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求知書院
聽到李珽對歸義軍這麽相信,馮道倒是有些意外,“正使說的倒是有理,狄銀的態度的確有些問題,看來他們並不想朝廷明麵派使者去歸義軍。
可歸義軍孤懸沙州多年,生出別樣的野心也有可能。不過如今我們無法跟歸義軍取得聯係,隻能看張超他們能否順利抵達歸義軍。
隻要到了瓜州就行。”
之前,他們本以為張超等人抵達肅州就行。可最近才得知掌控肅州的龍家已經歸順了甘州回鶻,這對於張超一行人來說並不算好消息。
“本官認為歸義軍不會叛唐,本官相信那裏的地方大族不會叛唐。張氏、宋氏、李氏等幾大家族對於大唐都是忠心耿耿,這一點本官可以肯定。”李珽保證道。
見李珽對歸義軍如此自信,馮道知道自己若是再說下去,對方肯定會生氣了,隻能不再歸義軍忠心的問題上糾纏。
去王庭把駿馬運來,自然是下人的事,狄銀可不會親自去。但使團在山丹停留的幾日,狄銀突然變得熱情起來,要知道之前狄銀對於這支來自太原的大唐使團並不感冒。
但這幾日,狄銀卻是在城中備下美酒佳肴和姿色優美的舞女。
狄銀為的什麽,李珽自然清楚,吃人嘴軟,所以他自然會順著狄銀的心意去說,但是否真的在聖上麵前美言,那就另說了。
或許是狄銀為了讓李珽幫他說好話,在這幾日也吐露了不少跟歸義軍以及西域局勢有關的消息,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在停留期間,使團一行人等到了張超派的信使。雖然對張超等人的決定有些不敢苟同,但李珽等人也不好去指責,隻是叮囑小心行事。
有狄銀這個野心勃勃的人在一側,李珽等人也不敢有什麽出格之舉,也無法幫到張超等人,除非是朝廷肯出兵河西。
但以目前朝廷的情況,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
經過半年的時間準備,求知書院終於在七月中旬正式成立了,不過並沒有正式招收,還得等到八月才會正式招生。
書院在此時的大唐可是個稀罕物,最開始起源於唐玄宗的麗正書院,後麵改稱集賢殿書院,但這也是官方性質的書院。
加上院長司空圖也是此時比較有名的大儒,又是前刑部尚書,所以求知書院的出現在太原還是引起了一些波瀾。
當然,這些是小事,最重要的還是書院內的那幾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僅僅是這四句話,就讓很多人震驚不已。更重要的是,落款居然是李柷,也就是當今聖上。
“這小皇帝要幹什麽?”
李存勖看著這幾句話,覺得有些莫名其妙。沒辦法,他不是讀書人,雖然認字這些,但並不擅長,這話聽著很有氣勢,但卻無法引起共鳴。
但對於任圜、郭崇韜等人卻不同了,包括楊讚禹。
任圜和郭崇韜都是讀書人,對於這幾句話的理解自然不同。
“殿下,若此話真的是聖上所說,那殿下就得小心了。”任圜神色凝重地說道。
“什麽意思?小心?小心什麽?”李存勖覺得不知所以。
任圜解釋道,“回殿下,這幾句話對於讀書人的影響力很大,若是傳開,天下讀書人的心勢必會被聖上收攏,這不是好事。
如今殿下好不容易在朝堂上挽回一定局麵,若是因為這四句話讓讀書人都歸心於聖上,殿下好不容易打開的局麵可就會化為烏有。”
“有這麽誇張?”李存勖眉頭一皺,有些不敢相信,轉而笑著看向二人,一臉打趣,“那你們會因為這四句而歸心於小皇帝嗎?”
任圜一愣,連忙行禮,“殿下明鑒,下官對殿下忠心耿耿。”
“殿下明鑒,下官也並無貳心。這四句話雖說對讀書人影響很大,但隻是對年輕的讀書人有影響,對於下官等人並無太大影響,殿下不必多心。”郭崇韜也隨即解釋道。
可郭崇韜那話中的意思,卻是耐人詢問。什麽叫沒太大影響,意思就是還有些影響,隻是這影響到底有多少,恐怕也隻有郭崇韜自己才知道,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
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事人往往不會發現自己受影響了。
李存勖聽了這話,頓時就放心了,一臉不在乎的模樣,“既然隻是對年輕讀書人有影響,那這事不足為慮,年輕的讀書人可影響不到朝廷大局。”
“殿下。”任圜有些著急,“話雖如此,可長久以往,那些年輕的讀書人進入仕途後,就不一樣了。”
李存勖搖頭道,“你覺得本王會等到那個時候的出現嗎?等幽州的事情解決,就該解決小皇帝的事情了。
說到幽州,盧質去了這麽久,怎麽還沒回來?”
