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擎宋> 第502章 正直的李綱

第502章 正直的李綱

  見得雅間門開又聽得樂天的聲音,門外之人先是微驚旋即又是一笑:“既然有不要錢的茶喝,李某與陳禦使又何樂而不為……”


  這幾日樂天一直未曾上朝,恰好遇到李綱與陳淩元二人下朝來茶樓吃茶。


  聽到樂天說話,趙鼎也是起身迎了出來。


  “趙兄原來也在!”李綱與陳淩元二人自然識的趙鼎,雖說李綱與陳淩元俱為禦使清流,但趙鼎在登科較早,資格上可比李綱老的多了,隻因不依附權貴才做個雜流官職。


  “李大人原來與樂中書也相熟的很!”將李綱與陳淩元迎了過來坐下,趙綱見陳淩元又略做寒暄。


  客套了一番之後,樂天將話轉入正題,道:“方才,我聞李禦使言語間多有憤懣之詞,這又是為何?”


  “本官上己不是禦使了!”聽樂天說話,李綱苦笑。


  “為何?”樂天不解。


  樂天回朝不過七、八日,剛剛回來便遇到汴都大水,忙於安置難民與災後防疫,便是吃住也在災民營中,故而對朝中之事並不甚清楚。


  禦使陳淩元與樂天解釋道:“今歲二月你赴西北於熙河路經略安撫使劉大人麾下,後於統安城兵敗,李大人向陛下進言此次戰伇是樞密院部署不力而導致慘敗,樞密院與掌六路邊事童太尉皆有責任,哪知李禦使剛剛奏報,便遭到樞密使鄧洵武與尚書左丞白時中二人大肆批駁,便是連尚書右丞王黼也對李大人多有攻訐……”


  聞言,李綱麵容上憤懣之色愈濃。


  陳淩元接著說道:“因這三人一齊攻訐李大人,陛下又偏袒童貫,陛下斥李大人議論朝政過失,被罷去諫官職事,改任戶部員外郎!”


  原來自己兩月未在汴都,竟然發生了這些事。


  宋朝的三省六部製有名無實,戶部根本不像後世明清那般是天下第一大部,戶部的職責都被鹽鐵、度支三部瓜分取代,戶部員外郎名義上相當於現代的民政部副戶長,但在宋朝隻是個寄祿官,說的白了李綱現有職無權坐冷板登的。


  “熙河路劉帥著實是受了童貫逼迫自震武出兵,而且著實是恃勝輕出敗於統安,童貫有過,劉帥亦有過,樞密院又豈能擺脫幹係!”做為當事人之一的樂天說道。


  李綱麵色凝重,忽豪氣萬丈道:“我大宋現如今讓這些妖孽弄成了什麽樣子,指揮兵事失誤的童貫今日還朝,竟然得到了陛下褒獎,看眼前一介妖道竟敢與國之儲君太子爭道,今汴都又逢大水,災民嚐有二十餘萬,我李綱不惜己身定向陛下建言,誅除國之囊蟲,以還我大宋朗朗乾坤。”


  聞言,樂天一驚,暗道這李綱莫非是當官將腦子當壞掉了,徽宗趙佶若能聽得人勸,朝政還能崩壞到眼前這等地步麽?

  聽李綱要再次上諫,陳禦使勸道:“李大人鐵骨錚錚不畏奸佞,朝中誰人不知,隻是李大人剛剛遷起居郎,若再奏此事,卻是免不了落得流放去職的下場!”


  “去職身死又有何懼!”李綱冷笑一聲,目光透過窗欞落在與太子爭道的林靈素身上,“一個方外之人也能與國之儲君爭道,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頓了又頓,李綱又言道:“近日河東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京東西路俱有來報,民間多有聚眾為匪作亂,據說那京東西路梁山水泊有三十六人令當地官衙屢屢圍剿失敗無可奈何,甚至使官軍也不敢拭其鋒!”


  在一旁傾聽的樂天聞言,心中立時好奇起來,原來水滸上的梁山泊聚眾起|義就發生在這一年,心中倒是生出了一瞻宋江等人風采,是不是和小說上所描寫的那般一樣。


  看了樂天三人一眼,李綱問道:“你三人可知道,今歲為何群盜蜂起?”


  陳淩元驚道:“李大人莫要多言,我等從未在奏疏中聽聞群盜蜂起之事啊?”


  “王黼與白時中二人素來不睦,但卻懂得報喜不報憂之道理,將此事刻意於陛下隱瞞起來。”李綱道,又言:“天下之所以群盜蜂起,還不是楊戩與那李彥所置搜刮勒索百姓的西城所,使的民不聊生,故鋌而走險。”


  聽得李綱這般說話,樂天三人齊齊長歎一聲。


  李綱麵色越發堅毅:“北有強遼、西有叛夏,內有群盜、水患,我大宋可謂內憂外患,積弊甚重,陛下若再不整治,怕是我大宋必將再無寧日。”


  身為禦使,向朝中提意見是必修課。聞言陳淩元道:“在下願意與李大人一齊上疏規勸陛下!”


