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渤海之殤(二)
當然,在治理東丹國的同時,耶律倍也沒忘擴充實力。
東丹國最開始是以扶餘府、長嶺府和大半個鴨淥府組成,經過一年的時間,被耶律倍擴充了一倍有餘。不僅占領了全部的鴨淥府,還攻占了南海府、涑州、鄚頡府,以及顯德府、龍原府部分。
這樣一來,渤海國近三成的國土和四成的人口被契丹占領。
原本耶律倍手下隻有兩萬契丹軍隊和一萬奚族軍隊,但經過一年,變成了三萬契丹軍隊、一萬奚族軍隊和三萬高句麗軍隊。
耶律倍最核心的部隊還是最初的兩萬契丹軍隊,後麵的軍隊都是混編,以契丹或者奚人為軍官,高句麗人為士兵。
若是需要,他還可以再征召東丹國境內的契丹人和高句麗人。
渤海國境內有十幾萬契丹人,如今都在東丹國境內。
在打的渤海國喘不過氣來的時候,耶律倍也對高麗發起了進攻。
原本,耶律倍不想跟高麗交惡,可耶律阿保機的命令,他不得不聽,加上耶律德光打到了敵烈八部,也讓耶律倍有了危機感,在耶律寅底石的建議下,在大唐天佑十七年的三月對高麗發起了進攻。
別看高麗是半島三國最強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高麗開國後,王建對內著手恢複秩序,他遵用新羅的典章製度,確立佛教的國教地位,通過與功臣豪族的政治妥協而維持著豪族聯合政權的形態,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豪族有黃州皇甫氏、忠州劉氏、貞州柳氏、平州樸氏、平州庾氏、廣州王氏以及來自前朝新羅的慶州金氏、慶州崔氏等,因此高麗初期無論是專製王權還是中央集權都相當脆弱,可以說是無為而治。
這樣一來,高麗的中央對地方的掌控並不強。
但高麗依然積極擴張,在南邊因為大唐扶持後百濟,於是高麗選擇扶持新羅抗衡並消耗後百濟的實力。
對北,王建以平壤為西京,以從弟王式廉鎮守平壤。
雖說這個王建跟蜀國的王建是一個名字,但做事方式不同,高麗這個王建的野心還是不小的。
本來他不想跟大唐交惡,想得到大唐的冊封,進而一統新羅故地。可大唐扶持後百濟,他對大唐就沒了好感,也不派使團朝覲。
得不到大唐的支持,他又想去找契丹支持,可契丹占領了半個渤海國,也讓王建心生警惕之心。
即便如此,他也不願跟契丹交惡,可東丹國卻選擇南下劫掠。
耶律倍和耶律寅底石親率兩萬騎兵南下,劫掠了包括平壤在內的漢州、朔州等地,搶走了近十萬平民和大量的糧食物資。
不僅是如此,高麗還損失了上萬軍隊。
這一次慘敗,對新生的高麗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王建從弟王式廉戰死,高麗北麵門戶大開,根本無法阻擋來去如風的契丹騎兵。
要知道此時整個半島三國的人口也不過一百七八十萬。
在新羅一統時期,人口是有差不多兩百萬的,可幾十年的大戰下來,人口不增反減。而高麗大約有上百萬左右的人口,後百濟比新羅人口稍多一些,但差距並不明顯。
在一兩年前,高麗還沒這麽多人口,還是因為之前契丹攻打渤海國,導致數萬渤海人逃到了高麗境內。
上百萬的人口損失十萬人口,差不多是一成,對高麗的打擊可謂不小。而這一戰,也讓高麗和契丹徹底斷了和共處平的可能。
接下來,不是高麗如何報複契丹,而是如何謹防契丹再次南犯。以如今高麗的實力,連東丹國都對抗不了,更別說對抗整個契丹。
擺在王建麵前的路就幾條,要麽歸順契丹,要麽聯合渤海或者大唐攻打契丹。還有種可能就是快速一統半島,然後再去全力對抗契丹。
出了這事,歸順契丹是不可能的。於是他決定去尋找外援,渤海國就是首選,但渤海國實力不行,他便把目光瞄準了大唐。
不過就是低頭而已,他的王位不穩,若是有大唐的冊封,想來也能改變不利境地。而且半島的王朝都有去中原求冊封的先例,他自然也想,隻是因為後百濟的事,一直拖著。
耶律倍並不知道王建在想辦法抗衡契丹,他現在正在準備攻打渤海國,打算一舉拿下渤海國。
之所以這麽急,還是因為南漢被滅、吳越歸順大唐朝廷惹起的,加上大唐在西邊攻打甘州回鶻,讓耶律阿保機著急了。
大唐跟契丹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的,一旦大唐掃除內患,必定會大舉北上,所以耶律阿保機就打算在大唐北上之前,一鼓作氣滅了渤海國。
跟之前不同,這次渤海國已經淪陷三成國土,實力大減,契丹軍隊想要攻滅渤海國並不難。
於是在六月中旬,耶律阿保機便下令集結大軍,抽調十五萬大軍和東丹國的五萬軍隊,準備攻打渤海國。
麵對契丹的再次大舉來犯,渤海國根本無力抵抗,於是渤海國再次向大唐派出使臣,希望大唐能再次出兵增援。
可對於這一次的渤海求援,李柷選擇了拒絕。
“陛下,若是讓契丹攻占渤海國,對我大唐恐怕不利。”得知聖上不願增援渤海國,朝臣中也有不同意見,李嗣源就覺得該出兵增援。
“雁門郡王此言差矣,渤海國的生死跟我大唐何幹?”郭崇韜一如既往地跟李嗣源做對。
對此,眾人早已習慣。
但這件事畢竟關乎朝廷大局,也有朝臣不能理解。
李嗣本也站出來詢問,“陛下,渤海是我大唐屬國,若是置之不理,怕是不妥,其他屬國得知,會影響我大唐的聲譽。”
李柷思索了一會兒反問道,“以目前局勢,愛卿認為我們出兵可否力保渤海國不亡?”
李嗣本一愣,回想了一下如今渤海國的情況,他發現目前的渤海國並無太好的牌,國土被契丹和黑水靺鞨蠶食近半。渤海國送信也耽擱了不少時日,此時怕是契丹大軍已經攻入渤海國。
想到這裏,他硬著頭皮回道,“回陛下,即便是朝廷出兵,也很難保住渤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