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唐第一暴君> 第443章 唐遼初戰(十四)

第443章 唐遼初戰(十四)

  “義父,成德那邊剛剛傳來消息,楊師厚的大軍已經攻下趙州,正朝著鎮州殺去。若是鎮州失守,定州危矣。”


  ??如今王鬱一走,王都自然就成了王處直身邊最信任之人。


  ??王處直聽後冷笑一聲,“都兒,你沒發現嗎?為什麽之前契丹人那麽肯定能調走一部分小皇帝身邊禁軍?就是因為他們提前跟楊師厚有過聯係,甚至早已達成了協議,不然楊師厚出兵怎會如此迅速?”


  ??王都聽後很是驚訝,“義父的意思是楊師厚私下勾結契丹?”


  ??“不一定是私下勾結,可能是東梁跟契丹達成了同盟,共同出兵河朔。本王一直疑惑契丹人怎麽會大舉南下,原來是這麽回事。


  ??如今小皇帝已經調禁軍南下增援,這就是我們的機會。”王處直有些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恭喜義父,賀喜義父,等義父大事成功,未嚐不能成為這河朔數一數二的實權人物,甚至一統河朔諸鎮。”王都連忙賀喜道。


  ??“哈哈!都兒說的有些道理,不過現在說這些還早了,等鬱兒那邊成功,我們隻需要等契丹大軍南下即可。


  ??若不是那小皇帝千方百計削藩,本王何至於跟契丹合作?”王處直一點沒有內疚的意思,反而把責任怪到朝廷削藩。


  ??當然,削藩之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身處角度不同,很難說誰對誰錯。


  ??不過對方提到王鬱,王都心裏就有些不舒服。


  ??“義父言之有理。按照行程,朝廷軍隊恐怕明日便會經過定州,我們是否要防備一二?”王都試探問道。


  ??王處直本來有些心虛,可又擔心做的太明顯,被朝廷察覺,猶豫了一會兒說道,“還是不要防備,以免引起禁軍的察覺。明日禁軍過境,就由你負責接待,好吃好喝招呼著,不能讓禁軍察覺到異樣。”


  ??王都心中有些激動,王處直的話正中他的下懷,連忙回道,“義父放心,孩兒一定好好接待禁軍。”


  ??“嗯,這件事就由你負責。隻要大事成了,本王也不會虧待你。”王處直拍著義子的肩膀保證道。


  ??對於這空頭支票,王都並沒有心動。不虧待自己?那就讓自己擔任留後啊!

  ??王鬱做了什麽?為什麽一回來就要繼承義武軍,而自己辛苦多年,就等來一句不虧待,連一點實處都沒有。


  ??此時的幾方勢力都各有打算。


  ??耶律阿保機想挑起唐軍內亂,擊潰幽州城外大軍的同時,還想攻入易州,活捉或者斬殺大唐的皇帝;


  ??李柷則是想著借機實際控製義武軍並削弱成德、邢洺的實力,然後截斷契丹幾十萬大軍的退路,改變幽州戰局雙方態勢;


  ??楊師厚想趁唐軍和契丹大戰的機會擴充地盤,增強自己的實力;

  ??至於王處直,則是想著借契丹值守,壯大自己。


  ??總之,各有打算,但誰能如願以償,暫時沒人知道,而且他們也都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麽想的,都認為自己能實現目標。


  ??。。。。。。


  ??就在南邊河朔地區正在上演各種陰謀詭計的時候,在代北,一支由步騎組成的軍隊正在翻山越嶺,前往塞外。


  ??得到聖旨後,丁會就準備大幹一場。


  ??在這之前,他有步騎五萬五千人,騎兵騎兵兩萬兩千人,步兵三萬五千人,但在聖旨抵達之前,他又從大同節度使境內各部落再次征召了五千騎兵。


  ??這樣一來,他手上就有兩萬七千騎兵。


  ??以大同節度使的情況,抽調一萬部族騎兵並不困難,而且不需要給軍費,隻是同意對方得到戰場繳獲的一部分,但戰死會給撫恤。


  ??如今的大同節度使境內,各部族之間禁止相互征戰,就造成想要賺錢養家隻能通過放牧或者跟商隊交易。征召入伍雖然會有危險,但有保底的撫恤,還能趁機得到不少繳獲,自然很多人願意。所以丁會的命令下達後,吐穀渾、韃靼、黨項、沙陀各部很快湊齊了五千騎兵。


  ??鑒於也需要騎兵留守,所以此次丁會隻出動了兩萬兩千騎兵,外加一萬步兵參戰。以五千騎兵前往草原打劫契丹的後勤線,再以一萬七千騎兵和一萬步兵攻打武州城外的三萬契丹軍隊。