  李綱搖頭道:“陳大人,尊伯父陳瓘陳老大人是我敬佩仰幕之人,餘此生願效仿陳老大人,如今陳老大人外謫未被放歸,陳大人勿要再蹈陳老大人之覆轍,況且朝中禦使眼下盡是閉眼禦使,若連陳大人也被外放,朝中禦使真成了擺設。”


  說完,李綱將目光投向樂天,笑道:“之前李某一直以為樂大人是投機取巧之人,沒想到樂大人足智多謀,於西北屢敗夏人,更揚我大宋國威,樂大人乃國之棟梁,若隨李綱一同上諫,怕也免不得落得外放的下場,眼下夏賊未平,國內群盜四起,朝中需要樂大人這等人物來守護江山社稷,故而不用與李某一起上諫了。”


  樂天方才被李綱下出一身冷汗,其至在心中叫苦,自己沒什麽事尋李綱來吃什麽茶,若是被其用道德綁架去向徽宗進諫,這才是最倒楣的事,誰不知道徽宗是典型不聽勸的人,若是聽勸也不會成了金國的俘虜。


  這時,趙鼎言道:“趙某願與李大人一同諫言陛下。”


  聽趙鼎說話,李綱以茶代灑端起,豪言道:“既然趙大人有心為江山社稷,不畏朝之奸佞,李某便算上趙大人一個!”


  ……


  趙鼎心中也是興奮,雙手端杯與李綱一碰,二人一飲而盡,隨即哈哈大笑了起來。


  當年範仲淹於仕途中連貶三次,每貶一次名聲便大一次,三次之後天下無人不曉其大名,眼下李綱若再貶一次,怕是也快有範仲淹之名了,樂天在心中道。


  這時,趙鼎忽說道:“奏疏中李大人可參童貫,可參楊戩、李彥,但勿要參那林靈素林道長可好?”


  “為何?”李綱不解。


  “依趙某來看,今日林道長與太子爭道,也是有其緣由的,但諸位不要忘了,林道長雖得陛下寵信,但林道長與童貫還有那己經致仕的蔡京,並沒有沆瀣一氣,甚至那蔡京致仕,???了自家衙內不肖外鬧出醜事外,這中間也有林道長的功勞!”


  對趙鼎之言,李綱不以為然:“縱是林靈素在扳倒蔡京一事上有功,但功是功,過是過,太子為國之儲君,方外之人又豈能對太子不敬?”


  趙鼎不慌不忙說道:“太子喜好佛教,陛下喜好道教,太子殿下容不得林道長自是在意料之中。”


  隨即又言:“太子殿下曾欲在陛下麵前置林道長於死地,林道長又豈能束手待斃,二人狹路相逢,自然要相互不讓了。”


  “趙大人說太子殿下曾欲置林靈素此事當真?”李綱驚訝。


  “自然是真的!”趙鼎說道,隨即將太子趙楷與林靈素生怨前後說了一通,令樂天三人倒也算是開了眼界。


  見林靈素被徽宗寵信,更聽聞徽宗有滅佛而揚道之意,有傳言說是徽宗受了林靈素的唆使,信奉佛教的太子心中不喜,想方設法欲置林靈素於死地。將方才說與樂天聽的故事,又重頭講起。


  看到林靈素化成的飛龍仙鶴,被太子殿下召來的佛家法師向徽宗進言道:此是偽術,不過是紙龍鶴罷了,容臣等做法,這些紙龍紙鶴立時墜地。


  旁邊的太子趙桓聞言大喜:若是法師此言當真,那林靈素使用騙術其行如同欺君,其罪當斬。


  然而誦經的十四個佛家法師中,隻有兩人能念出咒語與林靈素相抗,餘下的人皆麵如死灰一般。


  看到這般情形,太子趙桓斥責林靈素,說:這十四人若俱都死了,一定要你償命。


  當林靈素將咒語念畢,那些在天空中飛翔的仙龍與丹鶴數量又加了一倍,幾乎遮天蔽日。


  徽宗趙佶見林靈素獲勝,對那十四個番漢僧人說道:此樁比試無效,可有其他法術相比?

  那十二人番漢僧人俱都伏城顫抖,隻有方才那兩個能口念經文的僮人說道:臣能施咒於水中,使水不加熱就可以沸騰。


  於是徽宗皇帝命二者鬥法,那兩個僧人口中念念有,將放置在麵前的一盂水燒的滾開,正如其所說的一般,太子趙桓拿水盂放在徽宗麵前展示,並且呼林靈素來看,林靈素輕輕的吹了一口氣與那水盂中,水盂中那冒著熱氣的沸水立時凍成了冰。


  對於,徽宗對那十四個番漢僧人大加斥責:我大宋待爾等甚為優厚,為何又來妄言欺朕。


  此時,林靈素又上奏道:臣請求燒一千斤森炭為火洞,且到了表裏俱都通紅之際,臣請求與這二位法師同入其中,徽宗允之,不多時火洞己成,林靈素進入火洞,再次出來時火不沾衣,而那十四個番漢僧人齊齊乞求太子救命,情願被處置。


  看到這般場景,太子趙桓向徽宗趙佶請求饒過這十四個番漢僧人,願意用太子之位相換。


  徽宗趙佶下旨免了這十四個番漢僧人中十二個的罪責,惟獨道堅二人是大宋子民,故而不應欺君罔上,押到開封府刺麵,發配充軍。


  就在樂天回京前的正八初八,徽宗趙佶詔令天下,將僧徒並改稱德士。


  聽到這裏,樂天與李綱還有陳淩元方才明白那林靈素為什麽要與太子趙桓爭道的原因了。


  “我還是那句話,君是君臣是臣,這林靈素縱是受了委屈,也不應大逆不道的與太子爭道!”李綱憤言,又說道:“既然林靈素能與太子爭道,那今歲正月初八,陛下詔令天下,將僧眾改稱為德士,也是那林靈素的主意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