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祭天退水
在華夏古代,祭天是非常正式的禮儀活動,而且曆史源遠流長,據說始傳於黃帝,或是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甚至比用兵還重要。
在古代,祭天典禮有春正月天地合祀”、“春正月祈穀大祀”、“孟夏常雩大祀”、“仲夏大雩大祀”、“冬至祭天大祀”等,又有“升配”、“告祭”等典禮活動。每次祭天,都極盡奢華,儀式繁複,儀器考究。
眼下汴都遭了水患,隻要能將大水退去,隻要能用上的手段就盡管用上,包括祭天似退水方案。
徽宗趙佶命太子、鄆王二人登南薰門上城牆降禦香四拜退水,消息迅速在汴都城傳揚開來。
文武百官知徽宗子嗣眾多,然僅有鄆王與太子上城門降禦香四拜退水,便令人無限暇想起來,心中想歸想,但沒有人敢在此上言語什麽。
當然祭天也不是說祭就祭的,在祭祀前三日,主祭之人或是君王要開始齋戒沐浴,然而有前兩日,書寫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要宰好牲畜,製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
然汴都大水,事情緊急,無法做的那般細致,但徽宗趙佶也通知太子趙桓與鄆王趙楷二人沐浴更衣,齋戒食素。
第二日一早,文武百官與汴都百姓齊聚於南薰門,齊齊觀望這場史上極為罕見的退水大典。
不止汴都城內低窪之地受了水患,此時汴都南薰門外等低窪之地也盡數被大水淹沒,以致於洪水將汴都城團團圍住,南薰門百姓民宅被洪水衝倒無數,更不知有多少百姓來不及逃散而命喪水中,在原本的平地之上,己經行駛大船。
太子與鄆王長幼有序,祭天退水,自然要分個先後。隻見太子上場,降禦香四拜。
似這類典禮要包括“擇吉日”、“題請”、“滌牲”、“省牲”、“演禮”、“齋戒”、“上香”、“視籩豆”、“視牲”、“行禮”、“慶成”等多項儀程,正式祭祀時,更需完成迎神、奠玉帛、進俎、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撤饌、送帝神、望燎等九個步驟,過程冗長,禮儀繁縟,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甚至在禮術上還要有相應的舞蹈與音樂和奏。
然而這一次祭天退水,過多的繁縟禮節可以舍去,但“滌牲”、“省牲”、“演禮”、“齋戒”、“上香”、“視籩豆”、“視牲”、“行禮”等內容卻是少不了。
見太子於城樓上行禮,鄆王趙楷借機命人將樂天喚到近前,待樂天作過禮後,鄆王趙楷說道:“樂卿,本王怎麽覺得靠這祭典退水,似乎並不靠譜……”
“噓……”樂天搖了搖頭,故做神秘道:“殿下舉頭三尺有神明,殿下勿需有不敬之言,臣昨日曾為殿下卜過一卦,今日殿下祭天定可將大水安退去!”
自樂天還京,未曾去過鄆王趙楷府上,鄆王也未曾召見過樂天,究其原因是大宋有王爺不得結交大臣,更不得幹政,所以趙楷與樂天之間始終保持著距離,免得被別有用心之人或是禦使拿來做文章。
雖然樂天是鄆王親信之事,是舉朝皆知的事情,但這事隻能背地裏說說,明麵上是無人能提的。
“樂卿就莫拿本王開心了!”鄆王趙楷搖頭,望著在南薰門上大拜蒼天的太子趙桓,又歎道:“大哥身為國之儲君,地位尊崇,從上城牆祭拜到現在,己經過去了一個時辰的光景,城外大水未有絲毫退去跡像,我隻是一個閑王又豈能退去大水。”
“王爺,您沒聽說過一句話,喚做萬事皆有可能?”樂天在旁邊道。
“樂卿,你就莫拿本王開心了!”趙楷搖頭道。
樂天與趙楷二人說話隨和的像似朋友一般,使得侍候在趙楷身後的史勾當官心中生出幾分嫉妒,眼中更是生出幾分忌憚。在與趙楷敘話間,樂天也看到了史勾當官,二人很是友好的點頭示意做為見禮。
二人間看上去如同多年老友一般,但誰都清楚對方心底在想什麽。
前次西北之行,派許將隨樂天同行,明上是為保護樂天,實則是史勾當官派去監視樂天的,這足以說明史勾當官對樂天的忌憚,至少說明以前史勾當官並沒有將樂天當為對手來看待,然到了這個時候不得不留意樂天。
自從知曉這個內情後,樂天開始留意皇城司了,不得不承認除了皇城司駐所大內的那些兵馬侍衛外,那些潛伏分布於汴都還有全國各地的暗探才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樂天更知道自己若是將這支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更意味著什麽。
隻是讓樂天現在還頭痛的是,如何將皇城司的實權從史勾當官的手裏搶過來。若是往日史勾當官與自己關係尚為密切時,自己倒也不在意皇城司的作用,但現在卻不得不注意了,史勾當官對自己的敵意,而且史勾當官還是屬於閹人一係,這更不得不讓人忌憚與注意。
太子趙桓前前後後在南薰門祭拜了近一個時辰,城外大水沒有絲毫退去跡像,隨即鄆王趙楷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向城牆上行去,接著舉行退水祭天儀式。
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之前的儀式己經被太子趙桓做過了,鄆王趙楷隻需再重重一次“上香”、“視籩豆”、“視牲”、“行禮”等幾個程式化的聞驟便可以了。
時間過去了一刻鍾的時候,樂天抬頭看天,口中喃喃道:“差不多到進辰了!”