  ??此戰的目的就是解武州之圍,並截斷契丹的後勤補給線。


  ??契丹喜歡以輕騎兵襲擊敵軍的後勤補給線,丁會此舉也是反其道而行之。若是能解武州之圍,再趁機收複其餘幾州,就能相互聯係起來,構成堅固的防線。


  ??若是讓氏叔琮來打,肯定不會要步兵,直接以騎兵發起突襲,快速解決戰鬥。但丁會跟氏叔琮不同,丁會喜歡用步兵,騎兵隻是他用來協助步兵的輔助部隊。


  ??是說他擔任大同節度使後開始改變自己以前的戰法,畢竟大同緊鄰草原,騎兵的用處更多。但丁會短時間內無法完全改變自己的打法,在實際作戰中,依然喜歡用步兵。


  ??因為這次涉及數萬大軍的作戰,肯定不會沿著之前李榮、劉知遠等人穿過的小道行軍,而是從雲中縣東北方麵,出北魏時期修建的長城,經懷安縣前往武州。


  ??雖說大唐建國以來並未修建長城,境內的長城基本都是北魏時期用來防備柔然等草原民族修建的。大唐並沒有在此基礎上擴建什麽的,但其重要關隘依然保留著,有著不少烽燧堡,也設置有軍鎮,用於警戒遊牧民族南下。


  ??隻要草原上的軍隊南下雲州,這些修建在崇山峻嶺之上的烽燧堡都能發現敵軍的動靜,進而點燃烽火,傳遞敵軍南下的消息。


  ??大軍到了懷安縣,路就要好走很多,畢竟可以沿著洋河直接抵達武州,契丹的大營就修建在洋河邊上,這也是便於飲水。


  ??丁會親率數萬大軍解武州之圍,肯定要隱藏行蹤,否則被契丹察覺,就失去了先機。


  ??因此他派出了數支騎兵在前麵開路,清剿契丹遊騎,封鎖消息。


  ??懷安縣在之前也被契丹占領,不過契丹人隻在城裏留了五百人,也就是一隊的規模。


  ??契丹的軍事編製不是什麽常見的百戶、千戶、萬戶,也跟大唐的軍製不同。契丹因為以騎兵為主,所以最基礎的編製是隊,一隊五百人到七百人不等,十隊為一道,十道為一麵。


  ??在交戰時,契丹軍隊會各隊輪番衝殺,不給敵軍喘息的機會,其他兵馬則可以趁機休息。如果敵陣堅固,不強攻,如此輪番衝殺二三天,待敵疲憊,然後派輔助作戰部隊“打草穀騎”迷惑敵陣,主力部隊乘勢殲敵。


  ??這種打法在野外遭遇敵軍的騎兵或者步兵很有效,但麵對堅固的堡壘就無可奈何了。即便契丹軍隊可以輪番上陣,但不擅攻城的他們,有著先天的劣勢,攻城這些也隻有簡單的攻城梯,連雲梯都沒有,更別說其他的攻城器械。


  ??“李都將,不能再往前了,靠近契丹大營十五裏的距離後,契丹巡邏的騎兵很多,我們很難隱藏行蹤。”


  ??在距離契丹大營二十裏距離時,劉知遠便勸住李榮。他跟契丹打過不少次交道,也深知契丹大營的防守薄弱之處,這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所以他印象深刻。


  ??“劉火長,你幹脆來大同軍吧,李某肯定給你一個旅帥之職。”李榮笑著對劉知遠說道。


  ??李榮並不是在說笑,這些日子的相處下來,他很看好劉知遠此人,有勇有謀,是可造之材。雖說對方還是火長,但李榮卻把五十名部族騎兵交由其指揮,名為火長,實際堪比隊正。


  ??至於李榮口中的旅帥跟禁軍的旅帥有些不同。


  ??禁軍的旅帥一職是營校尉的副手,戰時才有統兵之權;而李榮口中的旅帥,是旅的主官。李榮此時嚴格來說不算是邊軍,而是直屬於節度使府管轄的藩鎮兵,沒有沿用邊軍的戍主、鎮將、守捉使等稱呼。


  ??畢竟軍鎮這些屬於駐守各個邊關軍鎮的編製,而李榮所在的部隊直屬於節度使,是藩鎮的機動兵力。藩鎮內若是有戰事,一般都是用這些軍隊前去參戰,隻有戰事規模太大,才會從軍鎮以及境內的各部族抽調軍隊參戰。


  ??若是論地位,自然是直屬於節度使的藩鎮兵地位最高。


  ??因為大同節度使沒有牙兵和帥府親兵的區分,就隻有這麽一支軍隊,可以看做是牙兵和親兵的聯合。


  ??“多謝李都將的好意,卑職是武州的兵,若直接改投李都將,卑職豈不成了逃兵?”劉知遠想也不想就拒絕了。


  ??李榮有些意外,自己給對方一個旅帥,對方居然會拒絕。以對方的年齡,一個旅帥,並不算辱沒對方。


  ??“既然你有自己的打算,那李某就不強求了。此戰過後,李某會給你們刺史說明你的功勞。”李榮保證道。


  ??“多謝李都將!”


  ??劉知遠聽了有些高興,若是對方願意擔保,倒也不怕上級不相信他的功勞。


  ??在靠近契丹軍隊大營後,李榮等人並未繼續向前,而是趁夜退到距離契丹大營三十裏的地方等候大軍的到來。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