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大災之後有大疫(下)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說法古己有之,隻是古時科學尚不發達,沒有科學的防治辦法,再加上當時對天地鬼神的敬畏,隻將其列為天災而不是人禍。
聽徽宗趙佶發問,樂天回道:“陛下,當今之計應將災民安置之地打掃幹淨,是凡見到任何便溺之處立即清理出去,然後撒上石灰,另外災民飲食也是重中之重,必須飲用燒開的水,絕對不能喝生水,食物也一定要徹底吃熟的。
其次,便是建立相應的便溺之處,集中處理便溺等物;再將患病百姓與健康百姓隔離開來,待疾病痊癒之後才能與健康百姓呆在一起。”
說到這裏,樂天頓了頓才又說道:“陛下,微臣對於醫術見識淺薄,不過是些粗淺之言,陛下不防傳宮中禦醫來專門負責此事。”
“疫”便是“瘟”,古時百姓在進入臘月臨近新年之前,家家都會祭天送瘟神,以求平平安安,足可見古人在內心深處對瘟疫的畏懼。
徽宗趙佶點了點頭正欲說話,卻聽堂外又有雨點聲響起,天空再次落下了雨滴,麵色變的越發凝重起來。
“陛下!”就在這時有宦官行了進來,看樣子是有事情稟報。
“講!”看了那宦官一眼,徽宗趙佶命道。
“陛下著奴婢查看的事情,奴婢己經打探過了!”那宦官看了一眼徽宗趙佶的麵色,小心翼翼的回道,又見趙佶麵上顏色並未現出怒意,才繼續言道:“昨夜至今晨汴都一夜暴雨,使得汴河、蔡河、金水河與五丈河水位大漲,漫上堤壩湧進汴都……”
“那黃河怎麽樣?”不等那宦官將話說完,徽宗趙佶急切的問道。
那宦官忙回道:“回陛下的話,奴婢去黃河堤壩查看過了,黃河水流平緩水位並未有明顯上漲,奴婢又去了報汛驛站,據報汛驛站水報言,這次暴雨隻降在汴都附近,故而對黃河水位沒有甚大影響。”
古時為了防止水患造成更大的損失,朝廷在每處主要河流附近建立報汛驛站,報汛又叫“水報”,與戰時的“兵報”一樣重要。
根據汛情的發展情況,古人會采取“羊報”、“馬報”、“狗報”、“步報”等多種報警手段。所謂“羊報”,最初是黃河遇險時報汛之法,報警差役帶著水簽,乘充氣羊皮筏,從上遊而下,將觀測到的水位刻在標簽上,陸續投擲報汛;“馬報”則是乘快馬報汛,後世明清則稱其為“六百裏飛馬”;所謂的“狗報”是由訓練有素的狗來代替人傳遞汛情;“步報”則是人工步行傳遞汛情。
“黃河無礙,朕就放心了!”聽到黃河水位沒有變化,徽宗趙佶長出了一口氣。
由於泥沙淤積,黃河河床每年都有抬高之勢,故而黃河有“懸河”之稱,汴都附近黃河床的高度甚至與汴都最高佛塔持平,若是黃河潰堤可想而知將會是一種什麽樣的情況。
那宦官住忙又說道:“陛下,雖然黃河無礙,但汴都城中積水之處卻是甚多,有不少百姓都遭了災,奴婢曾地查看了一番,大部分受災百姓都集中在皇宮周圍一些地勢比較高的地方,以艮嶽最多。
奴婢粗略估計了一下,整個開封城受災的百姓最少也有十幾萬,甚至臨近二十萬之眾,由於災民眾多,衣食住行皆成了問題,甚至奴婢親眼看到為了解渴,那些災民直接喝地上的汙水,眼下再次降起了雨水,奴婢實為汴都受災百姓耽心。”
“朕的子民受苦,朕於死何忍呐……”聞言,徽宗趙佶一聲長歎。
“陛下萬萬不可因悲傷了龍體!”看到徽宗趙佶做作,梁師成與那稟事的宦官忙道。
不置可否,徽宗趙佶將目光投向樂天,問道:“朕的子民於水患中受苦,朕實不忍卒視,卿可有何法相救麽?”
近二十萬災民無家可歸是個什麽概念,這可是汴都,萬一災民吃不飽穿不暖,忍受不住雨淋鬧起了事來後果不堪設想,徽宗趙佶聞言不得不急,若災民聚眾生變,情況將不可預料,甚至會影響到大宋江山社稷的穩定。
曆史上因災百姓生變之例,舉不勝舉。
心中略做思慮,樂天忙回道:“陛下,為今之計,將軍營中的帳|篷先且拿將了來安置百姓,免得百姓淋雨生命,同時命開封府官倉放糧施粥,確保百姓不致因饑喪命。”
事實上,這也是後世官府緊急應災的辦法,樂天拿來現用。
徽宗趙佶點頭,向那來複命的宦官命道:“快傳朕之旨意與開封府,放糧施粥!”
“這位中貴人且先等等!”就在那宦官應旨之際,樂天忙阻道,又言:“這位中貴人在傳旨之時,一定要說是陛下皇恩浩蕩,特命開倉施粥,免的災民隻知有開封府而不知有朝廷有陛下!”
