且會開曆時的先河,在這個通信條件羸弱的時代,傳遞消息困難如果讓禪位製再起。
有些地方封國,諸侯,世家,就會再度掀起滔天的風雲。
天下從來都不是誰的威望高,誰的德行好,就是誰擁有的,要看誰手中的兵力多,誰的刀更加的鋒利。
如果沒有了了規矩,那每天都會有想做皇帝的人,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冒出來,說皇位就該是他的,如果不滿,就會有人舉起屠刀來反叛。
甚至還會有很多的前朝欲孽冒出來,想要複國。
到時候的天下指揮大亂。
一旦他做不成大唐的皇帝,退而求次,他還能繼續保證天下是李家天下。
這就足夠了。
但是這種情況,是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做出來的。
但如果真要是發聲這樣的事情,他也沒有什麽可猶豫的。
想明白了這些,李世民自然無懼,現在就任由秦牧鬧騰下去,等待一戰。
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到秦牧跟大唐的兵力交戰失敗,再繼續坐下來談條件。
秦牧也是聰明人,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真要是字跡手底下的這點兵力被滅掉了,相信秦牧也不會愚蠢到繼續死纏著皇帝的不放。
這是可以看出來的,在長安城,在幽州城,秦牧都沒有什麽過激的表現,這也足以說明,秦牧也是蓄謀造反,但沒有實力之前,會藏拙。
既然如此,那就沒有什麽可擔憂的,保底是大唐的江山。
這自然是他承受的底線。
可以說,經過了這麽多天的折磨,李世民的心態上也在發生這變化。
如果在以前秦牧說這樣的話,隻有教訓,隻有憤怒,隻有氣憤,但凡要是別人,都隻有一句話,拉出去砍了。
但是現在李世民的心態上,已經發生了變化。
想著萬一要是失敗了,那他最終退讓的地步在什麽地方,這就是李世民此事的心態上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