轟隆隆……
就在樂天話音落下未有盞茶的功夫,隻聽到城北汴河的方向忽傳來如同驚雷般的轟鳴劇響,甚至那聲勢絲毫不次於驚雷,將整個汴都百姓都嚇的一驚。
“這水應該下去了!”聽到這聲轟鳴,樂天微微一笑,隨即悄然離去。
正在四麵祭拜的鄆王趙楷顯然被那突如其來的劇響驚的一呆,醒轉過來之後繼續四下拜祭天地,當一個禮儀程序走下來之後,耳邊就聽到有守城的兵士指著城外的大水叫道:“大水退了,大水退了……”
聽到那守城兵士口中叫喊,城牆上的文武百官連同在城牆上避難的百姓紛紛向城外觀看,果然可以看城外的大水正在緩緩退去,至此時己經退了一丈有餘。
要知道那日降雨之後,汴都城外大水最高有五、六丈,使的汴都成為澤國裏的一座孤城。
且說水勢漸漸退去,至當日夜裏,圍困汴都半朋的大水盡數退去,京城中人皆言是鄆王之德也,是鄆王心誠感動天地,使天神降下神雷,決開堤口泄洪,而使汴都水退。
但也有人言是太子在稱祭天,鄆王隻是恰逢其時罷了。
聽聞坊間議論,樂天隻是一笑,並未理會。
“此番辛苦你們幾人了!”樂天宅院前廳,樂天端起茶杯與十幾個軍漢說道。
貓九將碗裏的酒一口飲盡,笑道:“樂大人您真是神機妙算,沒想到炸了那汴河在城北的下遊堤壩,使洪水由城北入五丈河,最後注入到梁山濼,汴都大水就這樣平了。”
又有個軍漢操|著濃重的陝甘口音說道:“汴都百姓一個個都說是太子與鄆王殿下祭天,才使得汴都大水退去,哪裏知曉真正將大水退去之人是樂大人,還有咱位這些軍中莽漢……”
……
不光是貓九,便是一同隨去的尺七等人口中也是這般說。
待所有人說完之後,樂天目光掃過一眾人,斂色道:“你等勿要將此事外傳,隻需永遠爛在心底盡是!”
貓九幾人見樂天這般神色,立時應承下來。
原來自那日暴雨之後,不止是汴都城內四條河水暴漲,汴都城西索河更是潰堤,使得汴都城被大水所圍,樂天在災民營中曾仔察看過汴都地圖連同水勢,斷定隻要將汴河堤壩炸開,將水引入五丈河,再注入下遊梁山濼,汴都水患自然平息。
為了省事,樂天讓貓九等人帶著火藥將汴河堤壩炸開,於是就有了鄆王祭天時有的那道轟天巨響。
當然,樂天是為了給鄆王趙楷造勢才使了這種手段,畢竟太子趙桓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大宋到了他的手上會繼續上演靖康之恥,所以樂天極盡自己可以動用的一切辦法,來阻止太子趙桓登臨那個位置。
若不是樂天炸了汴河大堤,就算是徽宗趙佶將埋進墳裏的祖宗太祖太宗抬到南薰門,這場罕見的大水也不會退去。
大水退去,城中積水也漸漸退去,京中難民開始返家重建,樂天這個救災大使的臨時差遣便也算是到此為止。
然就在樂天回朝複命時,卻聽到林靈素上奏乞骸骨的奏疏。
按理來說一個神棍上奏離去,隻會令人覺的大快人心,然而這篇奏疏被傳出來之後,卻是令大宋朝堂上如同發生場地震一般,使的大宋官員對林靈素這個神棍又有了一層新的認識,甚至有不少坊間士子百姓讀了林靈素這篇奏疏,不禁拍案叫好。
隻見林靈素上奏與徽宗趙佶雲:臣初奉天命而來,為陛下去陰魔,斷妖異,興神霄,建寶籙,崇大道,讚忠賢。今蔡京鬼之首,任之以重權,雖此鬼己去,然朝中餘黨奸佞甚多,不可不防也;童貫國之賊,付之以兵衛。國事不修,奢華太甚。
彗星所臨,陛下不能積行以禳之;太乙離宮,陛下不能遷都以避之。人心則天之舍。皇天雖高,人心易感也,故修人事可應天心。
鬥璽一,大數不可逃,豈知有過期之曆。臣今擬暫別龍顏,無複再瞻天表。切忌丙午、丁未甲兵長驅,血腥萬裏,天眷兩宮不能保守。陛下豈不見袁天罡《推背圖》詩雲:兩朝天子笑欣欣,引領群臣渡孟津。拱手自然難進退,欲去不去愁殺人。臣靈素疾苦在身,乞骸骨歸鄉。
字數不多,隻有二百七十餘字,但卻字字珠璣,可謂是震耳聵聾,將大宋當前弊端說了個清清楚楚,但後半部分卻令人覺的頗不可思議,林靈素將推背圖都拿來說事,這分明就是林靈素的神棍本色。
後半部分暫且可以不擔,但林靈素奏疏的前半部分卻是值得令人尊重與褒揚的。
就在汴都人人拍手為林靈素叫好時,童貫與致仕在家的蔡京二人隻氣的七竅生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