“是,咱家明白!”那宦官聞言忙道。
徽宗趙佶聞言也是點了點頭,眼中盡是讚賞之色,樂天這樣說無非是為自己賺了愛惜子民的名聲。
待那宦官離去,樂天又道:“還請陛下降旨,將軍中營帳拿出與百姓做為避雨之臨時住所。”
汴都皇城大內左右兩邊,駐紮著兩廂中|央禁軍,足有十數萬之眾,足以拿出供十數萬百姓居住的營員帳。
想了想,徽宗趙佶又說道:“眼下水患甚急,汴都各部官員俱都各司其職,安置百姓與防疫之事便交與樂卿了!”
沒想到徽宗會將這件事情交與自己,但樂天又不能拒絕,隻得領命:“臣遵命!”
登基二十年,徽宗帝王心術又何其簡單,麵色做凝重狀道:“樂卿,不可辜負朕之期望,切不要讓朕的子民因肌致死,更不能瘟疫在汴都百姓中爆發。”
“臣不敢有負陛下之托!”樂天忙回道,隨即又說道:“陛下,臣還有個不情之請,請陛下一定答應微臣。”
“講!”徽宗趙佶道。
樂天說道:“為了防止瘟疫橫行,臣想陛下降旨,將宮中禦醫調用一些為臣使用,再請陛下降旨將汴都民間郎中征集調用,以來防不時之需!”
“準!”這個時候,徽宗又怎麽能不準。
……
降旨、執行也需要個過程,當然這些不勞樂天親自出馬,樂天隻需在宮中等待便是。
曆代官府對抗洪救災工作自然是十分重視的,不容許不作為、亂作為。除了積極防災外,在災後,官府還要積極安撫災民、做好善後工作。具體做法一般來說是,開倉賑災,減免租稅,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等等,汴都是天子腳下,更要做的周全。
汴都自那日暴雨後,雨水隻住了一個多時辰,隨即又是連綿的小雨在不停的下,竟然又持了兩日才方止住,雖然不能將水勢災情進一步擴大,但這水勢一時半會也下不去。
剛剛從西北回來,樂天稀裏糊塗的又被徽宗趙佶任命了一個臨時治災大使的職銜。
軍中的帳|篷己經安置妥當,不再令災民有淋雨之虞,但在災民中己經開始現出大災之有大疫的苗頭。
在經過幾日浸泡之後,汴都的積水處處可見漂浮的蒼蠅蚊蟲與被淹死家畜的屍體,甚至還有溺斃的百姓屍體出現,眼下處於五月,在天氣放晴之後,經過太陽的照射,很快積水中彌漫著帶著怪味的惡臭。
為了防止疫情,樂天不止修建了許多臨時廁所,集中處理便溺等髒物,更命官差兵丁將水中出現的各種屍體撈出深埋處理。然而就是這樣,災民中還是有疾病開始流行的苗頭。
宮中的張禦醫向樂天稟道:“樂中書,災民中有不少人開始拉肚子,下官為這些災民們號過脈,更察看過他們的排泄物,這些災民是得了痢疾,下官己經吩咐宮中的禦醫與從民間招來的郎中為這些災民們診治了。”
擁有後世人靈魂的樂天,清楚的知道痢疾的傳播途徑,也知曉對痢疾這種小病的預防方法,除了將患者隔離之外,更且下了所有災民必須喝燒開的水,不許喝生水,吃生食的命令。除此之外,樂天還讓所有災民在泡好的石灰水中洗澡,來殺滅身上的病菌,並指示災民還要將衣物與生活用品也用石灰水浸泡消毒。
像痢疾、風寒感冒這種病,對於後世人來說隻是小病而己,然而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一場小小的風寒感冒都會奪走人的性命,這也是古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原因。
“中書大人,僅僅隻是讓災民洗澡穿幹將衣服,就能控製住疫情的傳播?”張禦醫雖然精通醫術,但局限於時代認知的古人,絕對是不懂得病理學的,是然對樂天的指示表示出懷疑。
“本官受陛下之托,況人命關天,又豈能視人命為兒戲?”樂天很是不悅的說道。
張禦醫於深宮中服侍皇家,自然知曉做官之道,更對朝廷的情況了若指掌,況且官大一級壓死人,再說樂天近來風頭正勁更得陛下恩寵,張禦醫自然不敢反對樂天,按著樂天的吩咐做了下去。
本著防大於治的原則,不僅得了病的百姓被隔離治療,那些沒有得病的百姓也喝藥防範於未然。
經過一係列整治,災民中的痢疾與其他一些小的疾病開始得到了有效的控製,讓原本將要在汴都大爆發大流行的災疫消失於無形之中。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樂天漸漸也發現出不妥來,雖然此時天氣己經放晴,偶而也會有小雨落下,但絕不可能將水患擴大,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汴都城內城外的積水並沒有褪去之勢,大水依然圍城。
汴都大水不退,然而整個朝堂之上這些時日卻是異常的平靜,沒有任何人對此事發表過任何看法,甚至有大臣上奏的奏疏上關於水患之事,也隻是略帶提出並不多加評議什麽。
這種平靜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但愈平靜,就愈令人感到不安。
這一日,忽有船從天波水門駛入到汴都,最後在皇成外停了下來,總管西北六路邊事的童貫從西北回來入了京。
很快,所有人都意識到,汴都的平靜似乎就要被打破,轉而會轉變成颶風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