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叔侄相鬩(四)
“到底是怎麽回事,你說清楚。陛下麵前,你切不可有所隱瞞,若的確是你涉嫌殺害朝廷將領,本王定不饒你;若是事出有因,陛下和樞密使在此,也不會任由旁人冤枉你。”
李存顥一說完,李克寧趁機說道。他這話裏有話,這旁人除了李存勖,還能有誰?
“陛下,今日有人來太原府告狀,說是右神威軍將軍李存質勾結朱梁逆賊,正確確鑿。微臣是太原府尹,自然不能坐視治下有此等事情發生,便親自帶隊,想要請李存質前往太原府衙門詢問。
可李存質做賊心虛,居然指揮府中親兵反抗,臣無奈下令反擊。激戰中,李存質被流矢命中,當場身亡。”李存顥義正言辭地說道,儼然一位忠於朝廷的大忠臣。
“陛下,李存顥是胡說,分明是他以莫須有的罪名構陷李存質,還為了死無對證,這才下令殺了李存質。”李存勖反駁道。
“陛下明鑒,當時在場的人很多,陛下可以讓刑部提審在場的太原府衙役和李存質的親兵,便知道是誰先動手。
臣一心為朝廷,若不是李存質做賊心虛,為何要起兵反抗?還請陛下明鑒。”李存顥毫不示弱地懟了回去。
一時間,李存勖和李存顥二人爭的麵紅耳赤,都無法說服對方。
李柷可不想摻和這對叔侄的矛盾,開始了日常甩鍋,“既然兩位愛卿爭論不休,這件事那就讓刑部去調查一下,雁門郡王、樞密使你們二人覺得如何?”
“臣無異議!”李克寧無所謂道。
既然李存質已經死了,那麽就是死無對證,讓刑部查又能如何?
“老奴也無異議!”張承業無奈回道。
“朝廷的大事,你們看著辦,朕還有其他事情要忙,不要總是來煩朕。”李柷有些不耐煩。
李柷這明顯不想管,高興的自然是李克寧。
反觀李存勖吃虧了,先不說丟了麵子,鬧了這麽一番,結果沒得到想要的結果。
“殿下,今日之事結果如何?”
行宮外,看到李存勖神色陰沉地走了出來,郭崇韜等人連忙迎了上去。
“回去再說!”說完,他便拂袖而去。
李存勖的臉陰沉的可以擠出水,而李克寧父子則是笑容滿麵,郭崇韜和李嗣源相互看了一眼,便知道結果恐怕不太好。
就在李存勖徑直離去後,郭崇韜二人準備跟上,可張承業卻叫住了他們。
“都給本使站住!”
郭崇韜二人不解,但張承業吩咐,兩人不敢不答應,連忙轉身便看到對方神色不善地走了過來,兩人連忙躬身行禮。
“見過樞密使!”
張承業板著臉來到二人麵前,怒道,“晉王年輕不懂事就算了,你們這些手下人幹什麽的?特別是你李嗣源,四十歲的人了,也是久經沙場的將領,連基本的規矩都不知道嗎?
看到晉王策馬強闖禁宮、鞭打值守的禁軍將領,你們居然都不阻止,要你們還有什麽用?”
張承業真的很生氣。
在李克用在的時候,這點事或許沒什麽,畢竟李克用勢大,聖上再不滿,也不能拿其怎麽辦。
可現在李克用死了,其勢力一下就分家了,李克寧和李存勖這對叔侄占了大頭,其他的義子和將領占著一部分。
特別是李克寧和李存勖叔侄還有著很大的矛盾,這就讓曾經強大的河東集團陷入了分裂之中。
李克用一死,聖上也開始露出了獠牙,禁軍有左右龍武軍兩萬將士,朝廷有韓偓、司空圖兩位尚書,在外還有丁會這個節度使。雖說整體實力不如李克寧,也不如李存勖,但聖上若是因為此事對李存勖不滿,很有可能轉而支持李克寧。
目前已經有了這個趨勢。
雖說張承業本身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可他卻不能過分偏袒李存勖,他幫助的前提是建立在維護聖上利益的。若是李存勖和聖上發生衝突,他毫無疑問站在聖上這邊。
今天這事發生,他不好對李存勖這個晉王發氣,但下麵的人他卻不用顧忌。
“樞密使恕罪,末將。。。”
李嗣源本想解釋自己並不在場,可張承業根本不給他解釋的機會,“恕罪?之前為什麽不勸阻晉王?現在才知道恕罪?你們知道今天這事會帶來什麽後果嗎。。。”
或許張承業是真的有些生氣,所以逮著李嗣源幾人訓斥了兩刻鍾,而且這幾人還不敢反駁。其實李嗣源和郭崇韜都覺得很冤,可他們又沒法解釋,隻能老實聽著。
在張承業罵完後,他們連忙點頭答應張承業的叮囑,後者才離去。
“呼。。。”李嗣源大鬆一口氣,“樞密使的身體是真好,居然訓斥了我們這麽久。郭舍人,現在怎麽辦?”
郭崇韜搖了搖頭,苦笑道,“李將軍這是為難在下嗎?如今的情況,在下也不知道怎麽辦了,好好的一盤棋,下成了這副模樣。”
原本這件事對於李存勖很有利,可以借李存質的死,來煽風點火,引起其他晉王義兄對李克寧的反感,這樣就能拉攏不少人。
現在被李存勖這麽胡來,結果讓李克寧抓住了機會,還惹怒了樞密使,真的是虧大了。
“那我們去勸勸殿下,樞密使這麽生氣,可不是好事。”李嗣源著急道。
“在下就是擔心這個,希望後麵情況不會更糟。”郭崇韜搖頭道。
事情也正如郭崇韜等晉王府幕僚擔心的那樣,李存質的案子最後成了糊塗案子。
李存質抗拒逮捕是事實,沒有直接查出勾結朱溫的有力證據,但刑部卻查出了李存質貪汙軍餉。若隻是貪汙軍餉,罪不至死,可李存質舉兵反抗就讓事情變了質。
事情鬧大最後,就算李存勖知道這是李克寧找機會排除異己,他也沒法。
更可氣的是,在皇帝去了原屬於晉王府太原城以北十幾裏的那處莊園後,便下旨讓李克寧擔任中書令一職。雖說還是以李克寧、張承業和李存勖三人共同處理朝廷事務,但李克寧的實力一下就增強不少,六部都在其統領之下。
李存勖實際上還掛著吏部尚書一職,這樣一來,他反而要接受李克寧的節製,這無疑讓他很不滿。