因為李柷最後同意了加封劉守光為尚父、尚書令,目的不言而喻。而李存勖也對此事很上心,早早就派了自己的親信盧質為正使、原河東牙將李承勳為副使,親自前往幽州宣讀聖旨。
“回殿下,可能是有什麽事耽擱了,此去幽州,也需要不少時間。劉守光此人野心勃勃,麵對朝廷和偽梁的加封,或許又在折騰什麽。”郭崇韜猜測道。
其實他還有個猜測,那就是劉守光可能會鬧出事來。若是其他人,麵對這種情況可能待價而沽,但劉守光很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甚至直接稱帝也有可能。
但對於這個猜測,郭崇韜並未說出。
李存勖現在對盧質的信任可比對郭崇韜大不少,最奇怪的是後者居然也沒想辦法去挽回李存勖的信任,反而是任憑事態發展下去。
因為劉守光稱帝符合李存勖的目的,隻是前者稱帝,對朝廷派去的使者是什麽態度就不得而知了。
“折騰?本王倒是想他快點稱帝,隻有這樣才能逼迫小皇帝同意出兵,這是本王進一步掌握兵權的好機會,不能錯過。”此時的李存勖已經有些魔怔了,一門心思要平定幽州。
“殿下,若劉守光稱帝,盧司馬的安危會不會有影響?”任圜遲疑了一會兒說道。
“放心,劉守光還沒膽子胡來。盧司馬也不是愚笨之人,不會有危險的,若是劉守光敢傷害盧司馬,等攻下幽州,本王定滅他全族。”李存勖冷聲道。
見他這麽肯定,任圜也不再多說。幽州距離太原的距離並不近,有一千一百多裏路,一來一回也需要不少時間,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被其他事情耽擱了。
李存勖對於求知書院一事並不上心,但求知書院卻在太原城鬧得沸沸揚揚,加上求知書坊也在為求知書院打廣告,連帶不少太原府境內不少人都得知了這個書院。
而且求知書院公然打出招生要求,不限身份,士農工商以及軍人家庭出身都可以參加報名進入求知書院讀書。李柷本意不想讓世家權貴的子弟進入,但在司空圖的建議下取消了,因為這些權貴家庭也不會把子女送到這裏。
書院這種教書模式,司空圖也不熟悉,也擔心學生招不夠。聖上限製第一年的學生三百人,司空圖認為能招到一百人就不錯了,因為沒多少人願意來這裏。
但他擔心過度了,僅僅在前三天,就有上百人報名。到了八月一日正式開學的時候,總共招收了四百多名學生,這無疑超過了之前的限製人數,最終李柷下令,把全部學生都接收了。
第一年,李柷認為還是不要去限製人數,明後年看形勢,還是要適當限製一下人數。
其實李柷並不是想把求知書院弄成很大規模那種,想要普及教育,還是得靠官辦學校。
大唐在中央以國子監諸學為主,地方有州學、縣學。前者還有,國子監諸學加起來有兩三千學生,但地方的州學、縣學隻不過十數人而已,總得規模不小,可平攤在各州縣上麵,就顯得單薄了。
隻是目前大規模對地方州學、縣學改製,還是有些過於早了。在沒有控製朝局的情況下,他不會大規模改革,求知書院隻是他一時興起搞出來的。
也正如司空圖所說,權貴和官宦子弟一般不會把嫡係子嗣送到求知書院來,畢竟國子監諸學對他們的嫡係子嗣來說才是最合適的地方。三品以上官員的子孫可入國子學,五品以上官員子孫可進太學,四門學兼收五品以下官員及庶民子孫,律學、書學、算學收納八、九品官員及庶民子弟。
不過能成為朝中要員,有些人也比較聰明,不把嫡係子嗣送來,卻把旁係或者庶出的子嗣送到求知書院。這樣的學生在這四百多人中,大約有兩成,其中就有韓遜的庶子韓毅。
其實以韓毅的身份,進入國子學是沒問題的,但韓遜對這個庶出的兒子也不關心。韓毅本來想去國子學的,可看到求知書院那四句話是聖上親題的,他便改了主意,決定去求知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